APP下载

关于基层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工作开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2020-08-04潘庆福

河北画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辅导工作基层群众

潘庆福

山东省话剧院

促进全民文化艺术普及,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艺术需求,还要从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广泛化的群众文化艺术需求出发,合理的组织多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更好发挥文化馆、国有文艺院团等的阵地作用,切实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力量的广泛联系,构建更加科学、有效和低成本的群众文化工作机制。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

(一)能够提升社会教育总体水平

作为群众文化活动而言,其不但能够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同时亦能够实现对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从当前我国的发展情势来看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和思潮相继出现,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在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的当下,也在不断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文艺修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其法律素养得到增强,成为品行良好的现代公民。依托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和组织,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活动过程当中,身心得到放松,精神得到陶冶,并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水平,进而在此基础之上自觉抗拒和规避不良思潮。

(二)有利于提升国民整体的文化素养

在国家大力发展的环境下加强国民整体的文化素养有效建设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能够提高整体的发展水平,也能够彰显大国风范,提高在国际领域的综合地位。而群众文化相关活动的开展时支撑国民文化素质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能够积极接受文化教育,并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对具体的民族文化内容形成准确的认识,从而增强其在文化方面的认知与感悟,助力国民的综合素质获得有效提升。在确定群文活动所具有的意义之后,相关单位需要结合实际就当前群众在文化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形式方面所呈现的具体诉求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可以明确具体的活动目标,更加规范地开展相关文化活动。

二、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建设的现状

(一)供需不对等的问题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还没能充分地考虑群众需要,存在群众文化供给与服务之间不对等的问题,导致群众文化艺术服务的定位不准确,供需不平衡,在数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对戏曲文化感兴趣,但总体上戏曲文化艺术活动的供给不足。而且,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形式单一,免费开放场馆资源相对有限,现有群众文化设施不能充分满足群众艺术活动的需要。目前,还缺乏完善的群众文化服务创新供给机制与优化体系,不能灵活地调整群众文化服务内容,因此影响了群众文化服务的整体质量。

(二)缺乏清晰的目标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制订一个合理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一步步地落实,才能让其真正服务于广大群众,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然而现阶段,由于缺乏清晰的目标,导致群众文化活动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很多基层文化馆的管理人员认为,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广大群众聚集在一起,进行休闲、娱乐、放松的活动。因此,只要将文化活动办得热闹,就是主要目的。因而忽视了活动的内容、形式与目标,丝毫感受不到文化与艺术气息,很难实现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更无法获得深刻的体验与感悟。而作为专业艺术中坚力量的国有文艺院团,其独有的、丰富的专业化艺术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其创作、演出、普及三大职能中的艺术普及远远没有得到正常发挥。第二,很多基层文化馆虽然与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利于文化活动的长远发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将重心放在了经济效益上,忽视了群众的意愿、文化活动的初衷,进而引起广大群众不满,导致很多群众都不愿主动参与。

三、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基层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工作的开展也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潮流,顺应当下新的发展趋势,进行工作方案的完善,比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化展示,建立数字互动墙等,从而让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工作的开展脱离俗套,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而不会因为活动形式过于枯燥乏味而丧失参与的兴趣。地方政府在组织基层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工作的时候,还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实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相结合,比如,可以利用皮影、庙会等吸引基层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各地区可以适当地保留本地区的特色文化,丰富传统特色文化,让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工作。

(二)以多元化主体满足群众文化艺术需要

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公共文化的财政支持。目前,各级政府普遍地加大了对群众文化的建设投入,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文化的新机制,从而弥补群众文化艺术资源不足。为此,应当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机制,积极完善群众文化服务活动项目的招投标机制,通过云平台尝试建立群众文化艺术资源的招标机制。还要大力探索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建立理事会制度,通过理事会广泛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进一步引导文化艺术服务企业进行针对性的资源供给。

(三)提升群众文化辅导人员专业素质

新时期基层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文化活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组织与辅导群众主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从中得到享受与愉悦,还需要不断提高辅导人员的综合素质,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优质的辅导人员队伍。首先,在辅导人员的选拔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与公开。既要对应聘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考核,还要对其业务素质进行全面把控,这样才能为基层群众创作出更加新颖、个性,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其次,要为辅导人员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机会。包括外出学习、继续培训、小组研讨、理论学习等,来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工作中,始终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最后,作为辅导人员,还要与居委会、基层群众等展开密切的互动交流、走访探究。积极了解其想法与需求,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充分利用,才能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只有在多方的交流与互动中,才能注入更多的创新与魅力,反映时代特色与亮点。再次,文化馆等群文阵地要加大和国有文艺院团的合作力度,积极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院团丰富的专业艺术人才资源,为群众提供更多专业的、生动的、接地气的艺术培训服务,共同下好公共文化服务“一盘棋”。

(四)减少消极影响

有促进的地方就有滞后,有先进的表扬就有落后批评的存在,群众文化活动一样也有一些负面存在,当一种力量被凝聚时,另外一股力量就会发生分散或者分裂,我们的工作就是增强合力,消除负面影响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活动参与者可以通过一些娱乐活动进行肢体交流和语言沟通,相互欣赏,排解困扰,减少矛盾,虽然各具风格,身份和经历各不相同,但在文化活动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思想意识和表现力都有所差别,如何在活动中将风格各异、个性鲜明的个体集中起来,就需要工作机制和预防措施,需要的是让所有力量产生很强的团结凝聚力,使参与者时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热情。让不良思想在活动中不断消除,避免给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就要求在开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要有效地控制局面,做好相关预案,避免负面效应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调节控制局面,防止负面效应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和后果,任何极端的做法和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所以,当出现群众文化活动出现异常时,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定要积极应对,冷静处理,重点在思想引导,并组织严密的管控措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工作任重而道远,实际开展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合理推行基层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工作对于我国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十分有益的。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开展相关的工作,完善基层的文化机制以及基础设施,加强团队建设,加强绩效考核,推动文艺创作的发展,保证基层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及开通线上预约服务,如此,必然能够开拓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辅导工作基层群众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试析文化馆的培训与辅导工作的发展建议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在文化馆的实施
试论如何做好群众舞蹈教学辅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