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记职责使命努力为航空强国建设提供档案支撑

2020-08-04齐元平

河北画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进馆国家档案局航空工业

齐元平

航空工业档案馆

一、航空工业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

十三五期间,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为了适应企业档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国家对企业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集团公司相应的加强了对航空工业档案工作的领导,2018 年,集团公司修订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档案工作规定》,明确了各业务主体档案权利和业务,以档案工作规定为牵引,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档案工作制度体系。

十三五期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工业档案馆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执行《档案法》和集团公司“一心、两融、三力、五化”发展战略,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航空装备发展服务”的职责使命,认真履行管理集团公司重要档案和督导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开展档案工作双重职能,无论是在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安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化、还是在档案国际交流与合作、档案业务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档案支撑服务。从2018 年开始,集团公司首次将航空武器装备型号档案进馆工作任务纳入集团公司经营业绩考核计划进行考核,纳入集团公司经费保障渠道,2020 年,集团公司印发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军品业务管理机制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按照集团抓总的要求,依托航空档案馆管理集团公司军品任务技术档案,推进集团公司军品任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以上措施有力的推动了航空武器装备型号档案进馆工作的开展。从2000 年开始,航空工业档案馆受国防科工局委托,扎实开展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越来越规范。从2007 年开始,在全行业推动数字档案馆建设,目前全行业已经建成60 余家数字档案馆。按照国家档案局安排部署,在全行业开展了管理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备案审查,目前已经完成110 余家单位的备案审查,有力的规范了相关工作。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档案信息化不能满足档案业务需求

一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业务信息化建设,大量业务信息系统中的核心静态数据没有按照有关制度进行归档管理,存在着用业务信息系统代替档案管理系统,用系统备份代替档案备份的问题。二是随着航空工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档案管理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比如三维数模归档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档案管理系统无法满足三维数据进馆需求。

(二)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效果不突出

受保密工作制约,档案鉴定开放进展缓慢,受限于人财物的不足,档案编研、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知识推送等工作进展缓慢,对档案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供给侧供应不足,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档案需求,档案利用手段传统、有限,不具备远程提供利用条件,档案利用率不高,利用效果不明显。

(三)档案安全保障能力不配套

档案安全保密、硬件条件等投入不足,未实现异地异质备份,信息化保障滞后,协同效应未充分发挥。

三、奋力做好新时代航空工业档案工作

“十四五”期间,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航空装备发展服务”的职责使命,融入集团公司主营业务流程,构建管理规范、资源丰富、利用高效的档案工作体系,支撑集团公司航空强国建设。

(一)贯彻实施《档案法》,提升依法治档水平

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档案法,要坚持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坚守“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提高档案意识,确保各门类档案资源应归尽归,应收尽收。结合档案法以及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工作标准规范,全面梳理完善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制度体系,重点突破重点型号、重大项目档案、科研档案、重要人物档案等领域,推进依法治档。统筹规划航空工业档案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检查办法》,认真做好迎接检查工作,以集团公司 “保卫、保密、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档案工作五合一飞行检查”为契机,深入推进《档案工作检查办法》在航空工业的落地实施,认真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规范航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和武器装备型号档案进馆验收标准和工作流程,提升验收工作质量。

(二)优化档案资源体系,打造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库

深刻认识档案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的重大意义,研究制定《航空工业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印发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督促所属单位加大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等各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力度。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16 号令《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办法》,开展集团公司重大活动、突发事件档案的收集力度,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档案的收集等。适应集团公司“数智航空”建设工作,做好集团公司核心稳定数据源的管控工作,深入开展航空武器装备型号档案进馆工作,持续完善进馆范围和进馆流程,确保进馆档案达到“恢复生产,还原能力”的总要求,为集团公司积累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为国家武器装备型号档案做好战略备份。开展珍贵档案、以院士为代表的人物档案、口述历史档案的征集和收集力度。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总部管理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明确总部各部门归档责任,加大督促和考核力度,确保总部各部门及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管理类文件材料应归尽归,应收尽收。开展金航商网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逐步构建从档案视角拍摄归集声像档案的能力,加大声像档案的收集、归档力度。

(三)加强档案开发利用,提升利用效能

加强档案编研工作的组织管理。组织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总体策划。制定实施《航空工业档案资源开发与档案编研成果管理办法》。围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大专项、重大事件开展专题编研课题研究并加强组织管理。对集团公司所属单位档案编研工作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定期组织开展档案编研成果评选、推送与利用效果评估。做好集团公司航史编修的支撑保障工作,建立完善的航史编修专题数据库,进行专题数据库的定期维护,参与航史编修和型号史编修。做好集团公司年鉴和大事记编修,完善框架体系,确保编修质量。做好档案数据的共享共用,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

(四)构建安全屏障,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

对照国家档案局 《档案馆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梳理完善航空工业档案安全制度体系,积极应对档案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新修订的《档案法》,不断完善档案安全问责机制。参考《档案馆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开展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能力建设,研究制定《航空工业档案基础保障条件建设指南》,加强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开展档案基础保障配套条件建设指导和管理。对集团公司所属单位档案安全工作开展专项检查,依据《集团公司档案工作奖惩办法》进行奖惩。加大航空工业档案馆、陕南分馆安全保障条件投入,建设完备的安全防护体系,研究开展重要档案异质异地备份工作。

(五)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提升档案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航空工业档案工作由管文件向管数据延伸,航空工业档案部门要有管理工业数据的能力,要具备数据筛选的能力,要深入推进航空工业各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全范围、全方位归档,把各类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与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制度建设作为“十四五”期间制度建设的重点工作。转变档案管理模式,着眼基于前馆后库的档案管理模式,论证建设航空工业档案馆、陕南分馆两地协同、覆盖全行业的数字档案馆,提高档案资源数字化能力和在线利用服务水平,打通档案资源流通渠道,确保档案利用界面友好,利用率高。加快论证航空武器装备型号电子档案管理及备份系统建设项目,正确早日在国防科工局立项。

(六)强化档案科研,突破档案工作技术瓶颈

建议集团公司将档案技术纳入航空技术体系,加大档案科研经费投入,依托行业专业队伍,组建档案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档案保护技术中心、档案信息化研究中心,重点围绕三维数据归档技术、档案资源异质转化技术、异质存储技术等开展技术研究,提升航空档案专业技术实力。争取参与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单套制试点。

(七)加强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工作,锁定证据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督促资产与产权变动企业做好档案处置方案的编制工作。档案馆要对档案处置方案认真审核把关并对档案处置工作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督促做好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做好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归档工作,防范档案资产流失。

猜你喜欢

进馆国家档案局航空工业
关于开展铁路建设项目档案进馆工作的思考
航空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
红河州对脱贫攻坚档案接收工作提出工作要求
潍坊市部署新一轮档案移交进馆工作
摄影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军工产品档案进馆研究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
党领导下的档案工作发展历程研究
纪念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五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