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桥梁博物馆”建设桥梁博物馆的可行性分析及路径思考——以六盘水市为例

2020-08-04文予晖

河北画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六盘水市桥梁博物馆

文予晖

六盘水市科学技术馆

一、六盘水市桥梁博物馆建设的意义和背景

(一)展现区域社会历史文脉,续写“一带一路”新篇章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继续受到沿线国家的认可,六盘水市作为东盟连接区域在该倡议的总体结构中变得越来越重要。2019 年10 月,东盟十国妥乐论坛在盘州市妥乐村顺利召开,桥梁不仅连结了区域,更奠定了国与国之间交流的保障和前提,续写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在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提出:“战略计划对外开放程度将提高,双边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国内外因素将有序推进有效的资源分配和深度的市场整合流程。”“国家之间的友谊在于人民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双边开放”中的各个领域的合作需要中国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普通民众的支持。只有了解祖先与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跨接桥梁进行文化交流的愿景和背景,我们才能在波澜中前进,开辟与邻国进行友好交流和互利合作的未来。

(二)开展桥梁意识教育,助力桥梁强区建设

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在“一带一路”和“抗击新冠”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无时无刻不在向世界宣告基建的强大实力,国内外也称中国为“基建狂魔”。再一次感受到祖国强大的同时,也不得不联想到“基建狂魔”在另一个领域的强大——铺路架桥。

开挖桥梁,增加桥梁资源的开发机会,发展桥梁经济,保护桥梁环境以及保护桥梁的国家权益是建设桥梁国家和桥梁区域的有效途径。六盘水市是典型的山地喀斯特地形,从古至今,这样的地貌环境,决定了六盘水逢山打洞、遇谷(水)搭桥的基建特性,无论是古代的石桥还是现代的高桥,在建设过程中都必须因地制宜地研究各种各样新的技术和手段来攻坚克难,由此研发的许多专利和新兴技术数不胜数,境内的桥梁也几乎覆盖了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桥梁结构形式。

六盘水市桥梁博物馆的建设将展示六盘水市地区桥梁的历史和文化景观,并将在向公众传播桥梁人文知识和桥梁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在六盘水市建立一个强大的桥梁经济区”,解释了加强推广六盘水市旅游品牌,保护旅游资源以及探索和开发桥梁文化的重要性。随着六盘水市桥梁博物馆的开幕,作为主体,这是在六盘水市建造一座坚固的文化桥梁,是特殊的策略实践,六盘水市桥梁博物馆将成为公众了解区域桥梁文化的主要窗口。通过博物馆展览和一系列活动,将充分展示桥梁的独特文化交流方式,从而向公众推广区域桥梁旅游产业,发展和促进“桥梁强区”建设。

二、六盘水市桥梁博物馆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具备建馆的优势

据世界桥梁榜单排名所示,世界高桥前100 座中就有80 多座出自中国,这80 多座高桥中,仅贵州就占有50%。据数据统计,目前贵州境内已建成的公路桥梁有2.1 万座,在建桥梁500 多座。在《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实录》中,收录的100 多座特大峡谷桥,贵州境内就占了一半,数量多、种类全的特点也为贵州赢得了“桥梁博物馆”的美誉,而神州第一桥——天生桥和世界第一桥——北盘江大桥都在六盘水境内。如果要在国内建设一座囊括了世界全部桥型的桥梁博物馆,贵州是不二之选,如果要在贵州境内建设一座游览与体验相结合的桥梁博物馆,六盘水市当仁不让。

六盘水市桥梁博物馆的建设在六盘水市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中也将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五个环节”中的“人际关系”与“交通”,“通讯”和“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日益紧密。近年来,六盘水市在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连通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是通过六盘水市采取紧急措施促进六盘水市经济区的开放和发展。这加快了六盘水市经济区与东盟之间“联系”的建设,凸显了在六盘水市开放的地理优势。因此六盘水市桥梁博物馆建设的目的之一是试图从文化历史上展现区域文化联系。

(二)面临良好的机遇

六盘水市当下的主流文化中,民族文化和三线文化占据了极大的比重,但若要求文化多极化发展,将本土文化与国际接轨,实现文化互通,根据现有信息,还很难通过文化展览的形式向市民讲述六盘水市在国际交流的位置和故事。六盘水市相应的研究基础相对薄弱,文化与国际接轨未成为主流研究方向。随着时间的流逝,尽管国内外学者在包括六盘水市在内的南中国海研究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六盘水市地区的文学和相关文物仍然零散,以桥梁文化建设为例,如果想获得建馆方面的相关经验,则需要进行跨区域数据收集和研究,例如,在东部发达的沿海省份,甚至在某些具有深厚桥梁文化的国家或地区中获得经验。因此,建设桥梁博物馆将成为六盘水市本土文化乃至周边区域文化与国际交流的突破点和重要途径。

三、六盘水市桥梁博物馆建设的路径思考

(一)明确定位策略

六盘水市的桥梁博物馆存在一个整体问题。与桥梁文化和知识有关的地方桥梁包括国家桥梁文化博物馆(舟山)、岱山县桥梁文化博物馆、泉州海外桥博物馆(三亚)南海大桥博物馆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和稳定,尤其是三亚的南海桥梁博物馆。因此,六盘水市桥梁博物馆的布局策略是结合自身本土桥梁众多,且知名度较高的资源优势,整合国内现已成熟的建馆经验进行推广和建设。识别当地文化特征和关系不仅是六盘水市桥梁博物馆建设的重要问题,而且是该馆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制定运行规划

桥梁博物馆的硬件建设,包括场地规划和博物馆建设所需的适当配置,展品的收集和安排以及展览布局的确定是场馆建设到运营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其中,充分了解我们在当地文化的特点与文化相融的可能性是建设工作的基础前提。在整理物资和收集展品的阶段,有必要验证其实际用途,可以试行两种小规模的预览形式:

第一种是与当地大学联合建设。当地政府将制定一项总体建设项目,并促进与当地高校合作。一方面,大学的智力资源可以用于早期阶段的工作;一方面,结合当下实际,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将现有的高校场地暂时用作展示厅,以简化装饰和布局;另一方面,在人力资源上可以动员教师和学生成为“桥梁文化交流大使”,自愿组织、运营和维护基础设施。

第二种是利用现有的当地文化和文化机构来体验桥梁博物馆。相关文化机构人员在数据收集、展品维护和布展策略方面具有相对专业的知识水平,可以填补建造博物馆所需的技能空白。

(三)加强内涵建设

桥梁博物馆的展览将分为两个主题:其一是人类运输和造桥的历史。此部分主要展示当地的文化和桥梁,以促进二者相互统一和交流,其二是六盘水市区域桥梁历史和建设情况。结合建馆主题,推广桥梁文化传播,理解认识六盘水市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市民对“一带一路”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也可将主题延伸,将人道主义交流的历史与科学技术的历史相结合,展示桥梁运输的最新知识。

六盘水市桥梁博物馆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交流与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上,方便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文化教育活动、科学普及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获取博物馆作品和组织展览是两个部分。关于展品的收集,一方面,有必要确定展品的内容;另一方面,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机制来在一段时间内获取展品,包括收集渠道、方法、程序和模仿方法。在组织展览时,应考虑展览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根据地区社会历史背景,该博物馆的展览系列可能包括永久性展览,例如六盘水市的高桥展览馆,中国和东盟文化展,以及具有比较文化意义的专题展览,例如“中国和海门东盟文化展览”。

四、结语

总体而言,在六盘水市建设桥梁博物馆应该从各个方面强调其平台的价值。首先不容忽视的是该项目的唯一性。桥梁博物馆是六盘水市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博物馆是一个社会的延伸,是文化资源整合和推广的主要手段和平台,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设施;其次,桥梁博物馆的建设意义不同于其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博物馆,桥梁是沟通的重要媒介,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国际文化交流,六盘水市都需要这样一个平台去了解,这也是当下六盘水市文化建设所缺失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六盘水市桥梁博物馆
一线光阴入洞中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山的国度
My Room
博物馆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桥梁检修专家——MOOG桥梁检修车掠影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