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为什么会自吹自擂

2020-08-03张佳玮

新传奇 2020年25期
关键词: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底气

张佳玮

许多表现得狂傲的人,往往内心很自卑:因为没什么可以支撑起自己的底气,所以就只能靠自我中心来保护自尊。于是就会发生这种情况:“我得有点什么来保护自尊→那我有什么呢?→不管我有什么,我得把这个吹上天才行。”

人是缺啥吆喝啥?

有一位受访者表示,之前被拉进过某个故乡的同学微信群,正筹备同学会。大家聊着聊着,变成了传统相声《夸住宅》。《夸住宅》告一段落,之后就变成了夸孩子。

人常说,人是缺啥吆喝啥。譬如古代扬州盐商,有钱缺文化,便格外喜欢请清流读书人来捧场;读书人也很配合,出席酒宴、帮腔作诗,帮着揄扬族谱,不一而足。这类活做得好,就是扬州八怪;做寒碜点,就是《红楼梦》里的帮腔清客:詹光、单聘人之类了。

然而也不尽然。人更多是越不自信,越需要外界的肯定。许多性格比较敏感的,纵使已经成就卓越,还是会对批评或赞美锱铢必较、一触即跳。比如,有一次,达芬奇在街上被人围着要解释问题,看米开朗琪罗正好经过,达芬奇就劝大家去问米开朗琪罗。那意思本来是捧他博学多知,但米开朗琪罗却不乐意了,觉得达芬奇是看不起他,撂了几句狠话就走了。

“我得把这个吹上天才行”

一般说来,健康的自尊源于對自己成就相对理性的认知,以便为自己的行动提供动力。而一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对自我的认知建立在情感上,于是很容易导致傲慢、易怒、听不得批评、拒绝沟通、受不得侮辱,甚至会放大别人对自己的恶意。

毕竟人类大多数心理机制,都是进化来自我保护的。所以但凡是个人,都会多少扭曲一点儿现实,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所以许多表现得狂傲的人,往往内心还很自卑:因为没什么可以支撑自己很强的底气,所以就只能靠自我中心来保护自尊。于是很容易发生下面的情况:“我得有点什么来保护自尊→那我有什么呢?→不管我有什么,我得把这个吹上天才行。”

“用力自夸”的背后

年少时,人们除了家境之外没啥好吹,只好吹学习成绩,吹在学校里的各色成就,来博得优越感。进入社会了,可以吹成就了。于是攀比薪水、攀比单位、攀比手机、攀比情侣……因为自己的时间都投注在这些上,总得攀比一下才够本。到有一定社会经验了,攀比房子、车子、伴侣、孩子就读的学校;攀比自己旅游过的地方、新买的奢侈品,等等。到年老了,孩子就成了攀比对象。孩子的成就、收入,甚至孩子的孩子,等等。

通常,人能够拿来吹嘘的,并不都是当时最有价值的,但往往是自己投入精力之后得到的。所以人为了保护自尊,总得竭力说服他人(与自己):我牺牲了那么多得到的这个,是有价值的。

所以,看到他人格外用力地自吹自擂时,年轻气盛的人会去打击一下子——因为那也可以获得点儿优越感,顺便保护自己的自尊。但年纪长一些的或更有同理心的人,大概会平静一点儿。因为,或多或少,我们能察觉到的“用力自夸”,背后都多少怀着这类心思:“我为了这些付出了很多,如果还不能拿来获得点儿羡慕,真不知道我为啥付出这么多。”

(《新民周刊》2020年第7期)

猜你喜欢

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底气
靠“造假”成名的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的神秘面具(上)
“西斯廷画家”米开朗琪罗
达芬奇SP手术系统
“爪形手”致达芬奇未画完《蒙娜丽莎》
才华与底气
达芬奇想飞
底气1
米开朗琪罗:《大卫》缘何有瑕疵
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