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路径选择

2020-08-03葛鹏

时代金融 2020年17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

葛鹏

摘要:金融生态环境主要是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外部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方面。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的趋势更加明显。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决定着该地区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

关键词:金融生态  评级指标  路径选择

金融生态环境主要是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外部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方面。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的趋势更加明显。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决定着该地区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资金流入资金洼地,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类资金的需求,而且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推动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省市地区正在积极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所以适时建立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也就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

一、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指标的重要性

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指标的好坏,关系到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能力和水平,关系到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此,要将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指标作为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流入、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指标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体现

金融业涉及面广、风险程度高,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建设和谐金融,创建良好的金融稳定、社会稳定局面,是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根本。只有合理建立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金融生态指标,与金融生态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结构协调,金融业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环境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整个经济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人民利益才能得到根本实现。

(二)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指标是打造“资金洼地”、提高地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指标的好坏,是影响资金流向、流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会给地方经济带来无限商机和融资便利,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只有具备透明的政策环境、良好的社会信用、融洽的银企关系,才能为“资金洼地”营造更加和谐协调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有效提高资金和资源的配置效益,提高对资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才能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三)构建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指标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一种战略性的稀缺资源。如果过度开发和滥用,就会导致金融资源枯竭和流失,破坏金融生态环境,最终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遵循科学的金融发展观,按照金融运行规律来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指标,为经济发展提供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要倍加珍惜和爱护金融生态环境,尽快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指标,合理利用指标体系,实现金融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为经济金融協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二、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指标的路径选择

虽然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评价指标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归纳起来基本都可以纳入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这四方面内容。因此,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子系统来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一)建立经济环境指标子系统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只有健康的经济基础,金融才能得到良性发展,才能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作用。反之,一个较差的实体经济,必然会制约金融的有效运行。因此,经济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基础因素,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金融发展的质量。所以,金融生态环境中的经济指标应包含以下内容:

1.经济总量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GDP)、地区经济增长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一般性收入、人均储蓄存款、工业加工度、地区产业结构及贡献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物价水平、就业率。作为反应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基本考核依据,这些指标可以显示区域金融生存的资源基础条件,决定着区域金融发展空间。

2.地区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百元资金利税率、银行贷款平均收益率、贷款资金周转次数。这五项指标综合反映了生产部门运行效率,为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

3.企业经营指标。包括地区平均企业生命周期、所有制结构、企业平均资本利润率、货币资金周转次数、贷款成本收益率。作为最主要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发展水平特别是资金运行效率是金融服务有效需求不断产生的主要市场来源,对银企关系建立和金融创新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4.贷款产业集中度指标。包括贷款流向地区前五位的行业余额合计占比、贷款流向直接受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行业占比、贷款流向地区前五位支柱产业余额合计及分别占比。这些方面的数据能够反应出区域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系数,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结构风险,分析经济结构对金融结构的锁定效应。

(二)构建信用环境评价指标子系统

信用环境评价体系建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前提和基础,金融本身就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信用活动。因此,信用环境评价指标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关键因素,是分析评价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最重要内容。从信用环境角度来衡量金融生态环境应包含以下指标:

1.贷款质量指标。包括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余额变化率、当年形成不良贷款金额、公共企业不良贷款比例、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

2.逃废金融债务指标。包括企业逃废债比率及金额、个人逃废债比率及金额、抵押资产损失率。

3.金融资源利用率指标。包括金融机构存贷比例、贷款净投放量、累计贷款投放量、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量、实际金融资源利用率、本地企业获得异地金融机构贷款量。

4.信用中介指标。包括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规模及占贷款比例、信用乡村及信用社区覆盖面。

(三)司法环境指标子系统

金融是融通资金的高风险行业,法律法规则是经济高效运行的首要前提。因此,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将对金融体系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起到规范、制约、维护和保障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立法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所以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中的法制环境建设就主要体现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效率上。它主要包括:本地区金融案件的比率、本地区金融案件的立案率、本地区金融案件的平均诉讼时效、本地区金融债权法律保全胜诉率、本地区金融机构诉讼成本占比率、本地区金融胜诉案件执行率。

(四)政策环境指标子系统

当前,地方政府能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金融活动规律,能否正确理解国家金融政策,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积极出台配套措施,支持、保护而不干预金融企业自主经营,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推进的政策环境保障。虽然这方面执行情况很难量化,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

1.国家金融政策落实情况。是否有相关配套措施落实和支持国家的金融政策,是否存在与国家金融政策相违背的地方。

2.地方产业和金融政策措施。地方的产业政策是否发挥了本地的区域优势,是否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呼应。地方政府出台的金融配套措施是否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连续性。

3.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其中包含了是否存在干预地方金融机构经营的行为,是否对不利于金融业发展的“旧政策”进行了及时清理,是否建立了支持金融生态环境的考核机制。

以上这些指标并未穷尽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所有因子,但基本上都从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上反映了金融生态的面貌。综合加以分析,可以给出一个比较完整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概念,充分运用这些指标采用因素打分法,则可以比较不同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参考文献:

[1]陈游.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实践及思考[J].西南金融,2018(07):36-39.

[2]张伟.发揮绿色金融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作用[J].中国水运信,2018(7):14-19.

作者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盘锦市中心支行,金融学、法学双学士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
我国社会保障理念演进与路径选择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做好青少年工作,培养接班人素养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