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定市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

2020-07-30廖文菊王悦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生态修复建议

廖文菊 王悦

摘要    康定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区,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屏障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草原生态系统对康定市生态平衡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在分析康定市草原退化原因和生态修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康定市草原生态修复建议措施,以期为解决草原退化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原因;建议;四川康定

中图分类号    S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4-0203-02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和合理利用是目前国内外草地资源研究的主要方向,但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区域限制。因为草原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度极高。针对不同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的草原退化问题,需因地制宜才能达到较好的修復效果。康定市草原主要为高寒草原,处于青藏高原特殊生态脆弱区,气候严寒干旱,牧草生长期短、枯草期长,导致自然修复进程缓慢,草地一旦严重退化,植被修复难度非常大。因此,深入分析康定市草地退化原因,进行针对性生态修复,是实现康定市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

1    康定市草地退化概况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地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屏障东南缘,东部毗邻四川盆地西缘山地,总面积约1.15万km2,草原面积约64.13万hm2,多属高寒草原,海拔高度主要分布在3 500~5 000 m之间。全市辖有牧业乡1个,半牧半农乡镇18个,畜牧业在康定市农牧业中所占比重较大。牧业的发展必须以草原为基础,然而近年来康定市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日趋严重,不仅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影响了生物多样性,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也将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康定市草地退化面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图1),目前退化面积已接近草地总面积的66%。

海拔高度不同,植被覆盖度、土壤肥力、产草时间、草场质量以及主要牲畜种类也不同。总体趋势是海拔为3 500~4 000 m的草地总体情况较好,退化比例较低;海拔为4 000~4 500 m的草地退化情况加重;4 500~5 000 m的草地退化最为严重。从乡镇区划分布来看,在草原面积>300 km2的乡镇(贡嘎山乡、沙德乡、呷巴乡、孔玉乡、瓦泽乡、新都桥镇、炉城镇、雅拉乡、塔公乡、捧塔乡)中,有5个乡镇(贡嘎山乡、孔玉乡、炉城镇、雅拉乡、捧塔乡)退化面积都>70%[1]。

2    康定市草原退化主要因素分析

2.1    草原载畜量高,超载率居高不下

引起草地退化原因是多方面的。康定市草原退化主要与草地坡度和超载过牧情况有关,若草地坡度大、超载过牧严重,则退化情况较严重,其中超载过牧是康定市草原退化的主要人为因素。2010年,康定市合理载畜量479 245.1羊单位,实际载畜量694 972.6羊单位,超载牲畜215 727.5羊单位,超载率为45.01%;2012年,超载率为31.2%。居高不下的超载率导致草地资源的持续恶化[2]。

2.2    毒草和不食草滋生,可食草种类少

于7—8月牧草长势最好时对康定市瓦泽乡水桥村海拔3 400~3 800 m的天然草场进行调查发现,有15~20种/m2植物。植物种类调查发现,可食草种类偏少,主要为四川蒿草(Carex setschwanens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高山蒿草(Carex parvula)等;而毒草和不食草较多且覆盖面积大,主要为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条裂叶银莲花(Anemone trullifolia)、圆穗蓼(Polygonum macrophyllum)、管花秦艽(Gentiana siphonantha)、高原毛茛(Ranunculus tangut-icus)和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等[3]。这与牲畜过度啃食有关,在10月牧草停止生长进入枯草期前,对7—8月调查的样方进行2次调查发现,样方中可食性牧草草种部分几乎被啃食。过度啃食导致没有足够草籽维持牧草的再生,进而可食性牧草产量降低,甚至消失,而过度啃食的根本原因在于产草量低、载畜量不合理。

2.3    土壤养分缺乏,产草量低

水桥村监测样方内植被高度在10~20 cm,但以10 cm左右的低矮植被为主,有个别毒草和不食草,如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等高度>20 cm,产草量较低。植被低矮、产草量低,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低温和强辐射影响,二是受较低的草原土壤养分制约,三是牲畜过度啃食。对于观测样方所在区域,土壤养分不足应为主要原因,因为在同一环境下人工种草植被高度可达50~60 cm。调查发现,草根层盘结致密,厚度较大,水桥村监测样方的草根层平均厚度均在10 cm左右,致密厚实的草根层,一方面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分和热量的作用;另一方面会导致土壤通透性差,使高原土壤氧含量进一步降低,致使土壤微生物活动降低,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度减缓,最终表现为土壤养分低、牧草产量低。分析样方中的土壤养分发现,土壤中的N含量极低,对牧草生长十分不利。

2.4    人为开发造成土壤裸露,水土流失加剧

人为因素对草原的破坏在康定市草原退化中占较大比例,折多山以东地区人为破坏因素主要为开矿和水电开发;折多山以西地区主要为道路修建、建设用地和不合理采挖药材引起的破坏。由于康定市草原多属于高寒草原,草原生态十分脆弱,对外界干扰极为敏感,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发生难以逆转的变化,由于土壤裸露造成的水分流失还会进一步加剧周边草原的沙化。因此,人为因素对草原的影响是一个恶性循环,如不能有效抑制,对草原生态环境将是毁灭性破坏。

2.5    修复措施较为单一,产草量提升不明显

目前,康定市主要通过围栏封育草原,实施禁牧、季节性休牧,使草原滥垦、过牧等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结合康定市草原气候严寒干旱、土壤养分不足、生态脆弱、自然修复周期长等特殊因素开展的针对性研究和修复措施较为缺乏。针对康定市草原实际情况,其他生态修复措施的综合利用还较少,由于前期沙化草原并未得到完全修复,超载现象依然存在,导致草原退化情况并未得到根本遏制,产草量提升并不明显,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3    康定市草原生态修复建议

3.1    严格控制载畜量

超载过牧所导致的草原退化是一个恶性循环过程,其所导致的草原退化直接表现为草原生产能力降低。从草原产草量来看,康定市2011年天然草原產草量2 670 kg/hm2(风干重),比1980年的4 020 kg/hm2(风干重)减少33.6%。可食草减少,牲畜增多,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长时间的草畜矛盾必然导致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控制载畜量是遏止草原退化的重要手段。

3.2    通过人为干预调动草原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

草原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原可通过适当的人为干预,如围栏封育、松耙、补播、灌溉、施肥等为自然修复提供保障,促进草原生态修复进程[4]。对于轻度退化的高寒草原,一般建议采用围栏封育或“划破草皮+围栏”的修复措施,但基于康定市高寒草原养分含量极低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划破草皮+施肥+围栏”的措施进行修复。由于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进行草皮划破要注意适时和适当,特别是对于退化较严重的草原要慎用,否则会加速水土流失,导致草原进一步退化。草皮划破一般选在早春土壤解冻后,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根据草皮厚度选择合适的划破深度,一般控制为10 cm左右。对于中度退化草原可采用“划破+补播+施肥+围栏”,补播草种一般选择3~4种耐寒抗旱的牧草种子(如披碱草、老芒麦、冷地早熟禾和中华羊茅等)混播,播种量40 kg/hm2左右,以披碱草为主,约30 kg/hm2。退化草地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根据土壤退化程度选择适宜的施肥量,一般轻度退化草地施肥11.3 t/hm2,中度退化草地施肥22.5 t/hm2,重度退化草地施肥33.7 t/hm2[5]。对于重度退化的草原一般采用人工建草的模式,但在一些沙化严重的草场,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效果十分有限,因为沙化导致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而日照强烈,草种的萌发和存活均较困难。因此,严重退化草原人工种草修复前应先对土壤进行改良,重点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经改良的草原土壤可通过牧草的种植逐渐修复,最终恢复草原生产力,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3.3    建设人工草地,缓解草畜矛盾

人工草地建设是缓解退化草地、草畜矛盾的有效途径,人工建草需要综合考虑水热条件、交通条件和地理条件。结合康定市实际情况,折多山以西地区可选择地势较为平坦、距离公路和水源较近的退化草原进行人工建草,需优选耐寒、耐旱的牧草进行种植;折多山以东地区多为高山峡谷,土地资源以耕地利用为主,不利于牧草的大面积种植,但折多山以东地区海拔较低,水热条件相对较好,人工种草产量较高,因而可根据畜牧业发展情况,选择载畜量较高的乡镇,如炉城镇、雅拉乡、孔玉乡、捧塔乡、金汤乡,建设一定数量的人工草场。

3.4    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康定市草原生态修复

一是严禁对草地资源的破坏性利用,建立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草原合理利用机制,对因修路、开矿、水电开发等人为因素引起的草原破坏进行及时修复。二是深入分析康定市草原退化原因,通过草原土壤改良、适生优质牧草引种和筛选、退化草场生态修复方案设计和实践、畜牧业发展现状调查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探索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康定市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的针对性措施,建立起草原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共赢模式。

3.5    发展高原草原特色旅游,为草地休养生息创造条件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就是围栏禁牧(一般要求禁牧1~2年),而牧民收入单一,禁牧意味着草地资源不能被利用,牧民收入下降。因此,发展多元化的草地经济、合理开发草地资源商业价值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建议以康定市发展势头良好的旅游业为依托,将退化草原的生态修复与草原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打造高原草原特色旅游。通过草地景观设计、草原文化资源挖掘、高原草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等措施将退化草地打造成为观光旅游景点,使草地在休养生息的同时为牧民创收,以弥补牧民因禁牧导致的经济损失,从根本上解决草地超载问题。

4    参考文献

[1] 周昭琼,张子瑜.康定县退化草地空间分布与治理对策浅析[J].四川林业科技,2015,36(3):55-61.

[2] 党阳铭,尼玛降泽.康定县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策略浅论[J].草业与畜牧,2012,10:30-34.

[3] 聂学敏,芦光新,范月君.青海省草地生态监测方法及植物识别[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4] 全国畜牧总站.草原生态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5] 段呈,石培礼,张宪洲,等.藏北高原牧区人工草地建设布局的适宜性分析[J].生态学报,2019,39(15):5517-5526.

猜你喜欢

生态修复建议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