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柳琴戏生态研究综述

2020-07-30王潇逸

戏剧之家 2020年21期
关键词:综述

王潇逸

【摘 要】有关柳琴戏的研究开始较晚,自拉魂腔被分别命名为三种戏剧之后,有关研究才开始出现。而时至文革,国内戏剧研究趋于停滞,直到1984年才再次有涉及柳琴戏的论文出现,这之后,柳琴戏的研究逐步开展,还召开了两次有关柳琴戏的研究大会,成果颇丰。到了新世纪,特别是2001年昆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有关柳琴戏的研究成果开始大量出现。

【关键词】柳琴戏;生态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1-0020-02

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民间有“吃肉要吃狗肚子,听戏要听肘鼓子(拉魂腔)”的谚语来形容拉魂腔的受欢迎程度。徐州柳琴戏是柳琴戏中的一个代表,1953年,拉魂腔经徐州有关部门申报正式得名“柳琴戏”。今天,徐州柳琴戏已不再受群众与市场的关注,亟需对徐州柳琴戏进行保护与研究。

一、1949年至1966年柳琴戲研究的萌芽阶段

蒋星煜的《柳琴戏的成长》(《华东戏曲剧种介绍》,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一文是柳琴戏研究的起始点。他首先对柳琴戏的名称与起源进行考证,认为柳琴戏的形成是在山东临沂,并大致确定了柳琴戏的产生时间,展现了柳琴戏从“八句子”演变到“七妆”的变化过程,总结出柳琴戏粗犷热烈、朴素通俗的艺术特点,记录了建国初期柳琴戏的生存状态。此外,文中还整理出36个剧目,并按照故事题材与唱腔体制将它们分为爱情故事类、包公类、梁祝故事类、梆子剧本类、京剧剧本类及其他。

这一时期较为突出的是柳琴戏传统剧目的整理,比如宋词整理的《拦马》、《捆被套》等。同时,随着戏曲改革的推进,大量戏曲集开始出现,柳琴戏先后被《中国传统戏曲剧本选集》、《中国唱片大戏考》、《江苏民间音乐选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江苏省卷》、《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东省卷》选录。1965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分会还整理出了《柳琴戏常用曲调》。这些剧目的整理为之后研究者对柳琴戏进行的剧作研究提供了基础,也有利于柳琴戏的内部生态研究。

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是柳琴戏研究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对柳琴戏的研究主要是对传统剧目的整理,这为之后开展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大量的文本资料。蒋星煜的《柳琴戏的成长》是第一篇对柳琴戏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是柳琴戏研究的起点。

二、1984年至2000年柳琴戏研究的起步阶段

柳琴戏研究在经历了“文革”时期的停滞后,重新开始取得进展,进入起步阶段。

柳琴戏研究起步的标志是两次柳琴戏艺术节的开展。1986年11月首届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剧节在徐州举办,这次戏剧节内部出版的《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首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总共收录论文19篇,这些论文涉及柳琴戏的源流师承、唱腔音乐、舞台创作等艺术本体问题以及剧种的改革发展等现实问题,同时,本论文集中的作者多数是从事柳琴戏表演、创作的一线工作人员,此外还有文化局、文化馆的研究者。此外,仅新沂县柳琴剧团霍守义一人就提供了6篇论文,由此可以看到,此次学术讨论会召开之前,柳琴戏理论研究成果展示与交流机会之匮乏。而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无疑使得基层柳琴戏的研究人员获得了一个公布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也意味着柳琴戏研究的起步。1989年11月第二届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淮海戏剧节在山东省枣庄市举行,本次戏剧节中的24篇论文以《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淮海戏研究会二届年会论文集》的形式内部出版。同上一届艺术节论文集相比,本论文集首次出现了剧目评论、创作感悟、艺人介绍及现代戏思考方面的论文,与此同时论文涵盖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三个剧种,研究者与上届相比仅有四人相同,这反映出了柳琴戏研究的逐渐壮大与成熟。

1985年10月《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开始编纂,本戏曲志中对柳琴戏部分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进行了记录。之后,《江苏戏曲志·徐州卷》也开始编纂,它是《中国戏曲志·江苏卷》编纂与研究工作的延续,对柳琴戏的音乐特征进行了讨论,其最主要的贡献是详实地记录了徐州柳琴戏的整体情况。它对柳琴戏在徐州地区的发展做了历时性整理,简要概述了1998年以前柳琴戏可见剧目的剧情、表演名家与得奖情况,记述了柳琴戏表演名家的生平,整理了过往徐州各柳琴戏戏班、剧团发展情况的资料,记录了徐州柳琴戏特有的表演习俗。

在1984年至2000年这一段时间内,柳琴戏的研究逐步展开,主要的研究阵地是两届柳琴戏艺术节。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这一时间段的柳琴戏研究在原来的戏曲源流、声腔音乐、剧目整理的研究上不断深入,将柳琴戏研究拓展到舞台创作、剧目点评等新问题上,研究者开始注意到发展问题是柳琴戏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外,两部戏曲志的编撰,是对这一时期柳琴戏研究的一个总结,也为后来集中查阅柳琴戏文献提供了便利。

三、2001年至今柳琴戏研究的开拓阶段

新的时代,关于柳琴戏声腔源流的研究仍在继续,主要研究成果有2006年袁晓蕾发表的硕士论文《论枣庄柳琴戏的唱腔和念白》,张敏发表的硕士论文《柳琴戏唱腔音乐探析》以及2007年孔培培发表的博士论文《从拉魂腔到柳琴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孔培培的《从拉魂腔到柳琴戏》,文中以流布于山东的柳琴戏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柳琴戏的流布区域和历史源流,展现了从拉魂腔到柳琴戏的音乐转型过程。这篇文章解决了柳琴戏声腔源流研究中的诸多问题。

在这一时间段中,有关柳琴戏的期刊论文有200多篇。学者们从拉魂腔衍生剧种的关系、审美以及“互联网+”等新角度对柳琴戏进行研究,代表论文有程志的《苏北柳琴戏与淮海戏的传承》,韩莉的《拉魂腔及其衍生剧种探析》,温德朝的《论柳琴戏,一个地方戏剧样本的审美文化考察》,王梦瑶的《“互联网+”模式下徐州柳琴戏的现状与转化创新研究》。

吴敢和孙厚兴主编的《徐州戏剧史》于2018年出版,本书继续了《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与《江苏戏曲志·徐州卷》的工作,书中对徐州柳琴戏进行历时性梳理,更为详实地记录了徐州柳琴戏的发展历程。书中整理搜集了徐州柳琴戏存目,共整理出小戏43种、55个,大戏74种、151个,连台本戏40种、44个,折子戏23种,篇子184种、186个,新编剧目29个,其中收录了大量过往戏曲志中没有的剧目。

2005年,徐州举办了“中国徐州首届柳琴戏艺术节”,出版了《中国徐州首届柳琴戏艺术节论文集》,收录论文24篇,分探源与展望、现状与革新、旋律与特色、台上与台下四个论题层面。其中“现状与革新”是本次艺术节讨论的重点,共有13篇论文涉及柳琴戏发展振兴的问题,这些论文中吴磊发表的《古老柳琴戏也要培养年轻一代的新观众》就认为,柳琴戏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年輕群体中获得关注与市场,还有岳伟发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柳琴剧团改革路径探析》从市场经济这一外部环境的角度切入,对柳琴戏剧团改革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剧团发展的新道路。这本论文集距上一本柳琴戏研究论文集的发表已有16年,这16年间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柳琴戏的地位也不如往日,对柳琴戏生存现状与传承发展的研究开始频繁出现。

有关柳琴戏生存现状的研究,主要成果有2008年薛雷发表的博士论文《梨园拉魂第一腔》和2018年宋楠在《当代戏剧》上发表的《柳琴戏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探析》。其中,《梨园拉魂第一腔》以区域文化圈下的拉魂腔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论述拉魂腔与区域文化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着重介绍了江苏柳琴剧团和剧团的生存状况。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章的末尾,作者简单引入了戏曲生态研究,从柳琴戏外部环境的变化入手,分析当时柳琴戏的生存状况。这是这一时间段内唯一一篇明确地从戏曲生态出发,关照柳琴戏生存现状的论文,但文中所引戏曲生态视角,仅从外部生态关照柳琴戏生存现状,所得结论不够全面。

在柳琴戏的传承发展问题上,学界一方面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考察柳琴戏进校园的情况。主要成果有2009年高宏菊发表的硕士论文《江苏柳琴戏传承模式的考察与文化研究》,2011年陈婷婷发表的硕士论文《魅力拉魂腔》以及2016年朱炳坤发表的硕士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教育传承研究》。这些论文都以柳琴戏进校园为研究对象,展现课例,总结教学经验。其中,朱炳坤的论文以徐州柳琴戏课堂教育为研究对象,记录了2016年以前徐州地区汉王小学、徐州高级中学、中国矿业大学音乐专业柳琴戏进课堂的教案以及云龙湖弘扬柳琴戏活动中心柳琴戏活动的整体情况,对这些实践进行总结与概括,试图探索出柳琴戏教育传承的新模式。这篇论文提供了丰富的有关柳琴戏民间传承活动的材料,但并未对活动的效果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学界一直关照专业剧团的传承问题。《从拉魂腔到柳琴戏》是这一时期首个记录专业剧团传承情况的论文,此后李春颖在《从艺校教学到师徒传承——兼论恢复柳琴戏师徒传承模式的价值和意义》中以非遗传承人姚秀云收关门弟子为例,提出传统师承模式在今天仍有生命力且不可或缺,认为这种传承模式有益于培养“工匠精神”,有益于剧种可持续发展,有益于培养独特艺术人才也有益于流派的发展。

整体上看,对柳琴戏的研究由关注剧种逐步转向关注剧种的生存现状与传承发展。生存现状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柳琴戏的剧团发展与运营问题,传承发展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则是柳琴戏的观众群体及剧种延续问题。这些研究若仅从一个方面论述,并不能全面考量柳琴戏目前所遭遇的问题。需要全面地对柳琴戏自身条件、外部环境与生存空间进行考量,才能较为全面地关照当下的柳琴戏及其所处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华东戏曲研究院.华东戏曲剧种介绍 第2集[M].新文艺出版社,1955.

[2]《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苏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苏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

[3]孔培培.从拉魂腔到柳琴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4]武艳.徐州柳琴戏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5]吴敢,孙厚兴.徐州戏剧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综述
认知需要研究综述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综述的写作格式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深度学习认知计算综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