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来源及其管理对策研究

2020-07-30王利利张恩李盾

现代交际 2020年12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大学生

王利利 张恩 李盾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从“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就业”转变,大学生就业便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于大四学生来说,由于即将走向社会,奔赴工作岗位,处在人生的转折点上;因此很容易出现迷茫、困惑、焦虑、不安、沮丧等心理状态。通过分析准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成因,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准毕业生的就业焦虑及其心理状况,提出了在“自主就业,双向选择,择优录取”新的就业制度下大四学生的就业焦虑管理对策,以期使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更好地自主就业,成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焦虑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2-0213-02

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剧,就业焦虑越来越加剧。目前,关于就业焦虑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就业焦虑状况的研究,就业焦虑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的研究,对就业焦虑的干预研究。本文主要是通过运用文献研究、定性分析、描述性研究等方法对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成因进行探讨,研究管理对策,旨在发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就业指导、就业心理教育和人文关怀上的不足,以及大学生自身问题,为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提供相应管理对策。

一、就业焦虑概念的界定及其来源就业焦虑成因

大学生对就业产生恐惧,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产生了焦躁、担忧等情绪体验,就称为就业焦虑。

处于就业焦虑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疲乏犯困、食欲下降,抑郁、自信心不足、心情低落等生理心理现象,同时,可能出现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容易自责、担忧等,更有甚者会出现轻生念头。在行为方面则表现为做事被动退缩,孤僻、远离人群,害怕打交道等。适当的焦虑,可以促使个体保持警觉性、积极性,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病态的焦虑却会破坏身心健康,影响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阻碍个体生活质量的提高。

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根据不同的影响主体,把客观因素主要分为用人单位、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

1.用人单位因素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拿来主义的用人观盛行,用人单位对新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实用、实效”。很多用人单位不从人才储备的角度出发,而是持拿来主义的用人观,希望招录的人才能够直接上岗。其次,不少用人单位都會优先考虑本地生源的大学生,因为他们熟悉当地情况,并且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能给公司带来潜在的效益;由于亲人在本地,短期内也抑制了新人的流动性。少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以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为评判标准,而以关系网络为录用原则,这种选人、用人的标准和行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就业观。

2.家庭因素

首先,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心态依然存在,希望子女毕业后能找一份体面、稳定、高收入的工作。其次,中国自古就有浓厚的家庭观念,大事上听从父母、长辈的意见,因此,许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点、职业类型、公司的性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父母的态度。这些都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3.社会因素

首先,二元的社会结构,中国的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严重区分,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大学生不愿从事传统部门的工作,导致了就业难的加剧。其次,传统就业观,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一心想“铁饭碗,吃皇粮”,热衷于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中国传统的“人多好办事”“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思想依然严重,人情一直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每个人都经营着自身的关系圈,关注私交,专注人情,在就业问题上就容易产生任人唯亲、徇私舞弊的现象。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冲击,致使当代大学生深受影响。

二、准毕业生就业焦虑成因的分析

1.自我评价不当

面对着就业,部分准毕业生还未形成统一稳定的自我认同感,进行自我评价时,容易对自己气质、能力、性格等形成偏差,从而出现出过度自卑或者过度自信。过度自卑的同学比较容易自我否定,在就业过程中胆小退却,做事被动,缺乏积极性;过度自信的同学由于拥有高就业期望,容易眼高手低;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拉大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两者处于对立端,但都是产生就业焦虑的充分条件。

2.职业价值观偏差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是个体用来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重要性以及优劣的内在尺度。受我国目前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微观因素的影响,毕业生们在就业时将个人的专业是否对口、单位的经济效益和人际关系、发展前景、工资水平状况等纳入考虑范围。由于忽略对职业要求、自身个性、就业形势的了解,过度强调个人利益、求安稳而忽视长远发展,这样的职业价值观偏差导致就业定位错误、求职受挫,从而引发就业焦虑。

3.就业自我效能感低下

就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求职就业中所需各项能力的信念,它显著地影响着个体的职业决策以及求职行为。就业效能感高的同学善于收集信息、乐于沟通、积极寻求外界支持,能够较好地缓解压力,降低焦虑。而就业效能感低的同学在就业受挫的时候,容易紧张恐慌,不愿积极主动沟通,不擅长排解自身压力,从而引发焦虑情绪。

4.家庭因素影响

家庭教育影响着准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就业流动倾向、对未来薪金的要求、职业价值观等。民主型的、专制型的、溺爱型的、忽视型的父母给孩子造成的影响不一样,同样间接地影响着毕业生的情绪。譬如,父母的补偿心理。有的父母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或者自身原因,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或者家庭的理想。另一种是攀比和盲目从众心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干部意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白领情结,高薪轻松的工作,成为有的家庭给学生制定的就业目标。

三、针对准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管理对策研究

我国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帮助准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帮助他们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不断进行就业政策教育,让他们更加理解与重视,对什么是双向选择以及自主就业进行更好解读,提高毕业生自主就业意识,促进毕业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更好地就业做准备。

1.加强应届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届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跨出校门时,他们面对着身份的转换、竞争的考验和压力的袭击。新旧事物充斥于他们的脑海,矛盾、焦虑是他们的常态。随之而来的是就业焦虑、生活困惑。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就业积极性;因此學校应着力加强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平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出校园磨练意志,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加强家校联动

目前,国内各小学、初中校园开始慢慢搭建起手机短信与互联网结合的校园通,目的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信息交流,推动学生高效学习,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但由于高校生源广、工作难度等问题,校园通比较少出现在各大高校中。针对准毕业生,这往往导致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认知脱节,无法达到有效沟通。高校应加强学生家庭信息的采集与整理,加大信函往来、手机短信、校园网等平台服务力度,不断地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学校生活周期内需要关注的重大事件,互提意见,预防问题出现,及时解决矛盾;互相推动准毕业生健康就业,为准毕业生的就业保驾护航。

四、结语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如何应对就业焦虑成为重中之重。应对就业焦虑,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学校要完善就业指导,提高信息分享能力;图书馆要优化馆藏结构,为准毕业生提供知识源泉、精神动力;家庭要降低给孩子带来的压力,鼓励其积极就业;作为面临焦虑的主体,大学生应从自我认识、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调节,要尽量避免不合理思想左右行为,要保证自己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子娟.论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生成与克服[J].经济研究导刊,2010(31).

[2]杨晓玲.对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2(10).

[3]李江雪,李北容.谈大学生的压力应对[N].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3).

[4]张墨.浅析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商业经济,2011(8).

[5]郭敏.大学生职业指导应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现象的思考[J].经济视角,2011(2).

责任编辑:赵世鹏

[作者简介]王利利,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信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张恩,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信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及学生管理;李盾,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信息学院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块链及智慧金融方向。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