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2020-07-30崔雯

现代交际 2020年12期
关键词:幸福观德性亚里士多德

摘要:从幸福的定义、幸福的获得途径、与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幸福观的比较几部分展开,论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幸福是实现善的灵魂的活动。幸福的获得可以通过对道德德性的实践和理智德性的思考,幸福的获得要符合“中道”的原则。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与儒家思想的幸福观均认为拥有好的德性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二者都主张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践行美好的品德。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幸福观 德性 至善

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2-0229-02

主要论述了亚氏的幸福观,通过与我国儒家幸福观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有许多相通之处,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与儒家思想的幸福观均认为拥有好的德性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一、幸福是什么

1.幸福是最高的善,是一切行动的最终目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是世界上一切事物追求的目标。“人的每种技艺与研究,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世界上有许多各不相同的活动,每种行为的目的都不完全相同,每种行为的目的既包括其本身又包括更高级的善,善本身又可以通过自身进而达到更高程度的善。最高的善在整个行为目的中处于最高位置,它是具体善的积累,是在合于德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人们通过追求幸福可以实现自我的完善以及生活的改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至善是众多善的集合。至善不是财富、荣誉等,财富与荣誉等本身不是目的,只是让我们达到幸福的手段。我们选择幸福是为了幸福自身,幸福本身就是目的,在其之上没有其他任何可以追求的更高目的,它是最高的善。

2.幸福是实现善的灵魂的活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存在等级,亚里士多德将善分成三个等级:外在的善、身体的善和灵魂的善。外在的善是人外在的价值追求,比如钱财、权力与名誉等。身体的善指的是人自身在现实活动中的追求,比如人身体的健康,外在的美丽。灵魂的善的形成,不凭借外物。外物的好处需要灵魂的善才能够显露。外物的善和躯体的善要有一定的限制,要适量。灵魂的善越多越见其效益。物质的富足和人性的完美都可以让人们获得幸福。一个人如果只追求物质的富足,依旧无法解决心灵的问题,只有修养自己的品德和理性,才会让自己的幸福更加充实。在这三个等级的善中,灵魂的善居于首位,幸福主要存在于灵魂的善中,外在的善为实现灵魂的善提供了条件。亚里士多德提出,由于人们的德性与灵魂相对应,因此对灵魂中的理性分析要加强与德性的联系。

二、实现幸福的途径

1.道德德性的实践

道德德性在我们后天的生活中形成。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德性获得的能力是人生来就具备的,但道德德性的养成是依靠后天的习惯。人人都可以通过练习而获得幸福。“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尼各马可伦理学》)幸福是人们在理性的原则下行动,学习好的德性并作出符合德性的行为。人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而不仅仅靠运气。运气是不确定的、短暂的,幸福不是我们短暂的拥有德性,而是我们要一生拥有德性,一生获得幸福。幸福在于我们灵魂的善合于德性的实践活动。道德德性是人们的一种自发的选择。道德德性提倡我们要适度地从事实践活动,既不要过度也不要不足。幸福不是充分掌握了理论知识,而是人们将在对知识的思考中获得的理性,把理性充分运用在实践中。一个人兼具内在的善和外在的实践才可以收获幸福。

2.理智德性的思考

道德德性的实践需要理智德性对其进行指导,理智德性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选择。人们对知识的探求向往是沉思产生的来源,沉思的对象既可以是真理,也可以是人们的实践行为。人们在学习中形成理智德性,在实践中养成理性的思考习惯。科学和技艺是知识中的理性,明智与推导是思考部分的理性。在完善人在现实生活的活动上,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共同发挥着作用。理论理性作为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是人身上最好的部分。人们通过思考获得的理性比实践获得的理想更为稳定和持久。

沉思因其自身被人們追求,沉思是纯粹的,沉思不用依靠其他的事物,在沉思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外在的东西。“思辨活动最为持续。思辨比任何其他活动都更为持久。”(《尼各马可伦理学》)沉思是有很高智慧的哲学家进行的活动。努斯支配人的沉思生活,它可以让人最大程度地用自己的思维来支配自己的生活。沉思是纯理性的、是独立的,与外界无关。理智德性中的沉思是人们获得幸福的途径之一。亚里士多德提倡人们应该在思考中认识自己,在符合理性的沉思中规划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德性是人们灵魂中最高尚可贵的部分,人们在沉思的活动中贯彻最完善的幸福,沉思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3.幸福的获得要符合“中道”的原则

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德性就是中道,每个人幸福地实现活动要遵循中道的准则。“德性就是中道,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正确。”(《尼各马可伦理学》)在处理情感与行为上能够符合道德上的要求,并对其恰如其分的表达就是中道。中道就是人们在恰当的时间做了恰当的事情。道德德性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及感情有关。在过分、不足与中道中,中道是事物中最好的。在中道状态下的品质是最好的,人们长期具备符合中道状态的品质,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德性。

中道的尺度是靠灵魂中符合逻各斯的部分确定的,而只有充分具备了实践智慧的人,才能很好地把握它。人们幸福与否与是否按照中道的要求去做事情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包含善的事物都遵循了中道的准则。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不是折中主义,而是能够实现最好的德性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在不偏不倚下极端的正确。人们通过追求符合“中道”的善,就可以既让自己活得好,也能让自己做得好。

三、与我国儒家幸福观的比较

1.德性幸福观

我国古代有关幸福的最早阐述出自《尚书·洪范》篇,《洪范》中提出了“向用五福,威用六级”的思想,这里的“福”指的是幸福,“极”指的是不幸。“五福”与“六级”是对人幸福与不幸组成要素的说明。儒家将《尚书·洪范》中的幸福观发展延续下去。儒家思想将德性与幸福的关系联系得更为紧密。儒家思想认为,人应该努力修养自己内在的德性,进而形成好的道德品质,进一步实现幸福。

道德与政治紧密联系,统治者道德上的說服力是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因素。儒家的幸福观要求统治者注重个人德性的修养,推行仁政,节用爱民。儒家的幸福观可以分别从“孔颜之乐”“曾点之志”与“禄在其中”三个方面理解分析。“孔颜之乐”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幸福,这是孔子幸福观一个基本的观点。

《论语·雍也》中提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吃的东西即使只是能刚好填饱肚子,住的房屋也很简陋,颜回也不改其志向,并且以此为乐。颜回在贫苦的条件下享受精神上的超脱。孔子很赞赏颜回精神的境界。孔子的幸福观不是说人们不能追求物质上的富足,而是人们即使没有足够丰富的物质,通过完善自己的精神境界,依旧能获得幸福。

“曾点之志”描述的是德性幸福观在人心性方面抽象的体现。《论语·先进》中说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点的乐趣是人融入自然时发自内心的一种快乐,是人置身于宇宙万物中与其和谐共处的一种幸福。“禄在其中”是德性幸福观在现实方面的体现。在儒家思想中鼓励士阶层知识分子积极入世有所作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与儒家思想的幸福观均认为拥有好的德性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好的事物都是合于德性的事物,人们只有追求合于德性的事物才能获得真实的幸福。人们可以通过修养内在的德性进而达到至善,获得真正的幸福。以至善的思想为起点,用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作为最终的归属是亚里士多德的幸福逻辑。

2.对“中道”思想的认识

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德性,是人生来就有的,是先于天地而内化于人自身。孔子肯定中庸作为一种最高的德性源于人们的天赋本性。每个人通过不断地修身就可以渐渐重新发现自己生而就有的德性,进而实现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水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认为人们最缺乏中庸的德性。孔子强调人与他人相处要正合分寸,人既不能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去迎合别人,也不能以一种俯视的眼光去看待别人。人能不因外物的好坏变化而使自己或喜或卑。“中庸”作为一种合适的道德准则,是孔子一直秉承的理念。人们运用中庸的原则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在和谐的社会秩序中人们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与孔子都强调只有一个点才是适度,要把在那个点的事情做到最好,达到至善的境界。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思想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将“法”作为中道的准则。孔子将“礼”作为判断是否是中庸的准则。“礼”是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孔子提倡用“礼”维护社会等级,社会长幼尊卑秩序。亚里士多德强调用法律外在的约束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使人们按照一定的秩序各安其分地生活。法律是使事物处于中道状态的重要手段。

3.对德性的实践

孔子也主张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践行美好的品德,一个人如果拥有仁心仁德,在日常生活中居仁由义,那么他就能知本悟本,本立而道生,在充满“仁道”的社会中获得幸福。每个个体向有仁德的人学习,和有仁德的人交往,就能使自己不断地进步。君子以弘扬仁道、推行仁义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修身个体,不仅要完善自我还要帮助他人作出改变。在自己仁德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推己及人,帮助他人。君主通过推行仁政进而稳定民心,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孔子强调每个人内心要想拥有“仁”,不仅靠内在的道德修养,还要靠在实践中积极践行。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不是偶然的运气而是长久的实践。幸福不是充分掌握了理论知识,而是人们将在对知识的思考中获得的理性,把理性充分运用在实践中。一个人兼具内在的善和外在的实践才可以收获幸福。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都认识到了德性实践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责任编辑:杨国栋

[作者简介]崔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中西哲学思想。

猜你喜欢

幸福观德性亚里士多德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