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故事素材活用点拨(七)

2020-07-30柳旭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行刑鞭策盗贼

柳旭

文言故事一

墨子怒耕柱子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太行,驾骥与羊,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选自《墨子》)

【故事大意】

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感到生气。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别人的地方吗?”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有一匹好马和一只羊可以用来驱使,你会驱策哪个呢?”耕柱子说:“那我当然驱策好马了。”墨子说:“为什么要驱策好马呢?”耕柱子说:“好马(跑得快)才值得我鞭策。”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我鞭策(所以才对你感到生气)。”

【活用点拨】

1.批评也是一种爱。我们熟悉一个观点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和家长都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唤醒学生的自信。但一味地赏识会模糊孩子的认识,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自我表现的认识。必要的批评是不可或缺的,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感到生气,是因为看重耕柱子,认为他“足以责”,愿意帮助他成长,墨子批评中带着诚恳和关切。如果耕柱子在墨子眼里不堪重用,他又怎么会对耕柱子加以鞭策呢?

2.批评的艺术。批评要掌握方法和艺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墨子采用讲故事、打比方的方法,说明自己对耕柱子感到生气的原因;同时批评中带有鼓励,“我亦以子为足以责”,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一剂催人奋进且不苦口的良药。古人云:“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说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批评教育不是训斥,不是逼迫,更不是打击。真诚地为学生着想,艺术地批评,努力让“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才能让学生“胸中点头”。

文言故事二

芒山盗

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行刑者曰:“尔何毒也?”盗因告行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而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选自《读书镜》)

【故事大意】

宣和年间,芒山有一个盗贼要行刑,母亲和他诀别。盗贼对他的母亲说:“我希望像儿时一样再次吸吮母亲的乳头,死了也没有遗憾了。”母亲答应了,没想到盗贼却咬断了母亲的乳头,血流了满地,母亲死了。施刑的人说:“你为什么这么狠毒?”盗贼对行刑的人说:“我小时候,偷来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了,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我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所以我恨她,就把她杀了。”俗话说“教育孩子要从幼儿开始”,这一点不假啊!

【活用点拨】

1.教育应从小抓起。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针和金虽然价值不同,但是偷針和偷金的本质都是偷盗。正如刘备在教导其子时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不好的行为,以免小错酿成大错。

2.必要的批评教育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芒山盗小时候偷一棵菜一根柴,他的母亲看见了,不但不指责,反而很喜欢、鼓励这种不良行为,模糊了芒山盗对自我行为的认知。赏识教育并不等于摒弃批评,赏识和批评是教育的两翼,缺一不可。赏识教育一定是建立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的,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加批评,一味赏识,会让孩子丧失认清真假美丑、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

猜你喜欢

行刑鞭策盗贼
Reading and Optional Choices 阅读七选五
试论行刑一体化与刑罚执行权的新配置
找出8名盗贼
神秘的盗贼
走势蛮好的
走势图
神秘的盗贼
古代为何要“秋后问斩”
行刑为何在“午时三刻”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