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课背景下公共教育学课变革路径研究

2020-07-30金如玉

现代交际 2020年12期
关键词:金课

金如玉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金课”打造理念对我国高师的教育培养类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公共教育学类课程是打造教育培养类“金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的课程质量的提高,对于培养未来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公共教育学课改革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提高公共教育学课程质量的相应路径,学校建立专门机构,打造公共教育学课程;研发公共教育学课程,建立品牌课程;推行公共教育学课堂革命,建设开放性课堂;运用公共教育学新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公共教育学课师资质量,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完善公共教育学课程与教师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金课 水课 公共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2-0130-04

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教育学课程作为教育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标志性课程之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培养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教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强,教育信念不坚定,教学与实践严重脱离,等等。有些人将这些问题统统归于公共教育学,认为公共教育学的课程质量不高。

一、公共教育学课现状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新时代中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高大学生的学业难度。[1]

2018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

从教育部发布的文件可以看出,国家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注重课程建设;“金课”打造理念对我国高师院校的教育培养类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公共教育学类课程,是打造教育培养类“金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公共教育学课程势在必行。公共教育学又称“教育学公共课”或“公共课教育学”,是指在高师院校中非教育学专业的其他师范专业,为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素质所开设的公共教育类课程,与教育系学生所学的专业课教育学课程相对应。[3]刘倩认为,高师公共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及现象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课。[4]本研究认为,公共教育学课程既是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其标志性课程之一,在教师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教育学课的现状,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教师表现为课堂管理松懈,布置作业懈怠,迎合学生评价。学生表现为显性逃课与隐性逃课,显性逃课表现形式为旷课,隐形逃课表现形式为课上刷题与沉迷电子设备。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公共教育学课上学习非公共教育课程知识,其中为各类资格证考试准备的人居多;也有部分同学沉迷电子产品,对教师讲课内容漠视;也有消极回应老师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听,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常常没人应答。

二、公共教育学课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认为,“水课”是低阶性、陈旧性的课,是教师不用心上的课。[5]有学者基于扎根理论提出,“水课”是指教师授课方式单调、态度不认真、课程内容与初高中内容有重叠、考核方式简单的课程。[6]也有学者认为“水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课程内容比较重要,但老师疲于教学、消极怠工、不认真备课、糊弄了事的课程;另一类是课堂管理松散、缺乏实际价值、课程成绩高,利于学生获取学分、但不利于就业的课程。[7]笔者认为水课是低质量的课程的总称。

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我国开展一流本科建设与打造“金课”的背景下,高师的公共教育学课的困境更加突出。这种困境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

(一)课程目标的定位有误

新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但在教育实践中,却以学科本位,把掌握更多的书本知识和考得好分数作为师生共同价值取向。这种取向偏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却忽视了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精神、道德及人格的健全发展。[8]这违背了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一名合格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素质,也要具备人文素质。因此,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师不仅要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做专业知识的准备,也要兼顾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不是知识不重要,而是出发点不同。[9]因此,不仅要学习知识,还有培养情感价值观。例如,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不仅仅是学习历史知识,更是爱国价值观的培养。而当前的公共教育学课程對情感的培养存在缺失,因此要重新确立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缺少时代性

从课程内容来看,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一个载体。传统的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材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材内容体系几十年不变。大致是四大模块即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原理、学校管理。虽然教学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但其过于空洞宏大。学生对于知识理解很困难,知识难以运用;其内容也没有与时俱进,缺少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先进的教育观念等,学生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需求。其次,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与教师需求,理论性知识过多,内容枯燥不实用,也缺少生活化的内容。教材与实际生活脱轨,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的应用。最后,教材版本过多,质量高低不一,各类学校教材多也以模块编辑,各章知识点缺少内在逻辑联系,结构松散,体系杂乱。

(三)课程实施中的困境

1.教师能力不足

大学公共教育学任教老师的能力与经验不足。这些教师学历参差不齐,有不少老师刚刚毕业就登上讲台,实践能力有所欠缺,应对课堂问题还欠缺教学智慧。而老教师则对技术掌握有所欠缺,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有所不及。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教学任务过重,他们不仅要承担本学院的教学工作,还要承担整个学校的教师培养课程。而大学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教书育人,还要进行科学研究。大学对教师教学投入的激励远不如对科研投入的激励,每位教师都不得不平衡两者的压力,而在这个天平上,通识课程的教学比专业课程的教学更没分量。[10]科学研究的成果对教师的评价更为重要,这导致在教学任务繁重兼顾科研工作的同时、教学准备相对受到抑制的结果。

2.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公共教育学课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其班级规模一般都是上百人。上百人的课堂,师生之间很难直接沟通,导致师生互动困难,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一是教师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忽视生活的体验。目前,公共教育课程仍是以教师讲解、一根粉笔一黑板的模式。教师照本宣科,多年来知识内容不变,学生像罐子一样接受教师的投币。教师单纯讲授知识,学生并未得到真正的实际操作与锻炼。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单向的由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师生的对话,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给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有利条件。学生被迫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积极主动性,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厌烦抵触心理。

(四)课程评价存在缺陷

目前,课程评价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首先,课程评价的观念认识有误。公共教育学课是一门公共课,学生对该门课不重视,只求考试能过关。教师对作业的要求不严格。学生的成绩一般是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各占一半,教师对平时成绩一般会给满分,有些教师为迎合学生评价甚至给学生很高的成绩。其次,课程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我国高师的教育类的学科课程,大部分仍是以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的评价。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单纯地以考试为评价标准只能考察知识,对于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难测定。公共教育学课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一门课程,不仅仅要注重对教师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对教师教育职业信念价值的培养。再次,课程评价的标准欠缺科学性。评价标准受教师主观意识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对该生的成绩有一定的影响。最后,课程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学习评价主体一般只有教师一人,评价主体有限,教师起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评价会存在片面性。

三、打造公共教育学“金课”的路径

“金课”是2018年8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的一个新词语。在国家“金课”建设计划中,提出要建设两万门金课。在这之后,国家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多次提及这一词语,但目前对“金课”并未有正式的明确的界定。陆国栋认为“金课”是高质量课程的统称。[11]崔佳与宋耀武认为,“金课”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一种教学形态和教学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其意义是在现实教学发挥动力、牵引、导向作用。[12]本研究认为,金课是指高质量的课程的总称,无论在课程的质量、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专业课的金课,也要有公共课的金课,有培养各类型人才的金课,这样金课才能够异彩纷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建设中国“金课”及其五大保障。五大保障分别是政策、组织、机制、评价和经费。基于这五大保障,对于公共教育学课程“金课”探索出六个打造路径。

(一)学校建立专门机构,指导公共教育学课打造

国家要充分重视公共教育学课程, 切实加大对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做到政策倾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对公共教育学课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13]2019年11月1日,新时代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对课程质量建设提出明确的标准,并发布相关的文件,对“金课”的内涵与标准作了明确的阐释,以求建设高质量公共教育学课。同时,各类学校组织专业人员,成立专门的公共教育学课程机构,指导与推动打造公共教育学课程工作。

(二)强化公共教育学课程研发,建立品牌课程

要打破现有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增强教材的科学性。立足校本,发展本学校有特色的品牌课程,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开发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及本土性的课程内容,建立学校的特色品牌课程。首先,成立一个教材项目研究的小组。学院院长亲自挂帅,为打造“金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学科的带头人为引领,全体本专业的教师参与其中,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建设氛围。其次,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理解公共教育学课之“金课”的建设流程、标准和技术要求。教师之间要分工合作,选取自己擅长的专题研发。再次,根据学校与学术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内容设计。教材内容应该扎根于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应吸收借鉴国内外教育学研究最新成果,开拓学生学术视野;应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应根据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本土化发展,解决好学校的实际问题;应对现有的“通论”式的教育学教材模式进行改革,侧重讲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注意教育的基础知识的权威性、准确性和系统性。[14]最后,开发出具有本院特色的教材。通过总结提升,建设有本校特色的公共教育学品牌课,形成自己院校特色的金课。

(三)推行公共教育學课堂革命,建设开放性课堂

课程实施向开放性发展,针对公共教育学课“社会性” 特点,使封闭式或 “经院式” 的教学模式,向开放式教学模式转变。

对话教学是开放性课堂的一种表现。课堂上既要注重教师的讲授,也要注重师生、生生对话。著名学者克林伯格曾经说:“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泛的对话。不管哪种教学形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志。”对话并不是简单指教师问学生答,它是一种更深层次地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在对话教学中不光是教师讲解,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他们探讨、交流,在对话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话式的教学更似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教师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学生也可提出自己的见解。两者在对话与交流中一同成长。

(四)运用公共教育学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采用师生交互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学,注重教育的情境性。第二,尝试采用教师合作、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教师合作是教师之间要相互沟通交流,根据听课发现学生需要,共同备课,每位教师选择自己专长的部分来讲授。大班教学是公共课,一般都是几个班级一起上课,变由一位教师讲完一整节课为由两到三位教师进行教课,每个人负责自己擅长的部分。小班讨论的小班是指每个班级,讨论的主题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定,选题要与当前热点教育事件、与所学理论有所联系。每个班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课上交流。第三,模拟教学“试教法”进行理论实践,教师指导学生说课与讲课,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第一,可以采用范例教学法,以问题讨论、案例分析为主线,引导学生讨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范例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缩短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第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采用互联网+教育的新方式,开展网上慕课。教师可把重点和难以理解的教育理论化为小知识点讲解,这样不仅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也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反复观看,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随着人工智能,AR虚拟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利用AR的交互性与沉浸感特点,进行情景模拟辅助教学,让学生真实体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第三,进行微格教学的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提高公共教育学课师资质量,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是课程的承担者,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影响着课程质量的高低。只有实现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为“金课”的打造提供人才保障。首先,要提高公共教育学课的地位,增强公共教育学课的吸引力。只有提高该学科的地位,才能吸引那些资历深厚的老师来任教。其次,教师要苦练本领,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在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广泛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扩大知识面。教师对于理论理解的程度,无形中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将最难的知识点用最通俗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因此,教师要勤学苦练,把心放在课堂教学,潜心治学,让课堂具有真金白金的质量。再次,定期参与培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较快,教师也要以课程观摩、研讨学习、业余学习等方式来提升专业素养;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校内培训与校外进修,国家也会开展线下智慧课堂高级研修班,全面助力院校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打造“金课”,实现教学改革。最后,教师要提高自身人格修养,不仅要提升公共教育学课教师的专业素质,更要提升对该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从教中乐教爱教,敬业爱业。

(六)完善公共教育学课程评价机制

首先,进行总体设计。改变原先由教务处制定的统一指标,增加课程评价的主体,即由同行学院,课程督导与学生三个主体进行评价。其次,课程评价过程优化。确定评价体系中权值与计算方法,同时采用等级评价方法,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再次,评价计算办法的重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次课程评价,取最终的平均值作为学生评价结果。最后,评价机制的改进。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反馈机制与教师激励机制。课程评价反馈机制是通过学校、督导与学生听课、评课,对教师教学方法是否改进提出建议。教师激励机制是促进教师开动脑筋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保障。《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明确各类教师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课时,切实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推动教授到教学一线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15]因此,教务处可组织同行专家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纪律与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考察,从而评出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师。对评价不合格的教师先进行培训,两次被评为不合格的教师需被调离课堂教学岗位。[16]

参考文献:

[1]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EB/OL].(2018-06-21)[2020-01-16].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806/t20180621_340586.html.

[2]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8-08-10)[2020-01-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3]王晓征.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4]刘倩.公共教育学课教师专业态度对其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5]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6]Jhony Choon Yeong Ng,陈红雪,宋凯文,等.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水课”教育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7(22):15-18.

[7]陆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质量监测诊断:“高能课”与“吹水课”的成因分析与甄别[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3):53-60.

[8]梁剑箫.杜绝“水课”,回归大学之本[N].经济日报,2018-09-13(9).

[9]陆国栋.治理“水课”打造“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9):23-25.

[10]崔佳,宋耀武.“金课”的教学设计原则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9(5):46-48.

[11]朱德全,易连云.21世纪教育学丛书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3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13]王道俊,王坤庆.面向21世纪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1(7):56-59.

[14]华北、华东七院校教育理论研讨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7(5):78-79.

[15]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EB/OL].(2019-10-12)[2020-01-16].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1910/t20191011_402636.html.

[16]陈翔,韩响玲,王洋,等.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构与“金课”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9(5):43-48.

责任编辑:杨国栋

[作者简介]金如玉,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金课
虚拟仿真实验“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的金课建设
浅析外语慕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新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新探
金课视阈下高职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金课视阈下高职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打造高校管理类“金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