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文化自信的对策研究

2020-07-30张健

现代交际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文化自信

摘要: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凝聚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前提。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出发点,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师坚定文化自信的逻辑内涵、必要性,从多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文化自信的对策, 希望对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所助益。

关键词:文化自信 思政课教师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2-0047-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当中,引领学生自觉学习和实践。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好思政课,关键在发挥好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课堂教学、指教能力、个人品格三方面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

一、文化自信的逻辑内涵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指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内涵、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需要指出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三大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先秦儒家如孔子的“仁政”“和而不同”,老子的“道法自然”,墨子的“兼爱”“非攻”,明代王守仁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滋养和独特的精神标志,也是文化自信的理论精髓。

中国革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革命建设中形成和总结的,如红船精神、沂蒙精髓、东北抗联精神等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长征精神,高度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文化,体现了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为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避免空洞说教,多做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工作。鼓励学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各种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化产品、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让他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不知不觉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人类社会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力量对比趋于均衡化,文化在各国实力中更加重要。孤立看待国家的发展,削弱各国的交流,必然导致自身“软实力”的弱化。

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各国间的平等交流对话,需要以接纳对方的文明为前提,并在多元文化融合中实现自身发展。思政课教师要坚定文化自信,有坚定的信仰,完善的人格,成为学生的榜样。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要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实现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文化发展前景特有的坚定信心,彰显了中华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前提。

1.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坚定其理想信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政课教师是指在高校中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并完成一定量教学任务的教师。文化自信有助于促进青年坚定政治立场、担当文化传承使命、完善内在人格。教师在讲授思政课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当前,应结合文化自信的内涵来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文化自信是青年在新时代创造价值的文化支撑,为青年勇担文化传承使命注入了动力。

从思政课教师的角度看,教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把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严守政治纪律,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这是思政课教师必备的素养,也是坚持立德树人的前提。

教师要保持家国情怀、民族情结。发挥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增进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这是思政课教师教育学生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持续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倡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模范者,深化对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特点的正确认识,以文化自信为引领,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2.文化强国的坚强后盾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文化自信,指导学生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学生理解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必须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展工作的现实导向。

文化自信的受众对象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夯实思想政治队伍建设,是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的基础性工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就相当于抓住了社会未来发展的工作源头。文化自信集中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崇,文化自信的实用性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引导功能在指向上是一致的。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根基。

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意义在于确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了解世界,了解中国国情,立足现实,脚踏实地,练就过硬本领,在实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三、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文化自信对策

1.注重文化底蕴,提升专业水准

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守中华文化传递数千年的優秀基因,同时利用好当代媒体传承传统文化,做到守正创新。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思政课教师要当好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内心,成为他们生活、学习和成长的力量源泉。要做到“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自觉维护、遵守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微信平台、学习强国等平台、孔子学院、百家讲坛、朗读者、诗词大会、微课等媒体形式,把最优秀、最精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满足广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符合时代要求,实现育人目标。其次,要传承中国革命红色文化。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并逐步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作为思政教师,应将革命文化融入教学中,例如,在白山市靖宇县东北抗联教育基地,以杨靖宇将军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将士历史功绩永远彪炳史册,应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使学生感恩战火纷飞年代仁人志士为了保家卫国的无私付出,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家国情怀。最后,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万亿元,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蕴含了19世纪以来的一百七十多年历史中形成的精神取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核与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结和融合,这也构成了我们今天文化自信的来源。

2.加强理论研究,提升培训力度

思政课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思维要新,业务素质要过硬,这样才能以正确的思维方法,把道理讲透讲清,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循循善诱中启迪学生心智,在润物无声中传播真理。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应洞悉和追踪学术前沿,准确把握学科前沿的基本动态和最新成就。作为思政课教师,知识更新的要求尤为迫切。教师必须有“格物穷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博采众长。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阐述及应用,为了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帮助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来分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其次,夯实教师的业务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真正达到入脑入心的最佳效果。比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筛选案例要做到靠近和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维模式,进而加强课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促使案例深入学生内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受益者和知识的践行者。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3.加强价值引领,提升国家认同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思政课教师课上、课下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事关教师个人职业荣誉和整个思政课教师的形象。

思政课教师应将自己的道德品格融入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有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情怀,要做好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喜爱的人。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用激烈的语言挖苦讽刺学生。学问再大,如果人格不健全,也不是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另外,思政课教师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成长的环境及学生知识背景,结合他们的知识储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当前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理想航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个方面”的要求,即思维要新,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视野要广,对知识的讲解深入浅出,讲清楚、讲明白,引导学生辩证、全面地看待世界的发展变化,以真情实感打动学生;情怀要深,心理装着国家和民族,把个体发展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实现自身价值;自律要严,自觉弘扬传递正能量,做到言行一致,踏实教学;人格要正,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真理的力量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喜爱的人。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要发挥教学科研积极性,通过提升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

四、结语

在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文化自信,符合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需求,在全面改善和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上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打造一支讲政治、守规矩、守纪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必须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紧贴时代变化,围绕学生个性特点,落实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制度,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创造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32.

[2]宋丽.浅谈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37.

[3]刘有智,李俊化.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19(4):54.

[4]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12(2).

[5]康沛竹,艾四林.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3):15-18.

[6]刘奕湛,吴晶.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引起强烈反响[N].人民日报,2016-09-11(18).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8]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政治与学术[N].光明日报,2017-06-12(15).

[9]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17:5.

[10]赵庆昕,刘中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4(10):293.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12]隋春艳.浅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2017,1(33):224-225.

责任编辑:孙瑶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研究”(GS18113)。[作者简介]张健,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文化自信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