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高校德育教育研究

2020-07-30王怡

现代交际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新路径积极心理学

摘要:积极心理学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品质和社会中积极的组织体系。重视发现、挖掘个体潜在的积极力量。从高校德育的现状出发,分析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德育的意义,提出高校应培养积极品质和人格,引领道德品质的提升;增加个体和群体的积极体验,增进道德情感的提升;优化院系班级组织系统,建构和谐积极环境;增强学生的自省意识,提升德育工作者的赏识意识。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德育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2-0030-02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人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德育逐渐被各个高等院校所重视。其实,从小学到大学,德育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始终,“出现问题而后纠正”一直是教师们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新视角。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在于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增强个体蕴含的积极力量。以下试采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探索高校德育的新路径。

一、积极心理学研究概述

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于1997年提出[1]。它出现仅仅二十余年,却迅速发展成为热门研究领域。这不仅是因为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还因为积极心理学可以引导现代人积极、乐观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看待社会,用积极的心态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个体积极的人格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存在积极的人格特性,比如坚韧、执著等。心理学研究能帮助个体意识到自己所具备的积极特性,并挖掘发挥出来,从而让个体更乐于接受自我,积极自信地面对自我,利用积极的力量来应对和解决问题。第二,个体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其中不乏对个体的主观情绪情感的研究,如幸福感、满足感等。情绪情感的感知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积极心理学引导人们通过对积极情绪的感知,学会感恩,使人们对这个世界多一份尊重与认同。第三,社会中积极的组织系统。每个大学生都是社会组织的一份子,存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从不同层面看,大学生处于不同群体组织系统、不同关系架构中;但是,不论哪种关系或系统,都有一定的运行规则。因此,积极心理学也涉及社会道德、个体责任这些积极的社会关系,为个体建设自己良好和谐的组织关系提供参考。

二、高校德育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德育方面采取的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模式。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心,开展思想教育讲座、心理教育主题课、安全知识讲堂,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学习課,等等。这种教育的弊端是在问题发生后才采取应对措施,缺乏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无法阻止后续问题的发生。而且,高校辅导员往往只针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不太重视其他学生的道德培养和价值观引导。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德育模式削弱了教育的效果,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引导与积极力量的挖掘,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成长。

三、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德育的意义

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要减少甚至避免高校大学生出现道德问题,仅仅采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够的,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辅导员和教师应发掘学生积极的人格和品质,发挥大家的力量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这些日常的积极心理方面的浸润比事后教育更有效,也更有意义。因此,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德育方面有三层意义。

1.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思路

积极心理学理念为高校大学生德育开辟了新思路。与传统模式不同,积极心理学让辅导员和教师开始思考怎样激发学生积极的个人特质,怎样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和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怎样让班级、院系乃至大学校园形成一个有朝气的积极组织体系。现代大学生的德育立足于学生整体,把全体学生作为德育对象,培养拥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德育相结合,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

2.有助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

大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2]。高校德育兼顾着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道德意识。因此,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除了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而积极心理学对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发掘,对组织体系内的道德感、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实现大学德育的目标[3]。

3.有助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

积极心理学对实现高校德育目标有着积极意义,从个体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内在积极品质和内心和谐的幸福感,塑造积极人格,使其在学校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高校德育教育新路径

1.培养积极品质和人格

积极品质是个体积极的心理特质,具有建设性作用,是积极力量的源泉,对个体的发展有重要意义[4]。积极人格是个体所表现出的持久一致的性格特征,个体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情绪情感和行为表现。目前,国内外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德育中,“以人为本”被教师们理解为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但这个发展和进步不能仅局限于高校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团体活动组织经验的增多和社会交际能力的提升,还应该扩展到学生自身的理想、做事的态度、甚至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的整体发展[5]。大学生活处于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交界地带,不少学生进入大学才开眼看世界,学校中发生的种种事情会对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冲击。因此,一定要从学生的积极品质出发,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使其具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实现自我理想。

2.增加个体和群体的积极体验

积极体验是参加活动的个体在活动中发挥个体潜能,突破自我后产生的愉悦感。积极体验的增多能够促进个体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的形成。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本身具有积极的心理特质,但是很多情况下这些积极特质不会自动发挥出来,需要积极体验带来的积极情感才能被激活。因此,积极体验不仅使个人生活丰富多彩,还能促进自身积极品质的发展。积极体验所带来的愉悦感主要来自个体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冲出了自己对自己的设限所产生的心理享受。因此,高校德育可以将德育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积极体验,加深道德情感。

3.优化院系班级组织系统

种子的成长需要环境,而德育中美好品德的培养同样需要营造和谐美好的环境。因此,高校辅导员和德育教师可以从营造朝气蓬勃的校园氛围出发,从院系、班级、宿舍环境入手,给大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文化环境,来激活他们美好心灵的种子。

首先,辅导员充分运用所具备的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组织经验,对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作出评估,对其成长发展和能力提升作出合理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班级或院系的团体活动,积极挖掘学生潜在的积极力量,让学生突破原有自我,获得积极体验,享受积极情感。通过组织各式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鼓励学生积极乐观地看待问题,集中个人优势,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遇到困难不退缩,锻炼抗挫折能力。

其次,重视班级组织建设,创造积极的班级气氛。积极的班级环境有助于个体自身积极品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帮助个体在班级中寻找归属感。

4.增强学生的自省意识,提升教师的赏识意识

自省意识要求学生发掘自身的潜在力量,评估自身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发展作出规划。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变化的、发展的、成长的个体。从多层面、多角度发现自我积极特征,通过参与组织活动,多次体验积极的情感,突破自我,强化自身的积极品质,用积极的心态激活更大的积极力量。同时,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熟悉心理学专业知识,更应该从欣赏的角度观察和寻找学生内在的发展潜力,以积极开放的眼光来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认识自我,用发展的思维去完善自我。

五、结语

纵观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和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效,高校的管理者应依据积极心理学理念,重建德育模式。与此同时,高校要组织辅导员和德育工作者研究积极心理学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方法,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路径。

参考文献:

[1]赵怡.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之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24-125.

[2]贾迅,彭容容.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德育体系六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5):68-71.

[3]张莉.積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6):170-171.

[4]孟维杰,马丽.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德育模式反思与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5):116-118.

[5]刘金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德育创新研究[J].亚太教育,2016(36):190-191.

责任编辑:孙瑶

[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师科研促进计划”(20189)。

[作者简介]王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新路径积极心理学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