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问一号,走出地球

2020-07-29张小红

知识窗 2020年7期
关键词:火星车天问降落伞

张小红

2020年4月2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公布: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于2020年7月下旬择期发射,开启创造世界历史的“绕、落、巡”三位一体探测任务。

去火星寻找生命,是一個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抵达火星不是一场说走就能走的旅行。受天体运行规律约束,每隔26个月,地球、火星和太阳就会合成一条直线,此时地球与火星距离最短,也是最适合发射探测器的时间。如果错过今年,下一次发射就要等到2022年。

抓住最佳窗口时机,仅是火星探测的基础条件,火箭的运载能力、入轨精度和可靠性才是火星探测的重要前提。

相比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要进行更多次、更精确的轨道修正,才能精准地进入火星轨道,到达目的地。如果探测器在地火转移轨道近地点有每秒1米的速度差或1千米的高度差,到达火星的位置误差就可达10万千米。这一高难动作被称为“从巴黎打一颗高尔夫球,一杆落入东京的球洞”。在探测器切入火星轨道的过程中,如果切入点离火星略远,则无法被火星引力捕获;如果切入点太近,则可能闯入火星大气层导致坠毁。1999年,美国火星气候轨道器在入轨时,就因混淆了英制和公制单位造成了导航误差,使其距离火星太近而被烧毁,真正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如何把探测器中的火星车从火星轨道降落到火星表面,则是更大的挑战。月球与地球之间平均距离约为38万千米,而火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千米,最远为3亿至4亿千米,因此火星对探测器的测控能力要求极高。火星距离地球越远,信号越弱,且两者距离还有至少10分钟的信号延时。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和着陆的关键时间,只能依靠研究人员提前输入数据,由探测器自主判断,相当于“盲降”。在这个阶段,探测器的防热措施是否可靠,降落伞、气囊和缓冲火箭等能否按程序工作至关重要,整个过程被称为“恐怖7分钟”,许多探测器都在此处功亏一篑。2016年10月20日,欧洲“火星生物学-2016”中的“夏帕雷利”在着陆前与地面失联,原因是仅1秒的计算失误,造成降落伞与防热罩提前分离,导致撞毁。

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着陆的巡视器还要进行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软着陆等一系列工作。环绕器将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链路,并开展环绕科学探测。此时,才算真正意义地完成了火星探测的“绕、落、巡”任务。

所以,我国一次发射就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是世界航天史上的第一次。之所以敢大手笔进行尝试,是因为我国已建成仅次于美国的深空测控网。2018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天津武清站新建70米高性能接收天线,它是完成中国火星探测器科学数据接收任务的关键设备,也是亚洲在建最大的单口径全可动天线。按计划,该天线将于2020年10月具备火星探测的数据接收能力。也就是说,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前往火星的路途上,天线就可以接收其发回的信号了。深空测控网技术的成熟,意味着我国将逐渐拥有在地球和宇宙间近乎无死角的深空通信能力。

虽然说实现火星探测的难度,远远超过“上九天揽月”,但人类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的梦想,始终不曾遗忘。正如《下一站火星》中说的那样:“走出地球似乎是我们从渺小迈向伟大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火星车天问降落伞
“祝融号”在火星上的奇妙之旅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微视点
为啥天问一号绕火星 飞了3个多月才着陆?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天问一号”的绝招
降落伞
降落伞
谁为你折叠降落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