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山沟沟县的嬗变

2020-07-29赖声均曾令忠

党史文苑 2020年7期
关键词:寻乌县贫困村全县

赖声均 曾令忠

寻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居赣、闽、粤三省交界处,是个“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沟沟县。

寻乌县是中央苏区全红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这里先后发生过“圳下战斗”“罗福嶂会议”“罗塘谈判”等在中共党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特别是1930年5月,毛泽东在寻乌县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调查,写下了《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两部光辉著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寻乌县由此成为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祥地之一。

寻乌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罗霄山片区特困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寻乌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寻乌扶贫调研报告》上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发扬唯实求真的寻乌调查精神,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努力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之路。2019年3月,寻乌县以“零漏评、零错退、满意度99.2%”的成绩,顺利通过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4月28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寻乌县脱贫退出贫困县序列。

感恩奋进 持续尽锐出战

改革开放以来,寻乌县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但受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欠发达、后发展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贫困落后仍然是寻乌的基本特征。寻乌县基础设施欠账多,产业结构单一,县级财力薄弱,农村贫困面依然较广、贫困程度较深。2002年寻乌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被列为罗霄山片区特困县。据统计,至2014年年底,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1377人,贫困发生率为18.9%;列入省定“十三五”贫困村69个(含9个深度贫困村)。

为了让老区人民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寻乌县委、县政府立下“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铮铮誓言,团结带领33万寻乌儿女向贫困宣战,在全县范围内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

寻乌县的脱贫攻坚战,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宣传部呈报的《寻乌扶贫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中央先后安排中央宣传部、国家统计局、国家供销总社三个中央部委和国家机关对口支援寻乌。

打响脱贫攻堅战后,寻乌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政治方向,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切工作围绕脱贫干,一切措施围绕脱贫上,一切力量围绕脱贫转,持续尽锐出战,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奋力书写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答卷。

寻乌县先后出台《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意见》《关于开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136个,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目标体系、政策体系、责任体系和工作推进体系,有力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寻乌县落实脱贫攻坚“书记工程”。全县的县、乡、村三级书记带头抓脱贫,并实行脱贫攻坚县、乡、村三级党政同责。认真执行“县党政正职每周5个工作日抓扶贫”“县委书记遍访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户”的要求,县乡党政一把手担当作为、亲力亲为,全面担当起了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责任。全县细化了25项行业扶贫责任体系,县党政分管负责同志履行行业扶贫“第一责任人”责任,抓好分管范围内行业扶贫的统筹、调度;各行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履行行业扶贫的“直接责任人”,负责行业扶贫工作的具体落实。县乡纪委监委聚焦扶贫领域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先后开展了三轮专项巡察,做到了扶贫推进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寻乌县建立以村为单位的工作落实机制。全县为173个行政村配备“大村长”,由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带领全县正科级以上干部落实“六包”(包精准识别、包精准退出、包责任落实、包政策落实、包工作落实、包社会稳定)责任,一包到底,带领机关干部全员上阵,每月分AB岗驻村帮扶(干部处于哺乳期、承担特定岗位等特殊情况的除外),真正沉下去抓扶贫,做到时间精力“一边倒”。寻乌县为173个行政村选派了驻村工作队,69个贫困村和104个非贫困村,均选派了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队长、队员,把最优秀、最能战斗的干部选派到扶贫战场,全县共派出506名干部脱产专抓脱贫攻坚。在实际工作中,寻乌县通过落实“2+10864”工作机制,即每位现职县级领导包2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县直、驻县单位帮扶,每位县级领导、正科级、副科级和一般干部分别结对10户、8户、6户、4户贫困户,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实现了“县级领导包村、单位对口帮村、干部结对帮扶”三个全覆盖,让全县各级干部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较好地解决了“谁帮扶”的问题。

寻乌县加强乡镇、村扶贫工作站(室)建设。全县在每个乡镇工作站安排4个编制,配齐了人员力量,并由综合素质最强的班子成员兼任工作站站长。按照一个固定的工作场所、配备一个文件柜、每户贫困户一张帮扶卡、每户贫困户一个文件资料袋、一块贫困户信息公示栏的“五个一”要求,全县大力建设村级扶贫工作室,做到“人员、场所、经费”三个固定,并为每个行政村招聘1名大学毕业生担任村级扶贫专干,专门负责信息系统和资料台账工作,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基层干部的主要精力用在入户帮扶、发展产业、推进项目等实际工作上。

寻乌县把做好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工作作为实施精准扶贫、推进脱贫攻坚首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全县先后开展了多轮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按照“七清四严”要求,实行逐村、逐户、逐人“过筛”,进一步提高了识别精准度。同时,成立了专项督评组,开展了拉网式、地毯式督查,发现疑似漏评问题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整改,确保扶贫对象“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寻乌县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的要求,严格落实脱贫标准和程序,紧盯贫困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对每年年初选定的预脱贫对象,逐项进行比对,对达到脱贫标准的,严格按照“八步法”程序予以退出,特别是通过开展“民主评议”、信息公示和扶贫公开手册等方式,引导群众评判、接受群众监督。全县注重提高攻坚均衡度,做好“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中心村与边远村”的均衡推进,尤其是在住房安全保障、改水、改厕、入户建设等方面兼顾非贫困户受益;注重提升政策落实透明度,对农村低保、产业奖补等到户政策项目,全过程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注重提高识别退出精准度,严格执行识别退出标准,尤其是在贫困户评选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杜绝“优亲厚友”“扶富不扶贫”问题,实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切实提升了群众认可度。

产业扶贫 多点“开花”结硕果

寻乌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来抓,落实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产业发展机制,鼓励每个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参与两个以上产业扶贫项目。在产业扶贫的实践中,全县按照“柑橘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布局,大力实施“六个一批”,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

示范带动引领一批。寻乌县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推进产业扶贫相结合,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基地+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带动引领群众发展柑橘、蔬菜、猕猴桃、甜柿、百香果等产业,有效激活产业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新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216人,建设产业扶贫基地184个,共带动贫困户4419人务工或直接参与基地产业发展。

政策奖补扶持一批。为鼓励、引导、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寻乌县结合实际,专门为贫困户发展蔬菜、甜柿、百香果、红薯及养蜂等产业量身定做扶持政策,并按重點支持产业与鼓励发展产业实行差异化扶持,通过抓好产业奖补政策落实,不断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8年,全县有9700多户贫困户申请了产业奖补,全年共发放资金2640余万元。除此之外,寻乌县非常重视主导产业在产业扶贫中的主力军作用,作出大力实施柑橘专项扶贫的决策部署,专门出台免费向贫困户发放柑橘大苗、奖励扶持行政村建设假植扶贫基地以及建立柑橘扶贫“三个一”服务贫困户机制等惠民政策措施,为贫困户发展柑橘产业提供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共建立柑橘苗木假植扶贫基地53个,覆盖带动贫困户6112户。2017年以来发放柑橘扶贫专项补助资金达2098万元,受益贫困户达8304户。同时,寻乌县对建立“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合作社,纳入财政奖补范围,切实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金融贴息引导一批。为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难题,寻乌县用好、用活“产业扶贫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等金融扶贫政策,采取财政给予贷款贴息和担保的形式,切实有效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启动资金不足的困难。2017年至2018年,全县累计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48588.15万元,其中贫困户个人贷款21472万元,惠及贫困户4178户,带动发展猕猴桃、百香果、龙脑樟等种植产业3.2万亩。

利益联结带动一批。寻乌县建立健全“五个一”产业扶贫工作机制,大力推广“示范引导型、农户参与发展型、托管型”等利益联结模式,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种苗、技术、管理等服务,并与贫困户签订产品回收协议,让产业基地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更加灵活多元、更加真实有效。例如,晨光镇香山村华美猕猴桃专业合作社通过“示范引导型”利益联结模式,辐射带动了香山、竹背、新群、高布4个行政村666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38户)脱贫致富。

长短结合发展一批。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寻乌县十分注重长短结合、种养结合,既注重发展柑橘、甜柿、猕猴桃、油茶、茶叶等周期较长、长期受益的产业,又兼顾日常增收需要,培育投资少、见效快的蔬菜、红薯、辣椒、百香果及蜜蜂养殖等产业项目,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滚动发展,持续增收,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12.5万亩。例如,吉潭镇团船村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种植蜜雪梨这一长期受益产业,并辅助发展紫薯、百香果、西瓜等“短平快”产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发展电商支撑一批。寻乌县把农村电商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发展支撑体系,加强与供销e家、邮乐购、本来生活网、一亩田等电商平台的对接,电商产业园投入使用,101个行政村电商服务站投入运营,全县电商企业达到526家,微商4000多人,年交易额超过15亿元,利用电商资源为群众提供产业信息、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帮助销售农副产品,促进农民增收。据初步统计,仅2019年上半年,全县通过电商销售脐橙5000万斤、橘子300万斤、百香果600万斤、鹰嘴桃150万斤、红薯100万斤左右。2016年,寻乌县荣获“电商消贫十佳县”称号;国家农业农村部和阿里研究院发布“2017~2018年贫困县农产品电商50强名单”,寻乌县排名第五;寻乌县长宁镇城北村被评选为“2018年中国淘宝村”。

在脱贫攻坚的火热进程中,寻乌县的农业产业积极转型发展,从“一果独大”到“百果争香”,成为助力脱贫“摘帽”的有力抓手。产业已成为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的有力支撑。

聚焦核心 确保基本生活无忧

寻乌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等核心指标,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落实落细民生工程,让农村贫困户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俗话说得好,家有良田万顷,不如一技在身。寻乌县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雨露计划”培训等措施,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掌握一项以上的职业技能,培训贫困劳动力累计10341人(次);设立扶贫车间44个,吸纳贫困劳动力356名;切实做好了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管理,以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方式,对扶贫对象实行就业援助,安置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就业1598人;有组织地实行劳务输出,共为外出务工的8167户14176人贫困劳动力每人发放300或600元的交通补贴。

百姓的需求,就是行动的方向。寻乌县投资12.56亿元,历时4年,建设了太湖水库工程,全面提升沿线乡(镇)及县城共18.77万人的饮水保障水平;建设了7个千吨万人、69个百吨千人饮水安全工程以及84个微小型水厂,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中供水全覆盖。2018年,为扫除安全饮水工作的盲区,县里相关部门先后多次组织对农村饮水情况逐村逐户逐人拉网式、地毯式排查,重点关注散居户、偏远户等群体,筹集资金6855.9万元,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点对点解决饮水困难户的安全饮水问题,确保农村所有居民喝上了“放心水”。

住房安全是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局。寻乌县坚持问题导向,先后出台《全面推进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农村老人居住危旧房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综合采取“移民搬迁、拆旧建新、维修加固、交钥匙保障和整治老人住危房”五项措施,突出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五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对有人居住土坯房分类别、分对象进行差异奖励,C级危房全面维修加固,D级危房全面拆除重建或兜底安置。为彻底解决边远山区群众脱贫问题,寻乌县取消了村级和乡镇安置点,投入6.1亿元,选择县城黄金地段,采取EPC模式建设移民进城安置点,对贫困移民搬迁对象全部实行集中安置。几年来,全县共维修加固13648户、实施拆旧建新1747戶、农村保障房兜底安置238户;建设易地搬迁安置房1910套,安置贫困户745户、3286人。

实施教育扶贫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措施。2015年至2018年,寻乌县累计投入教育发展资金11.66亿元,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且顺利通过国家督导组评估验收。在保障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寻乌县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政策全覆盖。2015年至2018年,全县共资助贫困学生6.66万人次、发放资助金5605.3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07万人次、贷款金额达7478万元。此外,寻乌县还投入2.4亿元建设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8年9月份顺利完成首批招生。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脱贫攻坚战难啃的“硬骨头”。寻乌县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落实了民政医疗救助,构筑了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贫困人口住院治疗报销比例均达到90%以上,切实减轻了贫困户医疗负担。全面实行贫困人口“一卡通”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为贫困户看病就医建立了绿色通道。落实贫困户健康建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政策,为贫困户提供周到、细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寻乌县专门设立了非贫困户“暖心基金”。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共为716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后自付费用1万元以上的非贫困群众,落实了“暖心基金”救助,有效地防止了非贫困户因病致贫。

寻乌县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推进感恩自立教育、自强培育等“四项行动”和“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持续推进治懒、治奢、治赌、治不孝、治愚“五治”活动,广泛开展“六星创评”“脱贫示范户”评选等活动,扎实开展扶贫扶志感恩行动,不断激发贫困户求发展的内生动力。

数载磨砺,终结硕果。截至2018年年底,寻乌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下降至205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75%;省定“十三五”贫困村退出65个。2018年,寻乌县实现了脱贫“摘帽”,标志着全县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寻乌县脱贫“摘帽”后,县委、县政府继续做到人员队伍、责任体系、资金保障、考核标准、失职问责“五个不变”,一如既往压实县乡村三级书记、帮扶干部、第一书记等责任,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不断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效。截至2019年年底,寻乌县贫困人口下降至24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9%;剩余的4个深度贫困村实现脱贫退出。2019年,寻乌县被省政府评为“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现在,寻乌县正瞄准未脱贫对象,找准影响制约脱贫退出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整合力量,精准发力,因户施策,为实现“清零”目标、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做最后冲刺,并扎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寻乌迈进!

题图 寻乌县柑橘产业基地

责任编辑 / 马永义

猜你喜欢

寻乌县贫困村全县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脐橙之乡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尹 平
张子炀
江西省寻乌县果业转型期融资问题研究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