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PPP项目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0-07-29杨永春

财会学习 2020年21期
关键词:PPP项目改善审计

杨永春

摘要: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等方面采取公私合营模式,即采用PPP经营模式,能够满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量大的特点,更好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在推行PPP模式的过程中,由于PPP建设项目与传统的建设项目具有明显不同,因此在PPP项目的审计中,应当根据PPP项目的特点重新制定审计流程,对其中的关键点进行跟踪分析,做好各环节的审计处理工作。

关键词:PPP项目;审计;改善

引言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工作服务时,为了能够有效缓解债务风险,增强公共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以及效率,我国推行了PPP项目,帮助地方政府提升管理质量,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问题带来的压力。PPP项目本身的建设周期较长,而且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呈现出多样化、资金需求较大的特点,为了满足政府服务要求,项目建设需要以满足地方社会要求为主,且应当做好项目的审计工作,保证PPP项目的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一、PPP项目特点

目前PPP项目的开展依旧在不断摸索之中,与传统的建设项目比起来,PPP项目具有更多的特点。

首先,PPP项目的参与主体比传统建设项目多,传统的建设项目,主要是由承包商负责,而国家在政府层面上参与审计等工作,在项目建设中,政府以及承包商之间的关系明确,并不存在较多的利益纠缠等问题,而PPP项目的建设中,政府需要进行主动参与,同时也会注入社会资本,而且政府与社会资本等也会建立联合的项目公司,在PPP项目中,金融机构以及建筑经营企业等也会进行参与,因此PPP项目建设中的參与主体明显增加,而参与主体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不同利益关联方本身的利益需求具有差异性,这就导致PPP项目中存在较多的利益诉求问题,而如何协调好不同利益方的需求,是PPP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PPP项目的管理层级与传统建设项目也有较大不同,传统建设项目的管理中,承包商负责对项目进行建设,而项目的管理以及所有权等都属于政府所有。但是在PPP项目的整个周期中,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建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负责对PPP项目的设计以及建设还有后期的运营维护,项目公司在PPP项目周期中,需要与承包商、金融机构等共同合作,对PPP项目中的分项工作进行推进,PPP项目的所有权以及运营权根据合同规定进行分配处理。尤其是在新的规定下,政府在PPP项目的经营周期中,管理职能大幅度弱化,这对鼓励社会资本主动参与PPP项目提供了动力,可以借助社会资本的高效率推动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

最后,PPP项目周期中的工作流程,在PPP项目周期中,项目规划、项目设计、项目融资以及建设维护等各个环节需要进行统筹规划,不同于传统建设项目中各环节存在的分割情况,PPP项目中的不同环节在项目伊始,就需要进行统筹考虑,以项目公司为基础,对设计建设以及运营维护等进行统一规划,能够保证PPP项目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化,这有益于实现效益最优的工作目标。

二、PPP模式下建设项目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PPP项目的参与主体增加,而且管理层级等方面出现变化,对于国家的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

(一)建设项目审计定位的变化

之前的传统建设项目中,国家对于建设项目进行审计,需要以政府视角,代表公众对项目的情况进行审计,就其中的经济活动做好监督工作,关注项目建设中的资金使用以及工程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而在PPP模式下,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部门,还有社会资本进行参与,在这种情况下,项目设计、建设以及投融资过程,全部通过政府以及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公司进行主导,社会资本也是投资人的一种,因此对于PPP项目的审计工作,不能同传统建设项目一样,仅从投资主体方面进行审计,还需要在审计中考虑到引入社会资本带来的影响,而且PPP项目的参与方较多,如何在审计中满足不同方面的利益,实现统筹兼顾,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又能够维护社会资本的合理收益,是PPP项目中需进行考虑的重点。PPP项目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在多方参与的情况下,社会公众对于PPP项目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因此对PPP项目进行审计的时候更需要兼顾社会公众利益,避免因为多方参与带来的对社会公众利益的忽视。

(二)审计内容方面的变化

在PPP模式的建设项目出现之前,政府参与并主导的建设项目,主要对项目中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在事后对整体的工程造价情况进行追寻,着重于核减额等方面的审计工作,但是在市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PPP项目由于工作形式的转变,特别是在私有化类的项目中,由于社会资本的参与,PPP项目的主导工作由政府以及社会资本工程成立项目公司进行负责,从前期设计一直到后期的施工运营都是以项目与公司作为核心,因此在PPP项目中的审计工作,需要对工作重心进行重新转移,合理地对建设成本进行辨别,不能够再采取之前较为粗放式的审计,应当对项目中的细节部分做好审计流程建设工作,保证能够对项目的整体内容做到有效审计。

(三)审计模式发生变化

政府负责的传统建设项目,主要采取事后审计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于建设项目质量等方面的审计,保证建设项目能够达到社会服务的需求。因为传统建设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服务,因此对于效益方面重视力度较弱,采取事后审计的方式,虽然不能够对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调整,却能够对建设项目的质量方面提供保障,而且采取事后审计的方式,能够降低政府工作压力。但是在PPP项目中,由于社会资本的介入,对于盈利方面有了相应需求,在项目建设中除了保证社会服务目标的实现之外,对于经济效益方面也应当提供保障,除了项目周期中面临的政策变化风险之外,项目的决策、设计以及执行等阶段,政府也应当为社会资本提供支持,并为项目负责,保证项目的能够实现动态调整,如果依旧采取事后审计的方式,由于PPP项目的周期跨度较长,有可能无法保证及时调整工作方式,降低经济风险。因此在PPP项目中,审计工作时间点应当前移,从项目决策审批阶段开始,进行审计监督流程的确认工作,在项目识别阶段,对于决策以及招投标环节进行监督,而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项目公司的优势,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审计工作主要对项目的质量以及造价合理性进行关注,在项目的运营维护阶段,审计工作主要对收费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监督,并做好绩效审计工作。

三、PPP模式下建设项目审计优化方向

PPP模式下的建设项目,本身内容复杂多变,且对于资金量的需求加大,而且建设时间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被大大拉长,因此对PPP模式下的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工作,需要区别于传统的建设项目,根据项目所在地的不同,合理展开审计工作。虽然PPP项目中社会资本进行了参与,但是政府作为最终出资人的实质并未受到影响,而且采取PPP模式的主要目的依旧是为了提供社会服务,对公共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有关审计机关展开审计工作,应当保证社会公众利益不受影响,根据目前的审计情况,做好针对性的调整工作。

为了有效提升审计质量,对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在PPP项目中,应当在关键点进行切入式跟踪审计,根据PPP项目的特点展开审计工作,对审计接入点进行适当前移,在项目决策阶段就进行接入,对审计中的重点进行分析,将项目识别、准备、采购等环节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同时对后期的运营移交等环节做好审计监控工作,从关键点入手,做好切入式跟踪审计工作。

四、PPP项目过程各环节具体审计监督内容

(一)项目识别及准备阶段

在PPP项目的识别阶段,需要对项目发起、筛选等过程进行评估,在項目的准备阶段,需要对管理结构组件以及编制实施方案、审核方案等进行监督,由于项目的识别以及准备直接关系到后续PPP项目能否进行推进,是PPP项目的直接决策环节,因此对于这两个阶段需要进行着重考虑,应当注意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统一审计,对于这一阶段,在审计监督中,应当首先对项目识别阶段的选择过程进行监督,即对审批流程的合规性、环境评估报告等进行检查,同时对可研报告的情况进行分析,检查可研报告是否真实,在论证是否可行的过程中,需要对财政承受能力等进行考量,保证项目在可承担范围之内,防止出现项目落地却无法有效推进的现象。在项目的准备阶段,需要对PPP模式下的项目风险框架、运营方法以及合同体系、采购等进行重点审计,在审计中,工作人员应当在政府与社会资本风险共担的前提下,对风险情况进行分析,避免出现风险过高的情况,同时应当注意,对于风险的承担方面,不能够出现政府或者社会资本独立承担过高风险的情况,以利益共享为前提展开审计监督工作。此外对于PPP项目中的交易结构方面应当进行重点审计,对项目的投资结构、回报机制的合理性方面进行观察,避免出现私营部门收益过高的情况,保证其收益回报在合理范围之内,防止有政府人员通过私营部门进行资金转移,保障公众的利益。在合同签订环节,也应当注重审计工作的展开,对于合同中的细节进行逐项审查,防止出现漏洞。

(二)项目采购阶段

在项目采购阶段,政府展开审计工作,需要对资格预审、采购编制以及合同签署等过程做好审计监督工作,整体的工作内容,可以借鉴之前项目的招投标审计环节,对于招标文件的完整性以及开标情况等做好审计监督工作,保证其整体的严格规范性,在审计评标中为了保证其公开透明,可以将整个环节在专门的信息共享平台中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同时保证评标结果的公正性。

(三)项目执行以及移交阶段

在项目执行阶段,需要对项目公司的设立、融资情况等进行审计监督,做好绩效监测方面的工作,同时根据已知情况,制定定期评估机制,做好中期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在项目建设中,审计工作人员应当对私营部门进行一定的放权,主要按照项目公司的规划进行运作,在这其中,审计工作人员只需要做好质量以及进度方面的把控,在竣工决算环节,则需要对其建设成本进行合理确定。在建设完成之后,审计工作人员应当对项目经营维护中的收费合理性进行关注,且做好补贴发放中的审计管理,避免补贴过度的问题。同时对整体PPP项目,应当从经济性以及环境性、社会服务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计,评估其综合效果。

在项目移交阶段,应当对移交准备、性能测试、资产分割以及绩效评价等做好监督工作,同时注重对性能测试方面的审计,保证项目能够达到预期要求,在移交节点部分,要做好价值评估方面的审计工作。

结语

采取PPP模式建设公共工程项目,对缓解政府压力、提升工程效率等方面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审计机构应当注意PPP项目审计监督工作的关键所在,保证PPP项目能够达到预期

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爱华,马晓泓.PPP项目大数据审计模型构建[J].财会月刊,2019(03):116–124.

[2]刘骅,卢亚娟,陈涵.PPP项目审计的协同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8(01):24–29.

[3]方俊,任素平,黄均田.PPP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审计研究,2017(06):14–21+98.

[4]孙凌志,贾宏俊,任一鑫.PPP模式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特点、机制与路径研究[J].审计研究,2016(02):44–49.

[5]焦胜.PPP模式对建设项目审计的影响及路径优化[J].商业会计,2017(05):36–39.

猜你喜欢

PPP项目改善审计
基于风险分摊的PPP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构建
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养老金投资PPP项目的创新性研究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