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话语分析

2020-07-28韩蕴华

时代人物 2020年5期
关键词:话语分析人民日报

韩蕴华

关键词:人物报道;话语分析;人民日报

话语作为一个学术术语最早产生于语言学科,具有思辨性的“话语”概念来自于批判学者的“话语理论”,他们不仅将目光局限于语言学方面,更关注到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话语分析领域的代表人物梵·迪克最早将话语分析研究方法与新闻相结合,认为新闻不仅是公共话语呈现的形式之一,更是话语本身,通过对新闻文本和语境的分析探究新闻背后文化认知、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的构建。人物报道作为新闻报道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具有弘扬主旋律、宣扬民族精神和鼓舞人心的作用,在我国,特别注重重大灾难事件中的人物报道。疫情期间,媒体产出的大量人物报道对引导舆论、树立榜样力量、激励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都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人民日报》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人物写作角度使人物报道更具群众性、新闻性和人情味,为人物报道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与借鉴。

一、延展人物维度,塑造防疫英雄群像

《人民日报》在有关防疫新闻的人物报道中,采用了“群像”写作的方式,将在防疫战中有共同特点、共同行为的一类人群进行整合,通过聚合式报道的形式反映一类人在抗击疫情期间的群体贡献,力争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报道所能覆盖的人群扩充到极值,从而更加完整的反映防疫一线群体最真实、最完整的风貌。

以数量增加人物厚度。不同于原有的对某一个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多篇报道的个人写作方式,以有限篇幅报道多位人物成为了此次《人民日报》常用的报道方式。以2020年2月2日“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报道”专题中“致敬!逆行的“白衣战士”!”为例,将在疫情爆发后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义无反顾投入一线的医护人员集中起来描写,一篇文章中报道人物数量竟高达16人,对于每个人物虽着墨不多,却用精炼的语言描述了人物的主要行为和事迹,将其分类概括,不仅增加了文章的气势和厚度,而且将公众的目光由个人扩展到群体,通过对人物的横向排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抗疫一线群英图”。

用群众拓宽人物广度。在人物的选择上,《人民日报》呈现出明显的“群众视角”,报道的人物囊括了社会的各行各业: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也有冒着风险送餐的外面小哥;有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也有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有拉送物资的司机,有主动提供帮助的青年志愿者,有城市消杀的环卫工人......用这样的视角捕捉平凡的岗位和平凡的人物在特殊时期表现出的”不平凡”,将典型人物观边缘化微观化,增加了人物的广度,在特殊时期产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凝聚力,勾勒出全体劳动人民在防疫一线奋战的微观影像。

二、坚守严谨态度,传递真实原则

陈力丹教授曾在《新闻理论十讲》中指出“我们的传媒在报道新闻时,通过带有倾向性的副词、形容词和方位性的动词,传达了太多的主观意愿。”《人民日报》在对防疫一线的人物报道中严格控制形容词、副词等修饰性词语的使用,防止新闻编辑者个人的主观意愿造成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失实。在措辞风格上坚守新闻一贯的严谨态度,语言呈现出言简意赅、语言质朴、词严义密的特点。

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动作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不同的描写手法对塑造人物有不同的作用。在新闻报道中,通常对各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来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生动性,《人民日報》在有关防疫新闻的人物报道中,通过大量引用人物话语表现人物形象,直接引用人物话语作为文章开头和结尾,特别在多人报道中,形成了“语言+事件+人物背景”的基本模式,减少了心理、肖像描写给新闻留下的“合理想象”成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增加了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同时也使人物报道更具有新闻价值。

三、隐藏价值判断,凸显人文关怀

《人民日报》作为我国官方舆论场的“喉舌”,新闻报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导向一直是主流媒体的风向标。在有关新冠肺炎疫情人物报道的写作方面,《人民日报》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有意将人物事件报道与评价融为一体,相比平日的人物报道,少了编者按和直接、间接的评论性话语,努力营造一种纯粹叙事的话语氛围,而叙述过程中又处处蕴含对人物的价值判断[ ]。如“奋斗的青春分外美(一线抗疫群英谱·青春力量)”一篇中,通过对人物话语有选择性的引用“能为抗疫出力流汗,我很骄傲!”、“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我年轻,让我多干点!”,凸显青年人主动积极投身防疫工作的高昂斗志和奉献精神,在字里行间展现出对青年人勇于担当、敢于奋斗的赞扬,从而更好地达到“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

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人物报道的价值导向中也增添了一些“人情味”。人物报道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已基本摆脱对“高”、“大”、“全”人物形象的塑造,但还是以正面形象为主,规避和保留人物的消极因素,以保持人物对公众的信任度和高度。但《人民日报》在“一起战,一起赢——巾帼奋斗者讲述战疫故事”(2020年3月9日04要闻版)这篇文章中,出现了害怕、疲惫这样的字眼。“提起站到抗疫一线的勇气从何而来,青年志愿者杨雪说: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勇敢。那天,在医院工作的表妹给她打电话,问可不可以送她去上班,她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很害怕,毕竟医院还是很危险。”虽然只有少量的描写,但立刻使人物形象变得有血有肉,鲜活生动。同时也传递出这样一种英雄观:不是无惧无畏才是英雄,平凡人勇于突破自身恐惧和极限也是另一种伟大,他们同样值得赞扬和鼓励。允许害怕疲劳这种消极情绪的存在,更说明了《人民日报》在人物的价值导向方面进一步发展了“人性”,即使在灾难面前也不能忽视对个体感受的关注和考察,充分发挥了人物报道应有的人文关怀。

四、以小见大的全局式报道

新型冠状肺炎作为公共卫生事件,可划分到公共危机的范畴。这类事件具有涉及利益群体范围广、重要性显著的特点,通常容易引起社会多方群体对事态发展状况广泛而密切的关注。《人民日报》在有关疫情防控的人物报道中,不仅仅将视野局限于弘扬防疫工作者的个人优良品质,在报道防疫人员爱岗敬业、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时,还以个人视角窥探群体,以人物个体为写作原点,不断向外扩展到所属群体,反映所属群体在疫情防控中的群体责任和动态,通过个人的行为反映所在群体在防疫工作中的作为,从而映射出各方力量在抗击疫情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通过对湖北省疾控中心所长江永忠的报道,让我们了解到经过疾控人员的日夜奋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已经投入使用;通过对武汉市环卫工人匡丹凤的报道,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武汉市每日的消杀工作流程和消毒范围等相关信息;通过对众多基层工作人员的报道,让我们明晰全国各地基层防疫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和成效;通过对不同身份人物的选择让我们从全方位、多方面了解国家防疫工作的基本情况,以人物的故事为载体,从而将振奋人民精神、表扬突出贡献者和介绍疫情防控工作相结合,形成对疫情防控的全局式报道。

创刊70年以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党的喉舌,人民的知音”的人民日报,一直在传承和发扬一个优良传统——高度重视人物报道,用人物报道来凝聚民族精神。[ ]在此次疫情期间,人民日报构建起了以医护人员群体为核心,各行业工作者、党政工作人员和青年志愿者为支柱的人物映像结构,从塑造防疫英雄群像,以话语传递真实,凸显人文关怀,以小见大的全局式报道等方式,营造氛围,凝聚人心,继续发挥大众舆论的引领作用,在培育社会正能量和发展平民化视角中取得良好的平衡,值得其他媒体学习和借鉴。

猜你喜欢

话语分析人民日报
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下语篇人际功能分析
多模态视角下外语教学研究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宣传网页的多模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