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征及启示

2020-07-28刘伟珍

时代人物 2020年5期
关键词:启示马克思主义特征

刘伟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特征;启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按影响范围大致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零散式传入阶段。由于缺乏系统与科学的解读,理论的影响效果未能显现,尚未被民众所接受。第二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式传播阶段。这一时期由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示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鼓舞群众的成效初显。第三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结合式传播阶段。伴随各种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展现,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度逐步扩大。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征

1.1传播需求的迫切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旧中国面临严峻的社会形势。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理论,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无数仁人志士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尝试,但均未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支离破碎的旧中国急需新的力量来救亡,急需新的思想武器来指导革命。在此背景下,先进知识分子接触到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十月革命成功实践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为封建落后的国家指明革命转变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华民族而言,是救亡图存的有效方案。十月革命的直接示范效应,使得先进知识分子将学习的方向转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1.2传播范围的普及性

五四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正式开端。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进程,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迅速在民众中普及。五四革命运动以爱国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唤醒了青年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的救国热情,加深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程度。先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反帝救国的革命实践运动之中,组织武装工人、唤醒市民群众。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引领下,迫切需要改变现状的人民大众开始行动起来。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范围扩大,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1.3传播进程的迅速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虽然起步比较迟,但传播的速度很快。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真理的信号,迅速从多渠道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革命武器,成为国际公认的社会主义革命指导思想,这是促进理论迅速传播的外部条件。同时,传播迅速也具备内部条件: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系统性与彻底性是其得以在中国传播的根本性条件。”符合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需要,理论得以迅速传播。另一方面,先进知识分子的主体力量推动。借助革命形势,先进知识分子从多渠道引进和宣传,在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言:“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正是对革命理论的迫切需要,使得马克思主义迅速成为革命指导思想。

1.4传播道路的曲折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是十分曲折的。期间不断经受外部挑战,与各类虚假的社会思潮进行论战,最终获得胜利。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起始传播过程并不順利。一方面是敌对势力强大,“马克思主义历遭资产阶级和反动势力的诽谤、攻击、查禁”。另一方面原因是早期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从日本、俄国翻译过来的,与原理论相比存在修饰性。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直接翻译不多,割裂的理论片段,不便于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基于现实考虑进行选择性传播。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不充分,无法避免对理论的误解和错用。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形形色色社会思潮的质疑和攻击。因此,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过程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逐渐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认知。

1.5传播作用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相联系。理论的革命性在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革命性体现在主体和客体的特性两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现实需要有契合因素,满足救亡图存的实践主题需要,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规律。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调动群众投身社会革命。让群众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参与到革命中来。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的前提,必须深入了解社会现实,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动员革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运用顺应了中国革命的要求,发挥了巨大的革命性作用。

2.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启示

2.1准确把握时代特征解决新问题

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需要解决当前时代的新问题。当今时代形势复杂多变,马克思主义传播需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重要原因在于它能根据时代要求,指导我们科学解决问题。科学解答时代提出的问题是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依据。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发生了新变化,把握时代特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要求。当今时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变化关乎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当今世界,各国之间不仅有硬性条件的综合国力竞争,文化软实力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日益纷繁复杂。新时期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要正确把握时代主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国改革发展问题。我们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传播。

2.2坚持理论真理与政治原则相结合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科学指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的重要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要在具体指导工作中贯彻科学性和真理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范,即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否则推进马克思主义新时期的传播就缺乏科学根基,难以立足。同时理论传播过程中要坚持讲政治的原则,增强政治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进程证明,理论传播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必须积极同各种“非马”、“反马”错误思潮作斗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伟大旗帜。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话语体系必须具备斗争意识,在实践中加强思想的引领作用,把握宣传阵地主动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意识形态工作,做好理论宣传工作。

2.3培育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

人民群众既是理论传播的参与者,也是理论教育的接受者。要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建设理论传播体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广泛传播阶段,先进知识分子对其进行的中国化理论阐释起着重要作用。知识分子既是理论研究的重要主体,同时又是理论传播的有效推动者。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进程取得的胜利,本身就是先进知识分子主动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时期,青年群体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程度最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和信仰能够不断转化成革命的行动”。新时期应当重视理论工作群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要努力培养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宣传。

2.4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成功,在于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开启了理论深入融入本土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关键,在于准确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国情进行科学阐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深入传播的重要理论支撑,依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的实践经验,构建传播话语体系,开拓传播渠道。有效的传播话语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符合解决实际问题需求的基础上形成的。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话语体系需要处理好传播话语与实践路径的有效互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理论深入传播的前提,拓展渠道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媒介。依据现实变化进行话语转变,深化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与认同。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话语体系需要拓展多重渠道。新媒体平台具备理论传播的优势条件,受众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对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

2.5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新发展

发展马克思主义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进行正确总结,形成不断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入中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真理是永存的,但不能以教条式的态度对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创造性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重点。马克思主义研究仍在不断向前,理论发展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新的时代条件和背景下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既是发展也是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也应该与时俱进,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新发展。

结语:一百多年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时代和环境变了,但传播、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促进民众思想解放,人民有了堅定信仰,发挥革命主体力量。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阶段所体现的特征及启示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要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特点,以人民群众容易接受的话语传播。我们要把握新形势、新需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实践深入互动,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不断加深对理论与现实关联的研究。在深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认识和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解决新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深入传播。

参考文献

[1]项久雨.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及规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04).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2.

[3]柴尚金.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N].光明日报,2018-05-14(03).

[4]沈江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早期传播及其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19(03):38-44.

[5]吕延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方式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7-10.

[6]丁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现实意义[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3):73-76.

[7]李敬煊,金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学习与实践,2020(05):5-13.

[8]刘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研究综述[J].钦州学院学报,2016,31(06):79-83.

[9]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启示马克思主义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