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夫子庙一秦淮河风光带休憩设施弹性布局策略研究

2020-07-28贡若玉

设计 2020年13期

贡若玉

摘要:使夫子庙一秦淮河风光带现有休憩设施可满足多情景下游客多变的需要,为景区休憩设施弹性布局提供策略。文章将弹性景观设计、游客旅游路径及停留时间分析的理论纳入设施规划与设计,以分场景的多个的热力图数据为基础,结合实际调研获取相应测算参数。提出夫子庙一秦淮河风光带提供新的弹性设计休憩设施布局方案。弹性布局可为景区休憩设施的动态布局更新提供便利。

关键词:弹性布局 休憩设施 场景分析 热力图分析 情景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07-0050-03

引言

现代社会的景区在不同时间游客的变化极大,为景区提供相应休憩设施的布局及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品质的期望不断提升,如何运用可靠的大数据和信息成了景观、建筑等循证学科任务Ⅲ。建立良好的游客旅游数据收集和可视化技术可以很好地了解游客的动态变化的休憩设施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休憩设施进行弹性布局,以满足游客对休憩设施的多样需求层次和时空变化的要求[2]。

一、景區休憩设施弹性布局的研究背景

弹性设计理念现在成为环境设计领域的一个新的手段。2018年IFLA世界大会的3个主题之一是“未来的弹性”。俞孔坚的金华燕尾洲公园设计是着眼整个公园运用弹性思维进行相应设计[3]。杨艺红、刘刭军等人探讨在已有设计的基础上运用弹性理念整合旧的设计进行改造设计[4]。安淇介绍了在不同尺度的空间进行弹性设计[5]。尚哲从乡村的角度探讨弹性景观设计[6]。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对景观休憩设施进行弹性设计,本文欲弥补这一空白。

大数据运用到景观设计也是一个新的潮流。于丙辰和陈刚运用大数据分析庐山景区客流的分布[7]。冉桂华、杨晔轩等人基于热力图数据对人流进行动态监测[8]。吴志强和叶锺楠利用百度热力图数据的实时优势建立基于空间使用强度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9]。新闻“南京秦淮灯会首启人群热力图实时监测人流量( 2016-2-23)”说夫子庙景区已经开始运用热力图来控制客流。2019年春节的灯会高峰人群从2017年的近70万人降到38万左右,采取的措施是门票预约制度。景区运用大数据管理有进步,但距离充分的、系统的运用大数据管理景点还有差距。

夫子庙一秦淮河风光带景观设计的论文很多。李康淳、李响等人研究了夫子庙街巷景观更新设计[10]。周玮和黄震方研究了居民对景点的价值评估[11]。唐文跃分析了居民对各个景点吸引游客的特征[12]。研究休憩设施的重新布局的论文还没有,本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弹性景观设计和游客线路分析理论

(一)弹性景观设计理论

1.弹性景观设计表现的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承受一弹性一再造[13]。具有弹性景观在遇到外界变化时会表现为以下三阶段:(1)承受。外部出现某些变化时,由于现有弹性景观本身已留有余地,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变化,进行消化,而不必马上做系统调整;(2)弹性。外部变化加大,但弹性景观能进行一定自我调整,适应变化;(3)再造。在变化更大的时候,弹性景观有能力再造新的弹性景观,在新的外部条件下继续发展。

2.弹性景观设计的原则为[14]:(1)实现多元化,即使用多种景观要素分布布局;(2)鼓励模块化经济:为减少和吸收不确定性的危机带来的影响,弹性景观应分为若干模块,力求每个模块相对独立运行,这样一来针对特定模块的调整不会影响其他模块运作,也会减少“牵—发而动全身“的影响;(3)社会资本:促进社会诚信,发展社会网络和社区领导能力,使景观设计具有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及活力。(4)鼓励创新:强调学习、实验哪些适于地方特色的弹性景观及内在变化动态;(5)允许复合性:实现一个景观设计满足多种需求。(6)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网络,使景观系统内部有良好的信息流通,能及时自我调节,尽早纠正错误。(7)提供景观系统服务,实现景观系统的管理及评价体系。

3.弹性规划的设计对策为情景规划,其逻辑有几个要点:(1)情景规划最重要的关键是构筑“情景”,即对不同的外部情况做出有根据的预测[15];(2)不同情景是由不同主要发展动力的合理作用造成的;(3)所以应当了解景观发展动力,然后找出不同组合合力;(4)通过调整发展动力,特别是景观各个层面动力、形成合力,从而影响外部条件;(5)最后制定政策,应对不同情景。

(二)游客路线分析理论

发现和预测情景十分关键,在现在环境中可以通过景区客流分析系统获取。利用游客的手机定位信息与登记主机时的部分个人信息在不侵犯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建立游客景区旅游的实时了解和分析。根据游客的来源地,可区分用户的来源国家、省份、地市。并且根据用户的时间与空间的特征,可对游客群体进行归类,进行旅游路线历史偏好分析。实时掌握景点游客分类信息,调用历史偏好,推测和模拟现在游客的旅游线路。根据近期和历史数据分析客流高峰,进行预警并调节。根据历史数据运用ArcGIS进行热力图分析发现景区热点以及热点地区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三、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休憩设施现存问题

现在的夫子庙一秦淮河风光带设计最新的是“新中式”设计理念,强调运用西式形式表达中国元素,还没有引入弹性设计的理念于景区中,景区的休憩设施亦是如此。

(一)由于缺乏完备客流分析系统,没有寻找游客对景区休憩设施的总体需求变化以及相应的应对整体规划。在大数据时代前对一个景点进行需求预测由于采集数据成本高且由于景区拥挤是近几年的事情,所以全国各个景点普遍不存在独立的游客预测和分析系统,也就难以根据游客在景点的时空分布进行比较准确的密度分析。由于没有游客的密度分析和路径分析,导致休憩设施的布局和设计只能依靠经验猜测来进行。

(二)由于现有的休憩设施建于弹性景观设计观念出现以前,现有的休憩设施没有分区理念,缺乏多用途以及动态性。

景区的不同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同,游客的拥挤程度不同,应该根据游客在景点分布密度高低不同,进行区域划分,不同区域休憩设施种类和数量应该是不同,而现在没有这种弹性设计。休憩设施设计也没有考虑多用途的弹性理念,一个设施是既可以做景点景物也可以做休憩设施,这方面设计有但不足。不同时间景点游客数量变化较大,景区也缺乏休憩设施设计时间上弹性,即休憩设施的动态增加与减少。

(三)现有休憩设施设计缺乏空间的差异性,特色文化元素没有融入休憩设施设计。弹性设计强调在情景的氛围下进行设计,夫子庙一秦淮河风光带虽然是一个旅游景点,但是确包含多样的旅游情景,夫子庙给游客带来的情景感知与秦淮河风光带的情景感知应该是不同的,而现在的休憩设施设计没有因应这一空间情景的变化而出现同质化现象,这是与弹性设计的理念相违背的。

四、休憩设施弹性布局策略

根据弹性景观设计和游客路线分析理论的要求,夫子庙一秦淮河风光带设施的弹性布局策略如下:

(一)根据弹性景观設计的情景分析要求,将平时的旅游情景分类。不同时间景区游客的休憩设施的需求是不同的,为此应建立场景分析,将景区的场景分为基本平时游客场景、一般节假日游客场景、黄金周游客场景。基本平时游客场景由专用休憩设施满足游客需要,一般节假日游客场景由专用休憩设施和多用途休憩设施满足,而黄金周游客场景由专用休憩设施和多用途休憩设施和弹性提供休憩设施满足。由于黄金周游客不可能全部满足其休憩设施的需求,还需要通过控制高峰游人数量和劝说引导游客到景区热点外的地方进行休憩。

(二)根据弹性设计的要求,要对休憩设施进行弹性提供。对休憩设施进行分类,分为专用休憩设施、多用途休憩设施、弹性提供休憩设施。专用休憩设施要体现景区文化和景观特色,是基础层次休憩设施。多用途休憩设施即为景观的构成要素,又可以用做休憩设施,是满足游客一般性增加的需要。弹性提供休憩设施是预计游客突然大规模增加的,由景区提供的可随时拆卸的休憩设施。

休憩设施的配置是基于这些设施能够给游客带来的旅游快乐效用以及其采购和维护成本权衡来考虑的。专用休憩设施能给游客带来较多的景区体验,但维护和建造成本也高,但使用频率高,综合权衡是合适的;弹性提供休憩设施设计和建造最简单,维护成本也低,仅在黄金周时间段需要,且此时每位游客休憩时间缩短,对休憩设施本身要求也较低,给游客带来的体验少,是黄金周时段临时休憩的主要选择;多用途休憩设施则是处于中间态的休憩设施。

(三)根据景区的各个空间的情景特征划分不同情景区的,确定各个情景区可以安放休憩设施的位置与面积。不同的空间要有不同情景,有不同的故事诉说,专用休憩设施要能融入空间故事,提升游客对相应景区的愉悦享受,这就要求不同情景区有不同专用休憩设施设计。多用途休憩设施也要灵活的体现这一精神,做到虽简洁但仍旧有故事叙述。根据笔者对场所精神理解,分区结果为:秦淮河风光带、天下文枢牌坊区、晨练区、商业街区、景区步行街、贡院街,如图1。然后实际勘察景区,适当确定情景区的边界,在边界内确定可以安放休憩设施的总空间面积及其位置。

(四)建立完善的游客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

1.根据热力图数据,估算游客不同热区的休憩设施的需求,据此决定休憩设施分布的最终类型与数量以及分布位置。首先,景区应建立游客分析和实时检测系统。游客分析系统要结合手机信令数据掌握游客必要的与旅游有关的信息。了解游客的省内外属性、景区旅游的路径及驻留的时间分布。将游客划类,区分外省人、本省外市人、本市人、周围居民。运用游客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以及热力图分析每一类游客的典型的旅游线路和景点停留时间,得出不同人群停留的偏好及需求,如图2。

2.运用历史数据(初期运用腾讯大数据,因为系统刚开始还没有数据;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运用系统自己收集的收据),根据图3的流程按照情景分区的边界,将模拟的不同时间的游客分布图中分区的游客数量汇总出来,作为分区的某时点的游客人数,然后再用平面图显示每个分区的按时间显示的分区游客分布图,样例如图4所示。按照三种场景模拟三种场景的游客分布图,每个场景重复刚才做法,找到各个场景各个情景下的按时间确定的游客空间分布图。单一场景单一情景要分析五天以上的空间分布图,因为一天的数据有太多偶然性,不能作为游客数量决定的依据。通过均化多天数据得到代表性的分区游客总人数。

3.结合问卷调查不同场景不同情景区停留游客的休憩意愿人数百分比,运用代表性的分区游客总人数乘以分区停留游客的休憩意愿人数百分比得到三种场景各个情景区的游客的有休憩意愿的总人数。三种场景下设施安放位置方法如下:

(1)对基本平时游客场景情景区的有意愿休憩人数全部满足,确定其休憩设施安放位置为所在情景区旅游路径上游客密度最高区域,原因是这是场所精神的集中区。(2)对一般节假日游客场景情景区的有休憩意愿的人数,扣除基本平时游客场景情景区的有意愿休憩人数计算情景区的多用途休憩设施需要满足游客人数,据此安放相应数量的多用途休憩设施在剩余空间中旅游路径上,休憩设施分布应按照休憩设施服务区域的边界内的人数比分配。休憩设施的服务区域划分是指游客路径上相邻的两处休憩设施,按距离对半一半距离归于一处休憩设施的服务区域。这个布局策略与基本平时游客场景情景区不同,原因在于场景精神减弱以及休憩设施尽可能散开分布的要求。(3)对黄金周游客场景情景区的有休憩意愿的人数,扣除一般节假日游客场景情景区的有休憩意愿的人数计算情景区的弹性提供休憩设施需要满足游客人数,如果弹性提供休憩设施需要满足游客人数超过剩余空间可以安放的弹性提供休憩设施满足的游客总数,则在剩余空间全部定时安装弹性提供休憩设施;否则按照弹性提供休憩设施需要满足游客人数在剩余空间的路径上按弹性提供休憩设施服务的区域边界内人数比分散安装,最终计算黄金周情景下有休憩意愿的满足率,作为未来改进的参考基础。笔者根据2019年的景区的旅游数据计算的休憩设施设计的容量与满足率如表1所示。

(五)提出设施弹性设计方案。综合以上四点文章提供了夫子庙一秦淮河风光带在三种情景下休憩设施分布位置及數量,可满足基本平时游客场景、一般节假日游客场景以及黄金周游客场景。场景内设施排布在六大区域:秦淮河风光带、天下文枢牌坊区、晨练区、商业街区、景区步行街和贡院街。

结论

大的开放数据可以辅助设计,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观察宏观层面空间与人的关系,为设施布局和设计的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借助弹性设计的设施规划思路,可赋予景区休憩空间弹性适应节假日拥挤情境的最大的灵活性,弹性设计同时也可使景区空间功能界定变得模糊,也为景区日后休憩设施的动态更新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福斯特.恩杜比斯,希瑟惠伊洛,芭芭拉多伊奇,段诗乐,张雪葳景观绩效:过去、现状及未来[J]风景园林,2015 (01):40-51

[2]潘长学,杨祥祥,邵健伟.公共设施设计的服务标准化维度[J]设计,2017 (16):112-114

[3]俞孔坚,俞宏前,宋昱,周水明.弹性景观——金华燕尾洲公园设计[J].建筑学报,2015 (04):68-70

[4]杨艺红,刘刭军,王加渊.弹性整合——南京银城小学环境景观改造设计[J]福建林业科技,2012,39 (04):155-158+164

[5]安淇.多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的弹性规划途径研究——以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获奖项目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 53-62

[6]尚哲.城镇边缘区乡村景观弹性设计[D]河南农业大学,2018

[7]于丙辰,陈刚.基于腾讯区域热力图的庐山核心景区客流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 (02):83-89

[8]冉桂华,杨晔轩,殷浤益,马云龙,戴璐鸾,李蝶,杨元维.一种热力图的景区人流量动态监测方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8,46 (11):2329-2332+2350

[9]吴志强,叶锺楠.基于百度地图热力图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6,40(04):33-40

[10]李康淳,李响,刘雷娜,夏嵩.“新中式”景观设计初探——以南京夫子庙街巷景观整治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1,25 (02):119-123

[11]周玮,黄震方城市街巷空间居民的集体记忆研究——以南京夫子庙街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6,31 (01):42-49

[12]唐文跃.城市居民游憩地方依恋特征分析—— 以南京夫子庙为例[J]地理科学,2011,31 (10):1202-1207

[13] KevinC Desouza,Trevor H Flanery Desiguing, planning and managing resilient cities:A conceptualframework. Cities 35 (2013):89-99

[14] EraydinA Ta an-KokT Resilience Thinkingm Uiban Planning[M]

New Yok: Springei 2012

[15] Christensen,K (1985) Coping with Uncatunty in Planning Joum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5263-73

[16]李瑾瑞.装置化休憩设施在城市户外公共空间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1: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