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性视角下农业生产基地办公区景观设计研究

2020-07-28李彦妮李晓颖

设计 2020年13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

李彦妮 李晓颖

摘要:探讨农业生产基地办公区景观设计的策略,缓解江苏省农科院溧水植物基地办公区地少人少景观不良的困境。以江苏省农科院溧水基地办公区为例,分析其现状问题,利用弹性方法从景观功能、空间和生态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场地资源最大化利用、场地空间的模糊界定、新技术理念的植入等措施塑造了具有弹性的江苏省农科院溧水基地办公区景观,科研成果的利用是塑造其特色的最佳材料。从功能、空间和生态三角度出发的弹性整体设计,有利于人类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弹性景观 农业生产基地 办公区景观 江苏省农科院 景观设计

引言

“弹性”概念自1973年被加拿大生物学家Holling引入发表了关于生态弹性[1]的理论后,被众多相关学者用来解决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如今,利用弹性应对地震、飓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已经成为研究热潮,在城市、社区景观中弹性概念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弹性就是人们应对需求变化的一种思想和策略,它不仅仅适用于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应对人类的文化、社会和生活环境等变化也同样有益。因此,本文以江苏省农科院溧水基地办公区为例,探讨了弹性在农业生产基地办公环境中满足不同个体、不同时间空间的需要和增加办公科研环境的舒适度和适应能力的可能性。

一、弹性与弹性景观

(一)弹性概念:弹性最早是一个物理名词,被物理学家用来表示物质抵抗外来冲击的稳定性[2]。后1973年,霍林(Holling)在论文“生态系统的弹性与稳定性”中对当时生态学界的“稳定性”理论进行分析和批判后,“弹性”一词被进一步扩展为“工程弹性”和“生态弹性”[1],“工程弹性”即指之前的“稳定性”,两者差异核心在于是否具有多重稳定状态的存在[3]。其中生态系统的生态弹性存在多个稳定态,并且是系统在吸收干扰量后产生的新平衡态,以系统发生改变前可以承受的干扰量来衡量;而工程弹性只有一个稳定态,以受干扰后恢复平衡的时间来衡量(如图1)。因此,霍林( Holling)赋予生态弹性以一个系统在经历变化时吸收干扰并重新组织的能力的含义。此后弹性广受关注,在经历了工程弹性、生态弹性和社会一生态弹性[4]三个发展阶段之后,目前在灾后恢复、弹性城市等方向愈受关注,并逐渐形成了生态、技术、社会和经济4个研究领域。

(二)弹性景观:弹性概念从生态学、社会生态学领域逐步延伸到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等领域。在景观学领域中,弹性概念以其适应性、动态性的特点为风景园林应对干扰和不确定性提供了新视角。虽然目前关于“弹性景观”的定义还尚在不断研究和讨论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弹性景观”不是一系列固定的原则、规范或规则,也不是针对当代景观的、具有个性的、个人主义的特有途径或宣言[5]。景观作为非单纯个体,具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属性,又与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息息相关,时刻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同时景观本身就具有动态化特征。

因此,彈性设计主张将景观当作一个动态的自适应系统,赋予景观系统自我修复和净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时间层面上,景观弹性在设计中将过去的已知和未来的不确定因素联系起来,使景观满足人随时间不断的变化需求;空间层面来看:景观组成要素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呈现无限的视觉效果与功能变换来满足需求。

由此可见,弹性设计应该具有良好的时空适应性,其包括三方面:功能多样性,空间高利用率和变化可能性,生态环境低影响和可持续发展(图2)。功能多样性即功能弹性不仅仅限于个体还延伸至空间,在不同的需求时段提供相适应的功能。空间利用率和多样性的提高可以从视觉和功能两个角度实现,即狭义的空间弹性。最后,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是弹性设计的最终目标,自然环境的生态弹性同样是景观弹性的重要营造区域,目前景观学关于此的研究主要有低影响开发( LID)等理念。因此,对于弹性景观的设计,可以从功能、空间和生态三个层次出发,三者相互影响有重叠又各有特点。

二、弹性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基地办公区景观的思考

农业生产基地办公区等小尺度场地由于使用人员相对纯粹、规模面积相对狭小,具有较明显的文化形象等特征,需要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呈现丰富的内容和满足多样的功能,同时与外界农业环境能够融合,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整体性。通过运用弹性理念,能够为其提供多样的解决思路。

(一)农业生产基地办公区景观特点:农业生产基地办公区通常位于城市边缘的郊区,距离远但交通便利,人员数量少且基础设施缺乏,但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以农业文化和农产品为主。其景观主要是为办公人员和来访人员提供休闲和特色展示服务,不仅要与周围生产环境相协调,还要具备能区别于其他类办公区景观的鲜明特色;同时由于使用人员少但变化频繁,要求景观管护简单但又要满足基本需求,充分考虑不同时段中景观空间与功能使用需求的变化。

(二)弹性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基地办公区景观的策略:根据农业生产基地办公区的景观特点,可以看出在功能上随着时段和人员参与的变化会有不同的要求,空间上随人的需求变化和规模限制有一定弹性需求,生态上尽可能实现后期人工干预少的特征。

1.复合场地功能,利用农业基地特色——引入功能弹性:为满足休闲、办公基本需求和特色展示等功能,办公区绿地除配备基本设施和活动场地外,还要将农业生产基地的文化特色融入到景观当中,并且景观整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实现同一场地内多功能使用。对此,可以将生产基地的产品作为设计元素融入到办公区景观之中:农业生产基地的产品如油菜、桃、枇杷等作物可以以植物呈景的方式展示在办公区景观之中,既能呼应办公区外生产基地的景观风格,又能向外来人员展示基地的产品特色。

2.模糊空间界线,丰富场地内容——引入空间弹性:由于使用人员较少但变化较大,在景观设计时要考虑空间的弹性变化,特别是场地的空间布局,尽量实现转折和大小、虚实、旷奥等变化,避免一览无余和过度遮挡,增加对场地空间变化。对于破碎和狭小的空间,利用设计手法从视觉上模糊空间界限,整合和扩大空间的视觉效果;或者丰富空间内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复合空间的功能,使空间实现折叠使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4.塑造低影响的生态环境:低影响的生态环境目的是降低自然环境对景观的影响,并使人的管护工作达到最小。由于场地内存在雨水排放和生土环境致使植物生长较差的问题,依据生态弹性将采取以下措施:

(1)引入LID理念管控雨水。充分利用场地内的微地形、池塘和原有的暗渠形成地面排水结合沟渠排水的混合排水系统,将场地内的雨水集中排放至水塘内,不利于排放的中庭区域利用雨水花园将雨水消耗涵养在绿地中,利用透水路面和植草沟等减少雨水对硬质场地的影响。同时在雨水排放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植物和缓坡凹地将雨水收集下渗和净化,丰富场地内的水资源,形成良好的水土环境。池塘中适当改变水生植物种类,增强对塘水的净化能力,形成良好的水体景观。(2)最大化利用原有资源,多选用农科院科研植物。选用农科院科研树种,不仅能展示科研成果,还能节约植物购买成本,同时在管护方面可与周围实验地共同管理,减少维护成本。因此植物环境营造将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经济优先:树种选择尽可能保留原有树种。设计将最大化利用原有树种诸如桂花、大柳树、竹林、海棠、青枫等,将根据设计需求对其进行原地保留、场地内移植、群落重组等措施,保留场地的原有记忆(如图7)。

改地适树:表土层浅薄是场地内北区植物生长不良的根本原因。对此,在基地北部营造了约1 m-1.5m的微地形,增加表土层厚度,使植物在能够良好生长的同时,又能丰富植物层次和围合空间。

凸显主题:农科院的优秀科研成果将以植物成景的方式展示。基于场地内的桂花,增加械树类、无患子等秋色叶植物,在展示科研成果的同时凸显“问秋”主题。同时考虑四季观景需求,塑造了具有农业特色的四季植物景观。

(四)小结:从江苏省农科院溧水基地办公区景观的弹性设计可以看出:复合场地功能满足不同的需求是实现功能弹性的主要方式;模糊场地空间界限和丰富空间内容是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新技术理念的适当植入是场地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重要措施;对现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场地联系历史与未来的基石,也是资源节约的重要途径。而对于农科院来讲,选用自身科研成果来塑造植物景观,是场地从物质到精神上可持续发展的亮点所在。

结语

好的弹性设计,不仅能解决当下人的需求,还要着眼于长远的计划,留住历史的同时考虑未来的发展。而弹性景观作为景观领域的新方向,需要设计师接触到一些从前不属于景观领域的东西。弹性思想指导设计师们需要通过关注那些看似并不重要,其实具有联系作用的点,并利用这些点将景观中涉及的事物包括历史、文化、政治等各方各面联系起来,将功能、空间和生态进行复合设计形成统一的整体,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这要求设计师们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体系,转变设计思维,构建可持续设计观…,引导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相信弹性未来可期。。

基金项目:基于产业视角的农业观光园规划研究,南京林业大学高学历人才基金( GXL20121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20181008),

参考文献

[1]CS Holling. Resilience md Stability of Ecologcal Systems[J]AnnuaI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1973,4

[2] 刘丹,弹性视角下的可持续城市化与规划创新[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iO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3: 13

[3] Holling,C S Engineering Resilience Veisus Ecologcal Resilience[M] //SCHULZEPC Engineeiing withinEcological Constraurts. Washington,DCUSA: NationalAcademy Press,1996: 31-44

[4] BERKESF,FOLKEC Lmk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Social Mechanismsfor Building Resilience [M] Cambridge,UK:Cambridge Uuiveisity Press,1998

[5]尼爾.G.科克伍德,刘晓明,何璐弹性景观——未来风景园林实践的走向[J]中国园林,2010,26 (07):10-14

[6]薛生健,薛生辉.可持续设计理念下的审美观构建研究[J]设计,2018 (15):84-86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关于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初探
图书馆建筑景观设计
地域文化的延续
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探讨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关惠聪等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