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闻

2020-07-28

家庭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充质阿尔茨海默脓毒症

新技术可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警信号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能够检测视网膜各层的厚度和纹理。他们近日在《科学报告》杂志线上版发表研究报告称,视网膜纹理可以提供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生物标记,而其开发的成像技术则可帮助发现这一预警信号。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患病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该病引起的神经元和突触损失会导致认知障碍和痴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都是在患者开始表现出认知能力减退症状后才进行的,诊断手段主要是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本高昂。如果能够找到可以用作该疾病预警信号的生物标记,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就可以通过药物、锻炼等早期干预措施阻止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许多研究人员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视网膜则被认为是能提供这种生物标记的一个研究目标。因为有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会引起视网膜结构改变,最明显的是会导致视网膜顶层变薄。

此次,杜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多模式相干成像技术,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角分辨低相干干涉法结合起来。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能够获取仅凭OCT无法获得的有关视网膜每一层的厚度和结构信息。他们通过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研究发现,患病小鼠的视网膜中最顶层会明显变薄,其神经元表现出结构纹理的变化。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组织纹理特征的变化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生物标记。

研究人员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生物标记的检测有助于对该疾病进行早期干预,从而减缓患者认知功能衰退的速度。他们的研究数据表明,视网膜纹理结构的变化具有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生物标记的潜力,而其所开发的组合成像系统提供了独特的分析功能,会让病理视网膜的检测更简单直接。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完成“三抗一修”间充质干细胞动物实验

近日,一种具有抗菌、抗毒、抗炎和组织修复能力的“三抗一修”间充质干细胞在陆军军医大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完成动物实验。由该中心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科主任、研究员徐祥团队李战、宋昱庆和袁培淞博士发明的这种新型间充质干细胞或可成为综合治疗脓毒症的杀手锏。膿毒症是一种由细菌或者病毒(包括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的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死率高,无有效治疗手段。同时,当脓毒症患者接受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时,抗生素在杀灭病原菌后,大量死亡的病原体可释放超量的毒素和细菌DNA,这些致病分子可进一步激发机体过度炎症反应,推进多器官功能障碍而加速患者死亡。因此,如何在杀菌的同时中和毒素成为本领域的研究重点。

过往的研究中,单一针对脓毒症发病机制中某一关键介质或者调控环节的治疗措施均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而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干细胞,其在组织修复方面:一是可通过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直接参与损伤组织的修复;二是可以通过旁分泌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受损组织细胞的自我修复。徐祥团队早在2014年就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脓毒症的临床转化研究,认证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脓毒症的安全性。

然而,较脓毒症爆发后所具有的菌量和毒素而言,间充质干细胞自身分泌的抗菌蛋白的抗菌和内毒素中和能力非常有限。如何研发一种“菌、毒、炎和组织修复综合并治”的间充质干细胞?徐祥团队基于慢病毒系统,发明设计构建了广谱抗菌活性融合蛋白rBPI21-LL37修饰的抗菌型间充质干细胞。在脓毒症模型小鼠治疗中,该抗菌型间充质干细胞可显著降低主要器官细菌载量和血清炎症因子,显著提高血清中内毒素清除能力、组织修复能力和小鼠生存率,特别是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生存率由20.7%提高到56.7%。

徐祥介绍,后期将进一步开展新型“三抗一修”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脓毒症的临床转化研究工作,此研究或可改写脓毒症多重耐药、无药可控的现象。(邹争春)

猜你喜欢

充质阿尔茨海默脓毒症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
三七总皂苷对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CH25H与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