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空新航线

2020-07-28

太空探索 2020年7期
关键词:轨道火箭太空

美 国

维珍轨道空射型小运载首飞失败

5月25日,维珍轨道公司的空射型小型运载火箭“运载器一号”由从加州莫哈韦航空航天港起飞的波音747载机携带到高空进行了任务代号为“发射验证”的首次发射,但以失败告终。火箭由载机投放后,火箭一级“牛顿三号”发动机实现了点火工作,但火箭随后在一级飞行初期发生异常,任务即告终止。载机和飞行机组安全返回基地。机上乘有4人,其中两人为飞机乘组,另两人为火箭工程师。箭上携带的是该公司自己的“试验性有效载荷”,即一颗模拟卫星。“运载器一号”低轨运载能力为500千克,500公里太阳同步极轨道运载能力为300千克。火箭全长21米,重约30吨。

“维珍轨道”希望利用其空射系统在日益增长的小卫星发射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运载器一号”的发射价格约为1200万美元。除美国宇航局外,“运载器一号”已揽到的用户还包括美国国防部、空天全球公司和一网公司等,拿到的单子已有数亿美元。

(小默)

一网将把卫星数量增至4.8万颗

5月26日,已因无力解决其宽带大星座项目资金需求而申请破产的一网公司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提出请求,希望把星座组网卫星数量增加到4.8万颗,称由4.8万颗卫星组网将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满足正在快速增长的全球连通性需求。“一网”还称,它的频谱资产出售工作已从世界各地获得相当多的购买意向。“一网”已获批准的星座项目拟设720颗卫星,但在发射了74颗之后便于3月份宣布破产。

(小默)

电子号火箭进行拼单发射

6月13日,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号小型运载火箭在新西兰北岛玛希亚半岛的欧尼努伊站执行了一次拼单发射任务。这是电子号火箭2017年5月首飞以来的第12次发射任务,也是其今年的第二次发射。本次发射携带了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的3个有效载荷,并携带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另两颗卫星,分别重约5.5千克和4千克。国家侦察办3个载荷具体情况不详,有可能是立方星。

火箭实验室公司此前两次发射都对电子号火箭第一级进行了受控引导再入实验,证明一级火箭能够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生存下来。本次发射未安排再做这项实验。

(小默)

美8500多名空军官兵自愿加入太空军

有超过8500名现役空军官兵申请加入美国太空军。申请人员包含了13个职业领域的军官和士兵。不过,并不是所有申请者都能被接纳。太空军正在审核调动申请,预计将从这8500人中筛选出约6000人。所有自愿申请者都会在7月份收到解释下一步该怎么做的通知。对于以航天为主的职业领域,调动将在9月1日启动。对于其他职业领域,相关评测工作将在7月到11月进行,而正式调动可能要等到明年2月。约1.6万名原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军职和文职人员目前被指派到太空军。

(江山)

“星船”SN4被毁

5月29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船”SN4原型试验箭在一场爆炸中被毁。试车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得州博卡奇卡的试验场进行。爆炸发生在一次静态点火试车之后不久,而试车最初看起来是成功的。爆炸发生在试车后约2分钟。火球似乎始于火箭底部。本次试车对象是火箭底部的单台“猛禽”发动机。发动机工作了几秒钟,关机后并未马上出现什么异常迹象。不过,爆炸前几秒,火箭底部出现大范围外泄,而这在以往的试车中是没有见过的。火箭在事故中被毁,但没有人员伤亡报告。试验场周围人员在此类试验前都会被疏散。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此前似乎正在向用这枚箭进行“星船”原型的首次自由飞行迈进。SN4是该公司在6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里被毁的第4枚“星船”原型试验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在建造更多的“星船”原型。有人在博卡奇卡试验场看到,SN5和SN6正在施工,SN7的初期硬件也已开造。

(小默)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第九组“星链”卫星

继6月3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第8组共60颗“星链”卫星后,6月13日,该公司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采用猎鹰9-1.2型火箭发射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9组共58颗卫星,任务代号“星链”8,同时搭载发射了行星公司的3颗“天星”遥感卫星。

这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今年的第七次“星链”组网发射任务,也是其10天里进行的第二次“星链”组网发射。自去年5月组网发射启动以来,该公司迄今已通过9次发射将538颗“星链”组网卫星送入轨道。

(江山)

美同秘鲁签空间数据共享协议

美国航天司令部同秘鲁新签署了一项空间态势感知协议,秘鲁因此成为加入由美国领导的空间物体信息共享国家网络的又一个国家,将共享由卫星和地面传感器获取的空间物体跟踪信息。这项数据共享备忘录将让秘鲁能够获取高质量的卫星跟踪数据。秘鲁希望通过这项协议来增强航天能力,并为全球空间安全做出贡献。秘鲁运行着“秘鲁星”1对地观测卫星,并计划部署一颗后续卫星。包括秘鲁在内,已有25个国家进入美国空间态势感知数据共享与空间飞行安全网络。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智利、丹麦、芬兰、法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日本、卢森堡、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韩国、罗马尼亚、西班牙、泰国、阿联酋和英国。

(江山)

诺格获美天军两颗预警星合同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已拿到23.7亿美元的一项合同,为美军下一代导弹预警卫星星座研制两颗卫星,即“下一代过顶持续红外(OPIR)”计划下将部署到极轨道的两颗卫星。美国天军航天与导弹系统中心计划在2025年开始发射“下一代OPIR”计划下的地球同步卫星,2027年开始发射极轨卫星,2029年前完成全部5颗卫星的部署。该星座旨在对袭向美国、美国海外部署部队和盟国的导弹袭击提供早期预警。

(小默)

宇宙尺度公司进军静地卫星在轨服务市场

宇宙尺度公司正在收购以色列卫星在轨服务厂家有效太空解决方案公司的知识产权,准备进军静地卫星在轨服务市场。“宇宙尺度”是总部设在日本东京的一家私营轨道碎片清理公司。与有效太空解决方案公司的协议由位于丹佛的宇宙尺度美国有限公司签署。有效太空解决方案公司研发了称为“太空雄蜂”的一款卫星在轨服务飞行器,目前尚未投入使用。宇宙尺度正在收购与“太空雄蜂”相关的知识产权,并聘用项目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有效太空解决方案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将担任特拉维夫宇宙尺度以色列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宇宙尺度正在把自己打造成一家业务范围覆盖从低轨到静地轨道的在轨服务提供商。该公司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把自筹资金研制的“宇宙尺度送终服务-验证”卫星送入低地轨道,用于验证碎片清理技术。市场分析人士预测,延寿和其他卫星在轨服务到2028年将能带来超过40亿美元的收入。

(小默)

WFIRST望远镜被命名

近日,美国宇航局用曾领导该局早期天基天文学领域工作的一位天文学家的名字南希·格雷斯·罗曼来命名其“宽视场红外巡天望远镜”(WFIRST)。2018年去世的罗曼1959年加入美国宇航局,成为该局首任天文学主管,为该局工作了20年。在该局工作期间,她主要负责了最初的“轨道天文观测台”系列天体物理学任务的研制工作。1966—1972年实施的该系列任务表明,卫星能够开展在地面上无法进行的观测工作。罗曼还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启动了当时称为“大型空间望远镜”的一个研制项目。那项任务后来演变成为哈勃空间望远镜。由于那些早期工作,罗曼被誉为“哈勃之母”。不过,“罗曼”望远镜项目的命运仍存变数。这项任务未被纳入2021财年预算申请,因为该局希望集中精力完成“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但“罗曼”望远镜项目工作一直在继续。

(小默)

美向诺格签发“门户”舱段建造合同

为启动月球“门户”一个居住舱段的研制工作,美国宇航局近日向诺格创新公司签发合同。合同价值1.87亿美元,所要建造的是“居住与后勤前哨站”(HALO)舱。该舱将为造访月球“门户”的机组充当初期的居所,能为乘猎户座飞船抵达的机组短期居留提供支持。“诺格”的舱段方案基于其用来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天鹅座飞船。不过,“诺格”将对天鹅座飞船做很大的适应性改动,比如安装几个对接口,用于接纳猎户座飞船或其他“门户”组件。该舱还将新增指挥与控制系统和得到强化的生命保障系统,为来访机组提供支持。

合同并未涵盖HALO舱所需的全部工作,而只是为今年底初步设计评审前的舱段设计工作提供了经费。为HALO舱全部研制和测试工作提供经费的一项合同变更将会在晚些时候进行。

(小默)

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5月13日,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深夜宣布,作为财务重整的一部分,并为了能参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一项频谱清理计划,该公司已向弗吉尼亚东区美国破产法院提交了破产法第11章下的破产保护申请。这家欠债近150亿美元的公司成为新冠疫情所致严重经济冲击的又一牺牲品。它是今年宣布申请破产的第三家大型卫星通信公司。一网公司和Speedcast公司已申请破产。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的法定总部位于卢森堡。按收入计算,该公司是全球第二大卫星运营商,运营着约50颗卫星。

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称,它预计其日常运作或其员工队伍不会有变化。破产申请和重整意在让公司能够参与FCC为5G服务加速清理星用C波段频谱的计划。该公司已得到了10亿美元的债务人持有资产融资承诺,再加上现有资金,将解决走破产程序期间继续运转所需经费,并使之能在由FCC组织的频谱拍卖前开展所需投资。

(小默)

美国宇航局公布“阿尔忒弥斯协议”

美国宇航局称,为了支持让太空有一个安全、繁荣和和平的未来,将要求希望参与阿尔忒弥斯探月计划合作的国家遵守一系列的原则。“阿尔忒弥斯协议”将是美国与想在“阿尔忒弥斯”计划下开展合作的其他国家之间的一系列双边协议。这些协议将涵盖除月球“门户”之外的各类月球探测活动。“门户”项目上的国际合作将通过延续原有的国际空间站项目政府间协议来办理。

“阿尔忒弥斯协议”将包含一系列原则,其中多项原则是在履行《外空条约》和其它空间条约的各个侧面,包括确认探测是为和平目的、登记空间物体和提供应急救助。协议下的其它原则涵盖规划和操作的透明性、空间系统的技术互用性、科学数据的免费发布、保护阿波罗和无人落月任务的着陆场以及通过减缓轨道碎片来遵守联合国关于空间长期可持续性的指南要求。

该协议还要求在美国宇航局及其伙伴从事活动的场区周围划设“安全区”。划设此类区域意在依照《外空条约》的规定避免造成有害干扰。协议认可月球资源开采和使用权。“阿尔忒弥斯协议”的内容目前还只是在同任何潜在国际伙伴进行讨论,本质上是一个有机而开放的网络,每项双边协议的具体细节将按照伙伴国计划开展的活动量身定制。

(江山)

俄 罗 斯

俄计划部署4颗大椭圆轨道卫星

为使其卫星编队能实现对北极地区的覆盖,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RSCC)计划订购4颗名为“快讯”RV大椭圆轨道卫星。“快讯”RV系统和其地球同步卫星可以满足俄境内和整个北极区域固定和移动用户的卫星通信服务需求。这些卫星的椭圆轨道将让俄卫通能够向北纬76度提供通信服务。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是俄最大的静地通信卫星运营商。这些卫星预计2024年发射入轨。目前该公司现役卫星绝大多数为国产,但也接受国外厂家投标。

(江山)

俄发射一颗预警卫星

5月22日,俄罗斯联盟2-1b/“弗雷盖特”M型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俄“冻土”系列下一代预警卫星的第4颗卫星,即“冻土”14L,代号“宇宙”2546。

“冻土”系列卫星由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研制,可能采用了“通用卫星平台”,有效载荷由彗星中央科学研究所提供。据称星上还配备保密的核战用应急通信有效载荷。据称“冻土”系列卫星不仅能探测和定位导弹发射,还能对导弹飞行进行跟踪。

前3颗卫星已先后在2015年11月、2017年5月和 2019年9月发射,被送入周期为12小时的莫尔尼亚大椭圆轨道,表明它们并未如其名称所显示的那样采用周期为24小时的所谓“冻土”轨道。冻土轨道也能让卫星在北半球上空驻留较长时间,但需要用更多的卫星来实现连续覆盖。

(江山)

欧 盟

“阿里安6”首飞很可能推到明年

由于疫情拖慢或中断了3个“阿里安6”研制项目的工作,欧洲阿里安6火箭的首次发射几乎肯定要推到2021年。如果推迟,“阿里安6”将与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火神”和蓝色起源公司“新格伦”火箭一样,成为因遭遇挫折而把首飞时间从今年推到明年的又一种火箭。

(小默)

日 本

日本民企发射小型火箭再遭失败

日本一家民营火箭公司自主研发的小型火箭“MOMO”5号于6月14日发射失败,火箭升空后不久坠入大海。根据日本星际科技公司社交媒体的消息,14日上午,该公司在北海道发射了“MOMO”5火箭,大约36秒后火箭引擎发生故障,工作人员不得不指令引擎停止,火箭随后坠入附近海域。这是该公司第五次发射这种小型火箭,其中四次发射均失败,只有去年5月初进行的第三次发射高度超过了100公里,取得了成功。

“MOMO”火箭是这家公司研发的小型液体燃料火箭,全长约10米,直径约50厘米,发射重量约1.1吨。根据设计,它最高能到达120公里的高度。这种火箭并不能用于发射卫星,但可以携带多种低轨道观测设备,并利用降落伞回收有效载荷部分。

星际科技公司创办于2013年,是日本首家尝试独立发射火箭的民营企业。该公司的目标是利用独自研发的小型火箭低成本发射小型卫星等设备,进军商业发射市场。

(江山)

日发射HTV货船

5月21日,日本H-2B-304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H-2转移飞行器”(HTV)9国际空间站货运飞船。火箭点火起飞约15分钟后船箭分离。5月25日飞船停靠到站上。这是H-2B火箭第9次发射,也是日本2009年以来第9次发射HTV货船。此次飞行后H-2B火箭和HTV货船均将退役。HTV-9又称“白鹳”9,载有6.2吨增压和不增压货物,包括用来更换站上原有镍氢蓄电池的最后6组锂离子蓄电池,还包括西班牙创企大西洋卫星公司的“微型卫星集成标准成像仪”,该成像仪将安装在日本“希望”舱的一个外部平台上,开展在轨验证工作。H-2B是基于H-2A研制的一款加大型火箭,是日本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专门用来向国际空间站发射HTV货运飞船。

HTV飞船全长约10米,直径约4.4米,呈圆筒形,重16.5吨,能运载约6吨增压和不增压物资。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2015年决定研制一个更省钱的改进型号,称为HTV-X,希望能在保持或提高飞船现有能力的同时使成本降低一半。新型号现拟在2022年首飞,将由在研的H-3火箭发射。日本还有意利用H-3火箭和HTV-X飞船为由美国宇航局牵头建设的月球“门户”设施提供后勤保障支持。

(江山)

猜你喜欢

轨道火箭太空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推荐书目《中国轨道号》
“新谢泼德”亚轨道运载器载人首飞成功
上太空,安个“家”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太空遇险
畅游太空
迷失在太空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