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4R”危机管理模式的煤矿应急管理及其应用

2020-07-27魏引尚刘沛瑶

煤矿安全 2020年7期
关键词:危险源突发事件危机

魏引尚,刘沛瑶

(西安科技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

经过不断发展,我国在煤矿应急管理领域出台了相应法规、政策,使我国煤矿应急管理工作能力显著提升,逐步完善应急机制,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保障应急物资需求等。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需要一种相对成熟的理论作为引导,但目前应急理论方面研究还有所欠缺,没有一套适合于煤炭领域的理论作为引导,直接影响到煤炭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1-4]。很多学者将事故致因理论,现代风险管理,事故树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理论应用于煤矿应急管理[5-7]。我国现阶段在煤矿安全领域的应急管理,主要特征在于根据应急管理的固化模式,从预防、准备、响应、恢复4个阶段进行现场管理指导。在应用实践中,由于时间紧迫性、多维度事件并发性,往往忽视了事故的危害程度。为此,运用4R 理论的核心思想,构建出一套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分析模型,以求能够对企业应急管理能力有所提高,有效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各类损失,以及对煤矿安全事故现场反应迟缓、决策者指挥不到位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 “4R”危机管理理论特征及对于煤矿的指导性

1.1 “4R”危机理论特征

罗伯特·希斯[8-9](Robert Heath)作为世界著名的危机管理与组织的专家顾问,他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危机管理的学者之一。他在其著作《危机管理》中提出了“4R”危机管理模式,即缩减力(Reduction)、预备力(Readiness)、反应力(Response)和恢复力(Recovery)的危机应急管理模式。

其中,缩减力作为危机管理的核心,它贯穿于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意义在于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危机本身的攻击性和可能性降低,把对危险源的早期识别作为工作重点,使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源上降低,起到关口前移重要作用。

预备力在于在危机情况出现前做好准备和防范,可通过成立危机管理小组,提升预警系统等方式来实现。反应力指的是当危机发生时所采取的决策。恢复力是指危机发生后为防止危机影响进一步扩大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总结经验,为日后的管理提供依据[10-11]。

1.2 “4R”理论对于煤矿应急管理的指导性

一种可能对组织或个人的发展或自身利益构成严重威胁的状态,并且极有可能伴随着给自身和集体带来严重后果的事件,称之为危机。煤矿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透明性、不易接近性及次生灾害再发作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可能导致工人的生命健康及企业的财产安全严重损害,从这一层面出发,煤矿突发事件可以被视作为一种危机。

煤矿危机事件不一定是突然发生的,但突发事件一定会带来危机,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例如煤矿瓦斯的存在是一种危机事件,而瓦斯爆炸是一种突发事件,煤矿瓦斯事故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的危害是一直存在的,又是突然发生的。由此,煤矿突发事件对于危机事件来说,在时间上更具有紧迫性,对煤矿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包含于危机管理中。

进行危机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减少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事件对个人及组织所带来的的伤害和产生的不良影响,追求最大限度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将突发事件对组织产生的损失降到最小,这正是煤矿企业进行应急管理的根本目的,以使得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各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应急管理过程并不是单纯讲求对于紧急事件的应对,而是将如何有效地避免危机产生视作应急管理的核心,这也同时是“4R”理论在危机缩减时期的主要工作。突发事故一旦发生,必将伤害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现场从业人员若做出错误或不及时的反应也要付出相应代价。这种特殊性也使得煤矿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思路重点放在了事故预防,也就是危机缩减阶段。另外,在危机缩减阶段,煤矿企业应本着“以人为本,居安思危”的原则,把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作为核心任务,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的发生率,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构建一个健全的防范体系来应对突发事件,做好监督与预防,同时不断优化救援体制与力量,提高应对煤矿突发事件的应急效率。

在煤矿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中应用“4R”理论具备以下几个优点:①系统化的建立煤矿企业应对突发事故涵盖缩减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发生危机前的预备、危机过程的反应、危机事后恢复的体系机制;②以危机缩减为理论核心的“4R”管理模型,将缩减力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从根源上减少突发安全事故对于煤矿企业和施工人员的伤害;③“4R”管理理论模型具有良好的实践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细化了针对突发事故的各个阶段。

2 “4R”危机管理模式与煤矿应急管理应对

煤矿事故有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多种类型,且一旦发生多为重特大事故。煤矿应急救援是现场应急管理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为了促进煤矿的生产安全,降低突发事件出现的概率,使事故危害等级降低,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上地得到保障,减少人员伤亡及其他重大次生灾害的发生,使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有序的组织和开展的动态管理全过程。煤矿应急救援体系可看做为一项系统工程,是将煤矿应急管理工作的4 个阶段应用于灾害防治的全过程。

为了明确现场应急管理的合理、有序和有效性,将“4R”危机管理模式与煤矿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恢复相契合。应急管理与危机在发生发展和控制上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一致,与危机管理的特点相符[12],因此得到了“4R”危机管理模式嵌入于煤矿应急管理,对煤矿应急管理各个阶段的进行指导的关系,煤矿应急救援体系如图1。

图1 煤矿应急救援体系图Fig.1 Coal mine emergency rescue system

2.1 煤矿应急管理缩减阶段

1)事故风险描述。主要从危险源辨识与评价2方面入手。通过分析我国煤炭行业现状,了解煤矿灾害类型、分布及造成危害的危险源及危害程度,从人-机-环-管4 方面进行排查,特别注意对作业环境变量的控制,确认风险及威胁根源相对较少的环境。根据危险源所产生的的灾害大小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监控,调整、优化对危险源的管控,把危机控制、消灭在萌芽状态。

2)确保保障措施。煤矿应急救援保障措施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物资装备保障及其他保障。通过确保保障措施充足,以确保当灾难发生时,保障措施的即需即取。

3)预案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包括预案培训、演练、修订、备案、实施等方面,使应急预案贴合本单位,及有关人员熟悉应急救援职责、程序等。

2.2 煤矿应急管理预备阶段

煤矿应急管理的预备阶段主要是指准备过程,煤矿企业对危机情境及其危机冲击一旦分析完毕,开始启动和实施危机与风险管控措施时,就要提醒员工做好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好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有效的危机预备管理应从组织机构及职责、预警及信息报告两方面进行着手。

明确单位应急组织形式及组织单位或成员,做到分工明确,专人专用,责任到人,可以大大提升救援效率,达到提高救援成功率的效果。在应急救援体系中,企业可以根据重大危险源已发生的事故所呈现出的特点,定期的对现场应急救援系统进行检查,并且有针对性的修订相应不足之处。因此,对重特大危险源进行辨识与监控,可作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基础[13]。

2.3 煤矿应急管理反应阶段

煤矿应急救援的反应阶段主要是指响应过程,煤矿应急救援反应阶段主要包括应急响应及信息公开2 部分内容。而应急响应又分为响应分级、响应程序、处置措施和响应结束4 部分内容。

在实施应急救援方案的过程中,采取迅速反应和果断行动是对危机时效性的硬性要求,同时也是其明显特征之一。在开展救援工作中,时间往往在扮演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在极度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充分地分析,进而解决问题。

信息公开要求做到以下几方面内容:及时发布权威真实信息,以防止不当流言以文字或图片等形式流出;及时删除或屏蔽不当信息,以免造成人员恐慌;规范媒体管理,不当的媒体报道可能会对事态发展造成影响,因此要要求媒体以正面宣传为主等。

2.4 煤矿应急管理恢复阶段

煤矿应急管理的恢复阶段主要是指恢复过程,当危机情境被大体控制住后,企业管理者就需要开始筹备事后的恢复工作,目的是将组织的各项工作指标和人员状态恢复到事前的常规状态。进行恢复的过程中,有2 个方面需要着手注意,即对人的管理和对环境的重新恢复。可以概括为恢复生产、事故调查和总结评估以及降低灾害所产生的的社会影响、人员恐慌等。

3 “4R”危机管理模式的煤矿应急管理应用

3.1 事故应急救援过程

某煤矿副立井2010-12-23,3:34 发生坠罐事故,造成7 人死亡,2 人重伤,2 人轻伤的较大事故。具体过程如下:22 日23:30,绞车工丁某和吴某正常接班,接班时2.8 m 绞车维修工陈某某正在处理故障。凌晨1:40 左右绞车故障排除,未做空放试验。23日2:40 左右井底水排完后,下井正常出碴,当时井下共有11 人作业,共提了大约4 罐碴,一切正常。3:34 第5 罐提升至离井口约80 m 处时,信号工王某接到减速信号后,刚打开关闭的井盖门,发现吊桶快速通过井口冲向井架,面对异常情况王某立即关闭井盖门,随后听到“咣”的一声巨响,伞帽、吊桶等碰到上方天轮架,将提升钢丝绳绷断,装满石碴的吊桶,砸在正在关闭的井盖门上,吊桶、伞帽、钩头、绷断的钢丝绳头等与砸坏的1 扇井盖门一同坠入井底。坠罐后王某立即向在井口房的跟班队长成某做了汇报。事故发生后,煤矿项目部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了事故,矿区救护大队迅速投入了救援工作,煤矿坠罐事故过程如图2。

图2 煤矿坠罐事故处理过程Fig.2 Handling process of a coal mine crash

3.2 基于“4R”理论模型的应急管理分析

1)缩减力的基础性预防。在矿业公司,首先建立了高质量的矿区救护大队,这是重要基础,同时建立应对现场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对于矿井灾害清楚了解。

2)现场应对坠落事故的预备力。矿业公司建立有完善的救护训练基地,定期参加矿井各类事故应急演练。救护大队下辖3 个救护中队,根据现场实际,分别部署在不同矿井。但是在此次救护中,应急管理指挥部门没有对事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致于前期出动救援人员数量有所欠缺,这种情况会对事故救援带来不合理的影响。

3)事故现场救援的反应力。救援过程总体有效,但是救援保障措施方面,没有考虑到救援时遇水的情况,以致于缺少具有防水性的测距仪、多功能气体测定仪以及没有足够的防水对讲机,致使下井侦察和检测的准确性大打折扣,给事故救援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也使得救援时间有所延误。在煤矿应急管理反应阶段,新队员还不够成熟,在事故救援中,还是存在胆怯、害怕心理,不敢接触尸体,为事故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需在今后事故处理中加以锻炼。

4)事故救灾结束后的恢复力。从救灾过程可以看出,经过139 h 救灾,矿井恢复了生产,在这次救援过程中,也取得宝贵经验教训。

4 结 语

通过分析,“4R”理论与煤矿应急管理核心思想与理念具有统一性。“4R”危机管理理论将危机管理划分为缩减力、反应力、预备力、恢复力4 个周期,与煤矿应急管理4 个阶段全过程相应对,将“4R”理论用于煤矿应急管理具有适用性。结合实际案例,根据“4R”危机管理模式,分析了救援队在煤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过程中的不足。因此,将“4R”危机管理理论应用于煤矿应急救援中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危险源突发事件危机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危机”中的自信
突发事件
故障树分析与危险源日志的结合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