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献史料考证“汉北”地域与屈原的相互关系

2020-07-24邵文涛

文存阅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郧阳文化资源屈原

摘要:“汉北”之地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这里曾是楚国屏障江汉南国的战略基地,也是大诗人屈原的魂牵梦绕之地。“汉北”之地在何处,当以《史记》所载为准。着力挖掘整理“汉北”郧阳文化,对于提升地方文化影响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汉北;屈原;郧阳;文化资源

历史上屈原曾流放于“汉北”,但记载“汉北”的史料却不多见,但我们仍然可以依据流传下来的极其匮乏的史料中窥知:“汉北”之地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这里曾是楚国屏障江汉南国的战略基地,也是大诗人屈原的魂牵梦绕之地。

1.关于“汉北”之域

关于“汉北”之词,屈原在《楚辞·九章·抽思》中说:“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1]汉北在何处呢?当以《史记》所载为准。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2]《正义》引《括地志》云:“房州竹山县,本汉上庸县,古之庸国。昔日武王伐纣,庸蛮在焉。”黄灵庚先生说:“屈原退居汉北,就是说退回到他父考生前谪居过的上庸而已。”[3]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屈原)所居汉北,原父伯庸所居之庸。”[4]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在解读《抽思》一诗时就说得更加明确, 其云:“此叙谪居汉北以后……汉北, 今郧襄之地。原自郢都而迁于此, 犹鸟自南而集北也。”[5]《秦本纪》: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邓,赦罪人迁之。”[2]即“割汉北予秦”的第二年,“白起攻楚,取鄢、邓”,说明“鄢(今宜城)、邓(今襄樊)”不属汉北。《楚世家》曰:“顷襄王横元年,秦要怀王不可得地,楚立王以应秦,秦昭王怒,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按此处之记载,“河南西南部内乡西峡一带”属“析十五城”地域,不属“汉北”。另从《九章》之一的《抽思》“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等诗句,很明显是写屈原从郢都启程,溯汉水,向北走,同时还不时回头张望南方的郢都,汉江根本没有流经西峡、淅川一寸土地,故不可能走到河南“析十五城”地域(西峡淅川)。清人林云铭经过考证, 认为屈原因极力谏阻楚怀王背齐合秦, 于怀王二十四年被迁至汉北, 具体的地理位置在与上庸 (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 接壤的一带地区[6]。姜亮夫持“怀王放逐汉北说”,晚年又谓“可能屈原想到汉北去看看形势,看还有什么救国的办法。”[7]汤漳平译注《楚辞》:“汉北:汉水之北,今豫西南与鄂西北一带。”[8]故汉北地域应在汉水以北、丹水西南、丹江口西北、郧县和郧西中部、金钱河以东一带。

2.“汉北”是屏障江汉的战略基地

苏秦说楚威王曰:“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楚。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后来白起灭楚,正是秦军出武关,以上庸汉北之军,率军沿汉水东下,攻取汉水中段要地邓(今湖北襄樊西北),推进到鄢城下(今湖北宜城东南),最终攻破楚都郢城的。楚威王也认识到了汉北要地的战略地位,为防止强秦占领汉北战略要地,下令宛公“昭鼠以十万军汉中”。可见汉北地是楚国抗秦的第一道屏障,是汉江中上游的军事要塞。秦人看到了汉北之域的战略意义,《楚世家》: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可见“汉北”之地的重要战略地位。

3.“汉北”是大诗人屈原的魂牵梦绕之地

在楚文化润泽弥久的郧县民间有不少关于屈原的传说。在郧县青曲镇这一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周边留下了一系列与屈原有关的颇具纪念性质的地名,如 “辽瓦” 。话说屈原流放至汉北后,回望家乡不由惆怅万分,迎风长叹道:“辽啊、辽啊,我的家国啊。”;还家洲:也叫九里岛,韩家洲,大姑山,位于汉江与堵河交汇处的汉江之中。还家洲是因传说屈原曾居住于此洲之上而得名;传说屈原时常骑着白马在汉江边来往,人们视屈原为心目中的救世贤才,在弥陀寺附近不远处立一“白马寺”纪念;“店子河”。当屈原骑着白马辗转来到现在的店子河村后,因时常惦记着妻子和孩子们,常常独自一人来到河边悄悄垂泪,人们就将这里命名为“惦子河”;唐王行宫,据说唐代时,被流放郧乡的李泰因思慕屈原的高风亮节,曾专程到过现在的青曲镇唐王沟一带,向当地人寻访屈原的遗迹,并在此地建立行宫,至今此地仍流传着唐王行宫一说。现在,青曲镇曲远河村七组仍有唐王沟这一地名。以上传说均与屈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卢元骏.新序今注今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39.

[2]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8:344,50.

[3]黄灵庚.《离骚》“伯庸”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12(1):82-84.

[4]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2007:1467.

[5]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124.

[6][清]林云銘.楚辞灯[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楚辞类:第2册.济南:齐鲁书社, 1997:209.

[7]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65.

[8]汤漳平译注.楚辞[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138.

作者简介

邵文涛(1985-),男,湖北十堰人,湖北医药学院图书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文献学、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郧阳文化资源屈原
屈原之死
致故乡郧阳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为20名“讲台之星”立传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Natural Environment in My Hometown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屈原送米
十堰市郧阳区中小学践行“五和”精神
屈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