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多元策略打造自主化数学课堂刍探

2020-07-23余桂英

成才之路 2020年21期
关键词:自主化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余桂英

摘 要:数学学科是一门强调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的学科,重在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元教学策略渗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课堂适时留白、对接动手实践、创新作业设计等教学手段,打造自主化的数学课堂,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元策略;自主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1-0030-02

数学学科教学方向要由“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要协调好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关系,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多元化的数学活动,为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搭建数学学习平台,改善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探究欲望

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首要任务。教师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数学问题的选择要兼备启发性和生成性,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探寻这些生活素材的数学教学价值,启发学生从具体的生活现象中抽象出与数学教学相关的问题内容,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探寻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属性。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设置一些与学生固有认知相违背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志。

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立足学生的认知能力,契合学生的认知经验,设置学生能力范围内的自主学习任务。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负数”一课,“负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数学概念。教师可整理生活中的相反现象,引导学生建立对正数、负数的基本认知。教师先创设问题情境:“电梯上升4个楼层、汽车向前行驶100米、零上25 ℃相反的表述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思考难度很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很快就回答出了正确答案。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更加简便的表述方式代替文字表达?大部分学生能想到的就是用箭头的形式进行表示,虽然不够规范,但是能让他们初步形成数学符号的意识。然后教师进入负数概念的教学,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并联系温度计这种标注正数、0、负数的生活实物,建构负数的数学概念。这样,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现象中抽象出相互对应的数学关系,使学生树立数学符号意识,为他们的课堂自主阅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二、课堂适时留白,激活问题意识

要想凸显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就应注重课堂教学的适时留白,为学生深入思考留出时间和空间,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认知思维。数学教学的留白艺术体现在数学课堂的方方面面,教师在导入激趣、新知讲解、投放问题等环节,都可以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紧跟教学节奏,顺利理解和內化数学教学内容。在课堂留白的空间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成果,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质疑和猜想。教师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灵活调整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发散学生的数学认知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数学学科的概念性知识占据了很大比例,教师在概念讲解过程中,可以故意展示一些错误的概念表述,留出恰当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发现错误、思考错误,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教学“百分数”一课时,一些学生在百分数、小数、分数的转换练习中,形成了百分数可以等同于小数、分数的错误认识。教师在课堂中可提出两种不同的说法:1米长的绳子用掉0.5米后,还剩50%;1米长的绳子用掉0.5米后,还剩50%米。然后教师适时留白,让学生思考这两种说法是否恰当。学生思考后的结果分成两种,一种认为50%米就是0.5米,两种说法都没有什么问题;另一种认为百分数是用来表示所占比例的,50%米的表述方式不恰当。两个答案都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成果,教师组织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判断理由,并进行辩论比赛。在比赛的最后,教师进行课堂点评,指出“百分数只能表示数量关系,无法表示具体数量”,既能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概念认知,又能引导学生走出认知误区。

三、对接动手实践,培养自主意识

数学自主学习活动丰富多彩,教师积极推进数学教学内容与动手实践活动的对接,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素材,拓宽学生的数学认知维度,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教版数学教材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放在了很重要的地位,编排了大量的动手实践活动内容,教师利用这些教材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可以很好地适应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特点,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动手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和新问题,都会成为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长的有效资源,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高年级开始教学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这对于空间观念还不够成熟的学生来说,单靠图片观察和空间想象,很难全面把握其中的概念要点,需要必要的实践活动加以支撑。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教师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好形状不一的长方体纸箱,组织学生用1~6的序号标注长方体的六个面,用直尺准确量出纸箱的长、宽、高,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大小,自主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种操作探究活动形式自由,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很快就完成了各个纸箱的表面积计算。在直接的计算体验中,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到每个纸箱的前后、左右、上下三组对应面的面积完全相等,进而总结归纳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自主性较强的动手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学习体验,能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创新作业设计,拓展数学思维

教师创新数学作业设计,能够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要遵循适量的原则,控制好数学作业的数量,避免大量的作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起到负面影响。教师要精心筛选作业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数学作业的生活化设计,利用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后,教师可设置实践性课下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称量自己和家人的体重,做好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构建完整的统计表格,制作出一周时间内家庭成员体重变化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尝试分析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实践课题的设置与学生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从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确定坐标轴的数字分布,制作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也较为规范,作业完成质量很高。相比数学问题的反复训练,这种作业形式使学生完整经历了数据采集、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的自主学习过程,既能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又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教师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多元化教学策略优化数学课堂设计,让学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伟江.引导学生有效自主探索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3(10).

[2]郑文清.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元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

[3]方世辉.自主化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20(01).

猜你喜欢

自主化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大型核电汽轮发电机组自主化成果介绍
基于SSM-HAZOP的自主化ATP等级转换功能建模与验证
计算机联锁与自主化RBC接口测试研究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钢轨探伤车自主化超声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