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教育无痕

2020-07-23张丽

丝路视野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语文教学

张丽

摘 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社会人才结构和需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对于人才的定义从技能高超到德才兼备,而且这个时代也更需要工匠精神。根据相关调查,如今的用工企业对职校生的关注从原来的职业能力逐渐侧重职业素养,这种职业素养里包含敬业、专业、团队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等等。

关键词:中职教学 语文教学 德育思考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在中职学校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要从“显性”和“隐性”双方面共同进行。显性德育就是通过专门的科目进行教育,例如,思想品德教育课、政治教育等。而隐性德育却一直被忽略。隐性德育是指渗透在其他科目或者媒介中不显露的德育。而课堂中的隐性德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感召和自身的魅力以及凝聚力来实现的。中职教师应注意到,教书和育人二者密不可分且是统一的一个整体,单纯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课上传统式的说教和照本宣科,学生会非常抗拒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教育效果也非常差。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中职教学科目中,语文是非常基础的一门课程,不仅仅关联着其他科目的学习,还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首先,中职学校中的语文科目实用性非常强,它的侧重点在于加强学生的交际口语和公文写作,将语文中的听说读写充分和专业还有实用性进行融合。例如,在写作教学方面,常见的写作方式或者内容如计划书、工作总结、请假条等,这些都是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和工作岗位需要掌握的,对中职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都有帮助。其次,中职语文科目能够通过语言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情操,弘扬我国民族的传统。情感教育不仅是语文教育的的首要任务,也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将德育渗透在情感熏陶中

情感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每个健康的人类都有情感的需要。职中的语文教学要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就需要充分的展示语文作品中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操和人文思想,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融入情感场景中。例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蕴含的爱国之情,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借秋说情和对国家深沉的爱,汪曾祺《金大力》洋溢着淳朴自然的乡土气息,透露出对国家和人文的赞美,等等这些作品中每个动人心弦的转角,透露深情的行间,都散发着艺术特有的情感传达的能力。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注意朗诵的方式和方法,用文中感情带领学生感受作品,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成为有机的整体。

(二)将德育渗透在历史解读中

在中职学校的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作者当时特定的创作动机和当时特别的历史烙印,要让学生能够接受课文中的思想和品德教育以及对课文的充分理解,那么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给妻子的一封绝笔信《与妻书》,此文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深切的感情和对祖国爱。这个文章的写作背景是林觉民在广州黄花岗起义前三天,作者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和对即将到来的生死未卜写下的一封家书。广州的黄花岗起义是推翻清王朝这一封建王朝统治的第一声,也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大幕,这次革命事件有着相当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或者视频,例如《十月围城》等等,让学生通过各种资源和渠道了解课文中所讲的特定的历史背景,能够更有深度的理解当时历史背景下革命的意义,体会当时革命先驱们为实现革命的理想去奋斗的情怀,革命烈士为革命牺牲奉献的英雄气概,才仍让学生明白、知道、认同这些价值取向,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三)将德育融入时事针砭中

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人单位时间内能够接触的咨询都非常多。职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顺势导入学生感兴趣或者關心的事情,这样可以让德育更加接近学生、接近现实社会,有效地增加德育的可信度和教育强度,能够提高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判断力,提升学生到的情感与行为习惯的高尚品格。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文中写了作者小时候的生活,母亲作为整体的主线贯穿了始终,充分表现出了对母亲身后的感情,也在文中各种事情里透露出了母爱的伟大,也能让学生看到中华民族的品格,并加以传承和延续。例如另一篇文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师可以利用歌曲引申出这篇文章,在领略这篇散文的美的同时,讲述作者内心的彷徨和矛盾,想找寻清净又不得的心情,并介绍写作背景来解答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

职业教育本质是要培养满足现代化需求的人才,除了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技术和手艺的同时,也要及时引导学生的职业、道德、价值等观念健康成长,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也让学生有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得到受益一生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吴春峰.让语文知识教学润物无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

[2]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J].教育研究,2002.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语文教学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提高中职舞蹈课教学效果之我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