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本初中语文“优秀传统文化”创意教学活动探究

2020-07-23洪美秀

成才之路 2020年20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洪美秀

摘 要:青少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应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语文作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学科,需要组织多样的创意活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文章以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优秀传统文化为例,从巧设教学环节、深挖教材内容、引导多方重视等方面,对统编本初中语文“优秀传统文化”创意教学活动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优秀传统文化;创意教学活动;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0-0126-0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承担起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时,要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创意活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巧设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优秀传统文化创意教学活动的实施,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传统文化的热情。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教学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进行应用,可以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载体,为学生展现直观的文化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文化场景,感知传统文化内容。

以《桃花源记》为例,这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学生早已学习了陶渊明的其他古诗,建立了对陶渊明创作特色的认知。对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初,教师可先吟诵几首陶渊明耳熟能详的诗句,创设古诗词情境。同时,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自主吟诵陶渊明的诗句。在学生的参与下,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起来,而且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这时,教师引出《桃花源记》,并提出以下问题:这篇文章与作者写的诗词有何异同?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反复诵读,领悟内涵。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反复诵读,学生不仅能建立对语言文字的认知,还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增强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但机械地让学生诵读文本,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进行创意,将诵读、想象、绘画等方式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嘴的过程中,深入语言文字,感知其中的文化内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诵读、绘画、角色表演等创意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自读文本、集体阅读文本、男女生分别阅读文本的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建立起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采用绘画的方式,将文本描绘的场景展现出来。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会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像,直观地展现文本场景。在活动的体验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性,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对文本的认知,同时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挖掘教材内容,丰富教学方法

创意教学活动的实施,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创意教学活动的实施,不只是对教材内容的展现,还要以丰富多样的方式丰富学生阅读,驱动学生自主感知。教材中包含的传统文化是多种多样的,立足教材内容,教师可在实施创意教学活动的时候,有选择地应用不同的方法,驱动学生理解、感知传统文化,树立传统文化意识。

(1)广泛阅读,比较文化异同。比较教学法是指在阅读教学活動实施过程中,将两种具有某种联系的内容放到一起,驱动学生比较分析,从而在发现异同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理解的教学方法。在优秀传统文化创意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用该教学方法,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使学生自主发挥思维作用,深入探究,深刻体会文化内涵。

以《关雎》为例,这是《诗经》的第一篇,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极具传统文化特色。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为使学生对这首诗歌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感受其中的传统文化,教师可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储备,说出几首现代情诗,将现代作品与古代作品进行对比,并从文化角度分析《关雎》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意图,加深理解,增强文化感知能力。在组织教学活动后,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使用比兴的方式,写一首诗歌,让学生在自主表达过程中,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积累学习经验,为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虚心涵泳,寻找文化亮点。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创意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深入文本找出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以文化亮点为切入点,驱动学生深入思考、探究。传统文化的亮点很多,如古代称谓、传统节日等。以传统节日为例,在阅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展现传统习俗,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传统文化教学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以“以和为贵”综合实践活动为例,“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我国就讲求“和”,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把握该综合实践活动的文化性质,以“和”为切入点,设计信息搜集、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共享等教学实践活动。以信息搜集为例,在实施教学实践活动之前,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寻找“和”的任务,将学生划分为“建筑组”“故事组”“歌曲组”等学习小组,让学生带着不同的任务,搜集相关的信息,开拓视野,建立对“和”的感性认知。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共享搜集到的成果,交流各自对“和”的认知,实现思维碰撞。在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和”的丰富内涵,帮助学生建立对“和”的正确认知,从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倡导多方重视,弘扬传统文化

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沿学科,对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具有启蒙作用。但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刻板、单一的问题,以灌输为主,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创意教学活动的实施旨在打破课堂教学的限制,将学生带入到更广阔的天地里,让学生遨游在文化的海洋里,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营造多方重视,共同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

因此,在组织创意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赢得家长的支持。在学校里,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古诗词竞赛活动、春联书写大赛等。在家庭里,要鼓励家长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孩子走进历史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等,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传统文化产生浓浓的喜爱之情。例如,在组织“诗苑漫步”活动时,教师可把握时机,组织古诗词竞赛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累古诗词,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或吟诵、或歌唱、或表演,以多样的形式展现自我。

总之,在新时期,教师在组织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创意十足地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使学生感知传统文化内涵,树立传统文化意识,承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何双梅,韩媛媛.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与机制[J].教育探索,2019(06).

[2]朱国红.巧用诗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J].江苏教育,2019(95).

[3]苏金良,王洪霞.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四维育人”课程体系[J].北京教育,2019(11).

[4]刘加宽.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与推进机制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9(04).

[5]赵晓霞.青少年传统经典教育的契机、内涵与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9(08).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