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德育于高中数学之教学各个环节

2020-07-23谢玉平

丝路视野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环节德育数学

谢玉平

摘 要:开展学科德育渗透,全员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数学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蕴含着不同的德育教育的元素和契机,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个教学环节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的提高学生的德育认识、陶冶学生的德育情感、锻炼学生的德育意志、确立学生的德育信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科学探究精神等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德育 数学 教学环节

学生的生活中充满了德育问题,学生的生命伴随德育问题的產生,解决和成长。探索德育发生发展规律,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目标中寻找德育结合点,教学内容中发现德育联系点,教学过程中注意德育训练点,教学评价中实现德育强化点,教学作业中设有德育的延伸点。抓住适当的契机和切入点就可以把德育教育恰到好处的渗透到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一、寓德育于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环节中

课前预习对高中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是学好数学这个科目的基石。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寻求网络和智者的帮助。带着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听课,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辨析事物优劣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寓德育于学生数学课前演讲环节中

数学课也可以进行课前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以是对于前一天学习内容的总结和心得,也可以是对于当堂新课内容相关的数学史,又可以是对于一类题型解法的归纳总结……数学史是世界科技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数学史也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讲给同学的内容要做到正确全面,可以提高演讲者的责任意识。

三、寓德育于教师数学课前备课环节中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还要多和班主任老师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以外的情况。例如班级两个经济差距很大的学生分在了同一个寝室,产生很多矛盾。讲到数学统计的章节,配套练习上有一道关于农村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与城市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抽样调查对比的习题。便“借题发挥”,让学生讨论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优势与劣势。结果真的影响到了这两个同学,富家女孩意识到了自己的跋扈与无知,农村女孩也找回了自信,矛盾解除。如果没有这场矛盾而展开这场讨论,那是对教学的干扰,是对学科德育的错误解读。

四、寓德育于教师数学课堂讲授环节中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德育品质。例如:在用数列解决砍伐率问题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对待自然,由此引出环境问题,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思考和批判我们周围的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在学习双曲线的性质一课时,给学生欣赏网络歌曲《悲伤的双曲线》,既能让学生记住双曲线的性质,又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五、寓德育于教师数学课堂提问环节中

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有启发性有梯度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智力活动的刺激。教育它需要一群心怀教育理想的人投入其中,保护学生的理想和情怀,不轻易否定一个学生。要抓住德育契机,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锻炼克服各种困难的毅力,磨炼克服各种困难的意志。让学生明白科学的探索之路是曲折而坎坷的,只有迎难而上,锲而不舍才会取得成功。

六、寓德育于学生数学课外活动环节中

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进而重视数学科目的学习。例如:在学到概率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到学校附近交通拥堵路口统计各时段的车流量,到超市收银台处统计各时段排队结算顾客的人数然后提出出行方案,超市在哪些时段需要增开收银口等。这些活动除了可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七、寓德育于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环节中

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善于创造有利于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的情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帮助学生对人生目标的确立,行为习惯的培养,德育素养的启引。然而,课堂的交流是有限的,且多数局限于知识方面的交流;对学生作业评价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的批改,不要只局限于优良中差或分数,有时可以在分数下面写几句评语或者和学生交心的话,肯定学生一段时间内取得的成绩,鼓励学生更上一层楼;指出学生近期的不足和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等。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真心希望孩子们能在我们课堂里不仅学到知识,更能收获成长。但数学学科本身侧重的是逻辑思维的培养,想在数学课上,选择适当的章节,根据不同的环节,如春风化雨般地把德育元素渗透进去,的确需要花一些心思,多一些实践。一节课,40分钟,教学任务要完成,还想让孩子能有一点成长的收获,这是一个有些艰巨的目标,但是只要我们尽职尽责的不懈追求,一定会实现的。

参考文献

[1]何晓文,蒋建国.德育引领创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文林.数学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教学环节德育数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万丈高楼”由此始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