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020-07-23吴宗权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0年7期
关键词:竞争力校园文化提升

吴宗权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的教育应与文化相融合。要形成不同的学校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必然要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作支撑。重庆市忠县石宝中学的校园文化着眼于“石”,托物言志,提炼理念文化;立足于“石”,谋篇布局,打造环境文化;寄情于“石”,立德树人,构建活动文化。观其景、品其文、悟其意,使人愉悦,让人景仰,令人自信,催人奋进,使人遐想。

[关键词]独具特色;校园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每一个受过学校教育的人或许都有同样的感悟:不同的学校,给人的影响肯定是不一样的。母校留给我们的,特别是对我们的一生有重大影响的,应该就是那难以忘怀的校园文化。它通过管理、规范、启迪、陶冶和默化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理念、道德心理、人格品质、行为养成和思维方式等。为此,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面对校园文化建设“千校一面”的现状,忠县石宝中学龚家荭校长有他独到的思考,他认为,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的教育应与文化相融合。要形成不同的学校办学特色,增强学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必然要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支撑。2017年8月以来,石宝中学抓住忠县教育系统全面强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契机,以所在地属国家4A级景区——石宝寨和校名中的“石”为依托,进一步深挖石文化历史内涵,打造石文化特色教育。

一、着眼于“石”,托物言志,提炼理念文化

每所学校就如同每个人一样,都有独立的特性,无论是基于学校历史还是基于共同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演绎、提炼与诠释,都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有显然的学校记忆和印迹,这样的文化才会有生命力,并能在促进学校发展的方面体现其价值。

“石”是石宝中学文脉的联络纽带。学校兴办于1937年,老校所在的石宝老场镇,满街的青石板,“石”味浓郁;满校的石墙石梯石栏,“石”足可观。三峡工程移民迁校,如今又确定在新校打造“石文化”,旨在溯源老校经典,传承老校文化。石中人几十年与“石”相依相存,相得益彰。以“石”一般顽强的意志、不屈的毅力和坚韧的精神,扩大了学校的文化核心内涵。 石宝中学今年建校83周年,有着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蕴。近年,学校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积淀,与时俱进,再次梳理和提炼出了以“石”为核心的理念文化。

“石”坚毅、刚强、厚道、宽容、沉稳、朴实、低调、谦逊的品格正是学校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正是为人为师为生的品行情操的重要写照。石又谐音“实”,有真实、务实、诚实、求实、踏实、朴实、实在、老实、充实、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等含义,寓意丰富而深刻,博大而精深。由此,石宝中学提出“石心孕玉,天成至宝”的“石文化”办学理念,以“玉”“宝”来回答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用“石(实)心”来彰显教育状态和精神,体现石中人的风貌与习尚,用“孕”和“天成”来回答石中人如何培育出社会所需的“宝”“玉”——以“石”载道,以“实”育人,寓意深远,言简意赅。

石宝中学确立了校训“滴水穿石,恒善为宝”,乃望师生读先贤经典,用专注之心、坚定之力、恒久之功,养善心,育善习,成善行;确立了教风“匠石运金,怀珍抱宝”,期望石中教师具备美好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静心教书,爱心育人;确立了学风“朴石无华,琢玉成宝”,期望石中学子有朴石之质,朴石之气,朴石之行,做“朴石”之人,用琢磨之功,切磋之法,刻镂之力,练就“成宝”之能;确立了校风“水石清湛,惟贤是宝”,期望石中师生有坚毅、厚重、沉稳、质朴、正直、谦逊之精神,有张扬个性、师法贤人、积极向上之风尚。

二、立足于“石”,谋篇布局,打造环境文化

学校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往往都蕴含着自身独特的教育功能。以文化石为基础的校园景观石是我校校园环境建设中的点睛之笔,既能彰显其灵动特色,又能彰显其内涵特质和育人境界。石宝中学以“一梯(校门到砺石楼)一墙(红亭侧边院墙)一廊(主题文化长廊)一园(农家石制品生态园)”为主建筑,既体现主题,也让个性发展。“让一石一景发言,让一草一木传情”,使石文化成為学校一道承载历史、扮靓校园的文化风景线,让教育不止于课堂。

开门石大方。大理石是光明幸福的象征,大理石装饰的4根校门立柱着力表达石中人积极向上的永恒追求和顶天立地的豪迈气概,力图体现石宝中学“石心孕玉,天成至宝”的办学理念,彰显着石中师生积极追求上进的精神。整个学校围绕石宝中学百年学府历史来进行建设,校门整体上庄重优雅,简约舒展,开放包容,人文与自然融为一体,呈现高端大气之美。

校训石厚重。砺石楼前面建有形如鲲鹏展翅高飞的大型花园,花园正中置有方形校训石,石头正面刻着校训“滴水穿石,恒善为宝”,将校名“石宝”融入校训之中,乃望石中人读先贤经典,用专注之心、坚定之力、恒久之功,养善心,育善习,成善行。

花园正中铺设着大理石板的“人生三级石梯(每级6层)”,象征石中师生不畏艰难险阻,积极向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人生的辉煌顶峰。石梯两侧摆放有初1992级一学生赠送给学校的四副象棋大理石座凳,闲暇之余,师生摆上象棋对弈,别有一番风情。

花园中还立有高1979级1班毕业40年赠送的“感恩岁月,记住美好”怀旧石。其意是让孩子们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成为一个有爱心、懂感恩、有教养、会生活的人。

校园红亭旁为学校“‘石文化主题长廊”,一为中华石鉴赏,陈列着寿山石、青田石、灵璧石、太湖石、鹅卵石、绿泥石、雨花石、太行石、鸡血石、贺兰石、钟乳石、戈壁石、龟纹石等30余种石样,并配有简介,让师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风韵;一为师生成果分享,展示师生以“石”为题材创作的书画、手工作品,让师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红亭侧边院墙左侧为“点石成金”墙(没出现“点石成金”几个字),重点诠释表现:对己——衔石填海,坚忍不拔;对人——甘当基石,乐于奉献;做事——水滴石穿,贵在坚持;做人——金石不渝,诚实守信。

红亭侧边院墙右侧为“女娲石补天”“盘古开天地”墙,通过女娲和盘古历尽千难万险开天辟地和补天的故事,教育学生应具有坚强、勇敢、无畏的精神。

在红亭侧边黄桷树下,布置了石文化生态园,搜集散落在乡村的磨子、碾盘、舂米石、石狮、石水缸等先民惯用的石器,这些承载着石文化的历史印迹不仅蕴含着浓浓的乡愁,同时浸润着先辈们的勤劳和智慧,进一步丰富了石文化教学活动内容。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旨在留住乡村文化记忆,增添一抹校园文化亮色,重在教育子孙后代。

三、寄情于“石”,立德树人,构建活动文化

石,普通得俯身可见。因为其独特的属性,素来为文人雅士和平民百姓所青睐,成为人们生活中雅俗共赏的一个重要物件。“石”文化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宗旨。就是要把“石”的本质特征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题,着眼于新时代要求,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石”文化教育以新时代的内涵,注重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

石宝中学地处石宝寨,石宝寨孕育了石宝人的坚如磐石、勤劳朴实。广州起义中共领导人之一、广州市委第一任书记吴毅(石宝人)27岁就为国捐躯。石文化作为石宝中学文化建设主题,立题深邃,含义深刻,既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能弘扬石宝人正直大方、积极向上的精神。

石宝中学开展石文化建设,就是以“石”坚忍不拔的意志、威武不屈的精神来陶冶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石”稳健诚实的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引领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对待生活;以“石”坚硬的本质和不怕风吹雨打的顽强品质来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壮的体魄;以“石”的多姿多彩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欣赏“石”独特的艺术韵味;以“石”的付出和奉献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让学生拥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爱情怀。因此,建设独具特色的以石文化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石宝中学开展“唱、讲、答、演、练、做、读、诵、写、画”等形式多样的“石”特色活动,渗透石文化教育。上石文学课,让学生知“石”的精神;诵读石诗词,让学生悟“石”的內涵;唱响石歌曲,让学生颂“石”的悠扬;绘制石画,让学生品“石”的神韵;讲石故事,让学生晓“石”的真谛;观石景,让学生赏“石”的多姿;写石文,让学生记“石”的趣事;做石人,让学生践“石”的品行……将石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的活动中,呈现生动有趣、各具特色的“石”特色教育校园文化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在活动中成长,使学生在活动中懂“石”道、明“石”理,激发学生好学上进的精神。

“以‘石为有效载体的校园文化能够使人愉悦,让人景仰,令人自信,催人奋进,给人遐想。”展望未来,龚家荭校长成竹在胸。这不仅仅是憧憬,学校已付诸行动。而今,走进忠县石宝中学校园,石文化便与你相拥而至,观其景、品其文、悟其意,让人心中不由萦绕起“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的柔美旋律。石宝中学石文化与校园环境共生共融,极具自然美和人文美,这样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必将对石中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很好地凝聚师生、引领师生,提高石中人的文化品位,扩大学校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竞争力校园文化提升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