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户”与“通信”并存应成家访新常态

2020-07-23张建国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0年7期
关键词:家访入户常态

张建国

[摘要]做好家访工作非常重要,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讲究家访艺术。家访的形式不必强求一律,可以“入户”与“通信”并存,并逐渐成为家访的新常态。至于是采用“入户”还是“通信”的家访形式,教师需要精心“备课”,因对象而异,一切以基于家长与学生的视角和立场为准。

[关键词]家访;并存;常态

不少家长认为,入户家访耗时且不方便,也给教师、家长增加了负担。但是,更多的家长表示,入户家访很有必要,认为面对面的沟通,具有通信家访所无可替代的作用。应该说,這两类家长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不可否认,他们都只是站在各自的立场,都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自然有失偏颇,必然会出现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的现象。如果家长们都能够静下心来,既能够站在自己的立场,也能够重视换位思考,就容易分得清入户家访与通信家访的利弊所在。然后,冷静地权衡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这样,在教师征求以什么形式进行家访时,家长就不必犹豫和纠结,爽爽快快地予以回复。

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福州市教育局,对管辖区域内中小学提出每学年要有一次入户家访的要求,显得很有必要,也并不为过。问题是,“每学年要有一次入户家访”的刚性要求,无疑会让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感到不便和麻烦。相比较而言,教师入户家访不仅耗时费力、效率不高,而且还会增加交通安全隐患。以陈先生为典型代表的部分家长表示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也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这就提醒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发出相关通知之前,最好是做一些调研工作,充分听取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对教师家访问题的看法、意见与建议。在此基础上,所研讨、制定、下发的关于要求市中小学每学年要有一次家访的通知,就能够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愿,就容易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与大力支持。否则,市教育局所下发的通知精神就难以落实到位,文件的权威性、严肃性、指导性等,都会大打折扣,而且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对于生活、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来说,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家访活动的通知精神,充分认识到教师家访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严格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主动组织、落实好家访活动。即使平时教育教学工作再辛苦、再紧张,也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家访工作中去,因为家访也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是为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应该而且必须“备课”。不仅要备家访的时间、地点、目的、重点、内容等,而且要非常重视备好家访的形式。到底是人户家访还是通信家访,抑或是既通信家访又人户家访?教师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根据自己是否方便来决定,必须尽最大的可能尊重每一位家长的意见,满足所有学生家长的内心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千万不要忘记或轻忽了尊重学生的意愿。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聊天、请学生写纸条,或者让学生填写一张简易的表格等,准确了解到每一位学生希望教师以怎样的形式家访。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理想的家访形式,应该是家长、学生与教师三方都适合。然而,总会有意外或例外。当家长、学生所希望的家访形式与教师所希望的形式有所冲突时,每一位教师都应自觉地处理、调整好自己,因为教育教学只有基于学生的立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家访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延伸与拓展,因而,家访也是一种教育教学,也应该基于家长与学生的立场。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家访入户常态
入户盗窃的罪与非罪
冬夜听雨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西平县谭店乡开展计生“十入户”活动
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思考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家访策略研究
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