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资源

2020-07-23张玉芳

关键词:挖掘审美中学语文

张玉芳

摘要:审美能力是当代人才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其中的美育资源相当丰富,深入挖掘其中的美育资源真正将其应用到对中学生的审美教育上是关键。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实际以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美育资源为话题,分析了美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中学语文展开美育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开展的现状,最后分析了中学语文教育中美育资源如何更高效的运用起来。

关键词:中学语文;美育;资源;审美;教育;提升;挖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115-2

中学阶段语文是必修学科,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育资源,充分将这些资源挖掘出来,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同时高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终身受益。审美过程中学生得到高效的陶冶,同时心灵得到净化和洗涤,那么如何高效的展开审美教育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重点探索的问题,而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资源是关键和前提。

一、中学语文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1.是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中学语文教学中高效的开展美育教育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理论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更好的利用丰富的语言累积,促进语感发展,促进思维水平的发展。语文课程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审美情绪,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新课程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给予厚望,希望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这一方面分析,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美育意义显著。

2.是改善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需要

中学语文教学中关注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是改善现阶段语文教学现状的需要。应试教育仍然广泛存在,虽然素质教育工作在高效开展着,但是很多时候沦落为一纸空文,中学语文身处窘况,甚至变得十分程式化。很多语文课堂上,教师关注理论知识教学,内容求多不求精,这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背离。而关注审美教育,则大大丰富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审美兴趣的提升。美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极大的开放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由此可见,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展开很有必要。

3.是中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美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展开符合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黄金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情感世界异常丰富,他们渴望美,同时也致力于美的追求。美好的事物往往对他们有较大的影响。这个时候教师需要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美好的事物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道德情操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辨别是非美丑,树立正确三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强有力的基础,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

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开展的现状

1.美育理论准备不到位

纵观当前阶段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仍然存在不小困境。首先美育理论准备不到位,美育深入挖掘其中的美育因素,渗透审美教育,仅仅凭借一腔热血是不可能的。必须有扎实的理论作为指导,美育计划展开,到底如何展开很少有人深入探讨,正是由于理论匮乏使得美育教育开展的无力开展。

2.受到传统语文教学理念的干扰

传统语文教学理念仍然干扰美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语文课堂中恰恰缺乏教学和谐,学生自身的“力量”难以展示出来。美育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挖掘,教师往往是抱着课本,旁征博引,看似分析的精辟到位,实则是教师自我陶醉,学生在讲台下的状态不理想。呆板化的教学模式正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困境。虽然语文教学改革内涵远远丰富于与美育的内涵,但是教育思想得不到更新,想要真正开展美育就成为了奢望。

3.教师本身的审美素养不到位

教师是学生成长和发展道路上的指引着,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直接影响美育教育质量。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导演”存在,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同时教师还是作为课堂艺术的创造者,从整体层面把握课堂结构,还需要强调自己语言的合理运用。这都需要足够的审美素养作为支撑,教师审美素养不到位是阻碍美育资源深入挖掘的重要因素。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资源

1.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作品本身的内容美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就作品本身的内容美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内容美是中学语文教材尊重包含的丰富自然人文性内涵,给予学生启迪和陶冶。主要表现在自然景物美,刻画的人物美,作品中呈现的社会美三大方面。自然景物美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例如《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文章,景物描写的出神入化,将远近,动静,高低有机的融合起来,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此外还向读者传达另一种对纯洁质朴的自然关怀的渴望,同学们细细品味文章会出现物我统一的惬意和快感。作品中对人物的全面描写刻画出来的人物美,往往能够带给学生心灵层面的共鸣,以及在情感层面的震慑,深入分析作品人物形象,让学生学会鉴赏分析这些艺术形象相关的社会价值,从而对学生的情感有更好的激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促进同学们正确人生观的树立。作品本身蕴含的社会美也是关键内容。例如劳动美,生活美等等都是包含在其中的。中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内容文章都是对社会美的人物以及事件的塑造,教学环节对于这些人和事展开深入的剖析,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让同学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养成良好的情操。

2.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作品的情境美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更为深刻到位的感受作品本身的情境美。客观事物的外在形式激发作者的审美理念,特殊的审美往往在外物上强化映射。情境美的内涵同样丰富,例如意象美,韵味美,意境美等。所谓意向美,在中学语文很多文章中都描写了鲜明特色的意象,例如《故都的秋》作者从颜色上选取情境悲凉的冷色,在声音上选择细微轻衰的音色等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本身的失落,困惑以及沉重的心情。审美本身就是从感知阶段开始的,为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于形象有丰富的感知,深入把握好色彩,音韵,节奏等因素的感知,促进想象力不断丰富。

3.引导学生更好的体悟课文的艺术形式美

引导学生就课文本身的艺术形式要有更好的体悟,内容和形式关系紧密,在很多时候可以相互转化,有了好的内容还需要更好的形式作为表现,这样一来两者往往相得益彰。首先课文中的语言或是优美,或是简单,引导学生就语言精华和表达技巧把握好,感受其中的表达妙处,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升。其次文字美需要高度关注,不同的文体美感不同,散文,诗歌,说明文,议论文等等都有自己的审美特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细细品味;语文的结构也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例如严谨有序,完整曲折,自由生动,平平到来等等,无论哪一种结构,作者的思路都是贯穿到其中的,在结构上呈现出具体的美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资源相当丰富,需要教师细细把握,深入挖掘,不断累积,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切实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水平,保障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强化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富青.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s1):97-97.

[2]曾文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教育探索,2000(11):64-65.

[3]李蔷.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考试周刊,2009(42):55-56.

[4]楊金莲.浅谈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J].大观周刊,2013(07).

[5]颜亚名.接受美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反思[D].漳州师范学院,2011.

[6]王应成.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美[J].时代教育,2009(11):185-185.

[7]唐小.论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都市家教月刊,2017(5):41-41.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六中学,甘肃 天水 741000)

猜你喜欢

挖掘审美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