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山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7-23毛文华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生态环境

毛文华

摘 要: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山区群众脱贫奔小康,是当前重要的工作任务。基于此,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普及文化知识和农业科技水平、探索和优化产业结构、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对策,希望推动山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思想管理;文化普及;生态环境

千百年来农业农村伴随着时代的潮流在不断改革中,古有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商”制度,现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的重大政策扶持。我国高度重视山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力争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在山区农村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的客观条件较差、文化和科技的支撑力弱、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等因素制约,遇到发展瓶颈,诸多问题不断涌现而来,直接影响山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部署。

一、新形势下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问题

(一)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我国山区农村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土地贫瘠,山坡多平地少,山地多良田少,相当部分属于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农业水利设施落后,抗灾能力弱,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山区乡村大多位置偏僻、交通闭塞、道路不畅、缺水少电、信息封闭,客观上导致了其经济落后。尽管近年来政府对山区农村支农惠农资金逐年增加,但与庞大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相比也显得杯水车薪,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建设的需要。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经济思想意识薄弱,文化科技水平较低

由于山区农村交通、教育、传统观念等原因,网络通信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农民综合素质与市场经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实际生产应用很大程度依靠过去的经验,多数农民对市场运行规律及供求信息的接受、反馈能力差。农民在新技术方面的应用不足,缺少对新设备、新技術的了解,不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加工技术,严重制约了新技术、新成果和新品种的普及推广,农业科技对山区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率低。

(三)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山区农村农业生产还保持传统的农耕劳作状态,产业结构多以如玉米、豆类、薯类等杂粮生产为主,以传统养殖业、微弱的家庭手工业或外出打工收入为补充,特色经济作物少,没有重要产业来支撑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比例失调,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单一的、不合理地农业产业结构远远适应不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与需求脱节,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滑,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山区多数年轻人为了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不得已离开故乡,在外务工打拼现象比比皆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已是山区农村普遍的现象。

(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农业组织合作化管理

山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实际生产中的农技服务、农机作业服务、购销服务还不能真满足农民的需要,农民所需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技术服务还没有真正形成。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弱化,缺乏农业组织合作化管理,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传统产业增收无望。一些农村干部思想觉悟不高,文化水平低,市场意识淡薄,参与市场竞争的闯劲不足,加上资源缺乏,集体经济薄弱,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成了空谈。

二、面对新形势下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山村农村生产条件

山区农村要从当地实际情况,科学施策,对交通、环境、气候等条件确实恶劣,生存确实困难的村庄可采取整体异地搬迁的方法,能迁则迁,能合则合,节约管理成本,实现利益资源共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先决条件,要重点投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电力通信等改善生存型设施。道路交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而农村公路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加大农村村级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快农村村级公路建设的步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加大农业水利建设力度,及时满足农民对生产用水的需求,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和管好农村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使农村基础设施真正走上“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的良性轨道,确保农村和农民长期受益。

(二)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普及科学技术教育

在新形势下,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程度是我国一大难题,山区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奇缺,是农村贫困的根源之一。要转变农民传统观念,让他们用新的思想观念投身到农业经济建设中去。抓好各种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工作,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各地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等,把那些花钱少,见效快,山区农民乐于接受的种养技术认真组织推广应用,使山区农民掌握了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促进农产品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鼓励返乡青年到山区农村去创业、去发展,以点带面,为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

(三)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山区特色产业

在山区农村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找准路子,特色发展。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生态等条件和种养习惯合理调整农林牧渔业的结构比例,调整产品结构,研究提出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开发战略,优先建设形成特色产业和品牌,调减单一、生产过剩、没有销路的产业和产品。按照“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或“企业+行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探索创新农业发展与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各种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或农产品流通业,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土地流转,积极引导农民走规模生产、集约化经营之路,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稳定和发展集体经济。

(四)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区农村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和发展生态经济产业模式。一是发展经济林牧业,宜林、宜牧的荒山草坡可以大量植树造林、种花种果,林下可套种中药材等,还可兼合养鸡、养羊、养牛等畜牧业,使之发挥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二是利用山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特殊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生态优先,农旅融合是目前乡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通村改善乡村环境卫生,把城里人吸引到农村观光旅游度假,感受乡村风情和清新的空气,体验农家生活和农耕文化,促进农村三产发展。

三、结束语

农业农村发展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实现我国全面发展繁荣成果的必然一步,而山区农村也新形势下探索发展之路尤为重要。因此,全面实行农业经济发展对我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莉.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完善对策[J].江西农业,2017(21):121.

[2]马小红.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21):16-17.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生态环境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