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HIV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意向及影响其治疗意向的影响因素

2020-07-23钟欣扬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钟欣扬

【摘 要】 目的:分析本市HIV阳性者的抗病毒治疗意向以及影响治疗意向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治疗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其基本资料、艾滋病特征,通过统计分析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者中以男性为主,占总人数的81.3%;婚姻状况已婚为主,占总人数的63.9%,收入水平以3000元以下为主,占总人数的45.6%。艾滋病患者确诊时间中以最近1个月为主,占总人数的82.8%,传播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占总人数的59.9%;自评健康状况以一般为主,占总人数的61.8%;最近3个月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占54.0%。年龄在40岁以上相比较于低年龄组是影响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户籍所在地、婚姻状况、学历、收入、CD4细胞计数、自评健康和高危性行为是影响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政府和社会应注重低年龄段、本地户籍所在地、未婚、低学历、低收入、自评健康差等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其抗病毒治療意愿,为防控和治疗HIV阳性者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抗病毒治疗;治疗意向;影响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5年最新发布关于艾滋病病毒阳性者(HIV阳性者)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策略[1]。为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治疗艾滋病的要求,我国于2016年6月发布有关治疗艾滋病新的治疗策略[2]。包括围绕重点人群进行控制,对医疗机构及预防控制部门都提出新的针对和治疗要求。但我国由于文化个人因素及卫生保健水平受限等因素影响,治疗效果不佳[3-4]。因此本研究通过对HIV阳性者治疗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推动国家治疗艾滋病患者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市确诊HIV抗体阳性者,纳入标准为[5-6]:1)首次检出HIV阳性者;2)尚未接受任何抗病毒治疗患者。排除标准为:1)外籍患者;2)18岁以下患者。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调查。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调研员经统一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符合调查资质后上岗调查,采用一对一的调查方式,保障患者的隐私权利,征得患者信任,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等资料;2)艾滋病相关特征:包括确诊时间、感染途径等有关信息;3)艾滋病治疗意向:包括想开始治疗的意愿、治疗方式等特征。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基本资料采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本次调查共计纳入484人患者,发放问卷484份,回收问卷482份,回收率为99.6%,其中剔除填写不完整问卷6份,回收有效问卷476份,有效率为98.3%。被调查者中以男性为主,占总人数的81.3%,婚姻状况已婚为主,占总人数的63.9%,收入水平以3000元以下为主,占总人数的45.6%。见表1。

2.2 艾滋病相关特征调查现状

本次调查艾滋病患者确诊时间中以最近1个月为主,占总人数的82.8%,传播途径与同性传播为主,占总人数的59.9%,自评健康状况以一般为主,占总人数的61.8%,最近3个月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占54.0%。见表2。

2.3 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调查具有抗病毒治疗意愿的人赋值为1,未具有抗病毒治疗意愿的人赋值为0,以治疗意愿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分析,年龄中40岁以上相比较于低年龄组是影响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户籍所在地、婚姻状况、学历、收入、CD4细胞计数、自评健康和高危性行为是影响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见表3。

3 讨论

艾滋病是现阶段我国重要的防控传染病之一,国家已经形成艾滋病监测和防控体系,其中抗病毒治疗意愿在防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7]。本研究发现,在基本资料中,男性是HIV阳性者的主要群体,目前具有年轻化的趋势,本次调查30岁以下者占51.9%,学历构成主要为中高学历者,以高中及以上学历为主,由于我国现阶段人们思维意识不断开发,和人们对于艾滋病的防控意识不强,造成HIV阳性者以此人群为主。而相关艾滋病特征调查中发现,HIV阳性者基本于发病1个月之内确诊,说明诊断和治疗意愿积极,由于发现及时,其健康状况和CD4细胞计数水平较低。

本次调查通过logistic分析研究发现,高年龄段是影响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发现,高年龄者由于社会积累较多,对健康意识较强,对治疗意愿较为强烈。收入水平、医保状况和学历也是影响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水平越高,此人群对治疗意愿越重视,因此为了增强防治意愿,社会组织应该注重对弱势人群的有关艾滋病治疗的健康教育,提高其治疗意愿[8],从而从自身态度方面提高治疗意识,促进防控策略的实施;本研究还发现,健康状况和高危性行为也是影响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说明提高性行为的健康教育对治疗意愿也具有影响意义,并且在特征中发现具有高危性行为的人群比例较大,已经超过半数,说明应该广泛开展性教育,提高人们的防控意识[9]。

综上所述,政府和社会应注重低年龄段、本地户籍所在地、未婚、低学历、低收入、自评健康差等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其抗病毒治疗意愿,为防控和治疗HIV阳性者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8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10):965.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2015年12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16,22(02):69.

[3] 周婧,李现红,张慈.中国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持续参与治疗现状及多层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01):21-28.

[4] 吴霞,朵林,张苗云,等.跨境缅甸籍女性性工作者HIV感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12):1560.

[5] 吴霞,罗志,朱志斌,等.2009~2015年跨境越南暗娼干预服务与高危性行为性病及HIV感染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04):418-419.

[6] 蔡于茂,宋亚娟,刘惠,等.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HIV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01):62-65.

[7] 李洋,王娟,贺淑芳,等.北京市1995~2015年艾滋病病例诊断后生存时间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11):1509-1513.

[8] Zhang F,Dou Z,Ma Y,et al.Effect of earlier initiation of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and increased treatment coverage on HIV related mortality in China:a national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Lancet Infect Dis,2011,11(07):516-524.

[9] 徐园园,李小杉,吴苏姝,等.南京市2004~2016年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生存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8,37(04):473-478.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