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内科护理中开展协同护理方案的应用体会研究

2020-07-23毛毛王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3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毛毛 王茜

【摘要】目的 探究心内科开展协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协同护理)。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ESCA、ADL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提高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对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协同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协同护理方案;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program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Method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llaborative nursing) according to nursing methods.Results ESCA and ADL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nursing.Th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results o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Cooperative nursing program in cardiology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ability of self-care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Cardiology Nursing; Cooperative Nursing Scheme; Application Effect

心內科是医院诊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科室,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且老年患者居多,这也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探究心内科护理中开展协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2月~2019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2~75岁,均值(57.4±5.7)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1~74岁,均值(56.9±5.8)岁。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符合对比需要。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心内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协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1)护患之间协同护理:护理人员需要重分类了解患者的内心状况与疾病特点,采用和蔼可亲的态度接待患者,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消除自身的陌生感与紧张感;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先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心理不良情绪之后,在对其进行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2)医护之间协同护理: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对一口述、发放宣传手册、开展集体讲座等方式,帮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特点与注意事项,以此来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②基础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系统进行环境护理工作,注重保持好病房中的干净整洁,定时打扫病房卫生;同时还需要控制好病房的温度与湿度,促使患者能够处于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中;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可以与医师或营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与个人喜好来进行;让患者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生冷、刺激性强的食物。

1.3 评价标准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2]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总分为172分,分为四个方面,即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概念,一共四十三个条目,分数越高代表越好,反之则越差。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采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3]进行评估,总分为56分,共14个指标,分数越高代表越好,反之则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借助了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上述数据统一由(x±s)的方式呈现,采用t检验,当最终结果显示P<0.05时代表该项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ESCA、ADL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提高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对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ESCA、ADL评分比较(x±s)

组别 ESCA评分 ADL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30) 88.1±12.1 104.3±12.8 32.8±8.3 38.9±4.8

观察组(n=30) 87.8±12.3 123.5±12.8 32.5±7.7 46.1±6.7

3 讨 论

心内科患者疾病一般比较危重,因此在心内科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开展科学、核心的护理方案,让护理方案变得更加的人性化与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现阶段协同护理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临床中,其主要是以护理工作为基础,通过医护、护患、护理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协同护理,以此来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通过护患协同护理,能够促使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工作,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改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4];通过健康宣教,能够促使医师与护士共同进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内容与注意事项;通过环境护理,能够促使护士与患者家属对病房环境进行维护,确保患者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中;而通过饮食护理,则能够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改善患者的体质,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5]。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协同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丽佳,曾秋月.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8(10):122-125.

[2] 叶红平.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15(10):155-157.

[3] 田瑞杰,李 星,袁 媛.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血液净化,2018,23(7):82-83.

[4] 张 莉,余卫卫,夏美霞.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学,2017,19(11):1676-1678.

[5] 肖 群,刘 睿,郎红娟.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24(16):54-55.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