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07-23魏敏娟

学周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创设教学法情境

魏敏娟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学生进行情境的创设,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作为教师,应当提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4-01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4.058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的痕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对教师与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教导学生数学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引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主动探索,作为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效情境。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如果学生能拥有更多自主时间,可以发挥更多的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教师觉得小学学生认知程度低,自我控制能力差,如果拥有更多的时间,课堂秩序会难以控制,但是这种情况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可以有效解决。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为教学中心,课堂由教师主导,教学计划也是在教师感知下展开的。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可以让课堂有序进行,省去很多管理麻烦,但是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并且由于教师掌握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学生会对教师形成很强的依赖性,一旦缺乏管理,学生会乱作一团。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还表现在面对困难问题时,学生不是想着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而是等着教师讲授,这不利于小学学生思维的培养。此外,教学目标的完成往往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断定的,但是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计划,很难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传统课堂模式的弊端,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而非知识灌输者。

(二)课堂形式单一

传统的课堂多是“一言堂”的形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下面听讲,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课堂形式单调,课堂气氛沉闷。但是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小学学生的思维认知不符,数学学习对学生来讲有着一定的难度。有时缺乏必要交流,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虽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经验判断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但是这种方式收效甚微,并且不适合所有学生,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而小学学生的专注力较差,在沉闷的课堂气氛下,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将注意力转向一些其他方面,降低教学质量。在这种课堂形势下,师生之间的交流多是通过点名回答问题实现的。但是由于教师在学生中有着权威性,学生总是害怕回答错误受到批评,所以这种方式也并不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反而在不断地提问中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完全可以改变教学方式,还赢取学生的认可。以新颖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此来改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会忽略课堂形式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枯燥

小学数学课堂内容都是围绕教材进行的,教材多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程度制作的,因此合理使用教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养成了对教材的依赖性。教学内容完全依据教材展开,导致课堂内容枯燥乏味,无法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而且对于教材的过分依赖,还会导致学生认为数学缺乏实际应用性,降低数学学习的认可度。但是,日常生活中随处都透露着数学思想,只要运用得当,这些内容都可以为数学教学服务。但是一些教师并没有积极探索,将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融合。在教案准备过程中,只是依据教科书。诚然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但是教师忽略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学生才愿意更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将实际生活问题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还能帮助学生更灵活地掌握知识。所以教师应当改变对教材的依赖,多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升课堂内容趣味性,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果。

二、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一)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到卫星发射、火箭升空,小到衣食住行、外出旅游,都有着数学的痕迹,数学贯穿在人们的生活中。在开展情境教学法时,作为教师,若是能够以实际生活作为依据,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学生感到熟悉的生活中的常识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公顷与平方千米”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自己学校的占地面积,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学校的全景图,向学生介绍,我们的学校占地面积大约是90000平方米,如果将平方米的单位换算成公顷,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呢?以学生最熟悉的学校为依据进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之中,学习如何换算平方米、公顷以及平方千米。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家的大致面积,计算一下是多少平方米?又是多少公顷?结合实际生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掌握面积单位。同时生活化的情境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周围的生活,计算周围建筑的面积,在不断实践中加深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极强的探索欲望,拥有主动探索的特点。若是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能够利用好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探索与学习,学习数学知识,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结合数学知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布置悬念,为学生留下有效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索,进行自主学习,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与被动接受知识相比,主动探索得到的结论有更深的印象。并且在不断的探索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很大的锻炼,也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能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去解决一些较为困难的问题。当学生可以自主完成一些较难的数学习题时,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周围事物相结合,创设问题场景,提升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

(三)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应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也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如果单纯地教导学生数学知识,学生会感觉到枯燥,课堂上容易分心,继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下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将情景教学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可以降低课堂枯燥性。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去结合这些情境进行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之中,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情景教学融入了更多的生活情境,不会让学生感觉数学脱离实际,而是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而这种感觉也会让学生对较为抽象的数学产生认同,不再认为数学是脱离实际、没有用处的学科,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在情景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会更高,继而会与教师产生更多的交流。通过问答或是主动发言等形式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融入更多有趣的生活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会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改善,最终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也要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由教师主导课堂,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并且由于课堂形式单一,课堂内容单调,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些因素也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合理利用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与探索。情景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教师,应当不断地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情境教学的方法,以学生为本创设有效情境,进而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文昌,刘永建.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数学情境教学探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7(2).

[2]位俊.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2).

[3]李振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5(20).

[4]陈美藩.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34).

[5]宋磊.情境教學法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智库时代,2017(12).

猜你喜欢

创设教学法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