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套餐的设计与评价

2020-07-23王景国

学周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新课程

王景国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生教育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自身的成长及特点。以往的高中化学作业内容多而不精,作业形式刻板,教师批改方式单一,新课程的改革主张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把学与教相结合,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高中化学作业设计应该包括,课前预习布置合理的课前作业,课中设置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课后作业要有丰富的内容,凸显出重点并结合完善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高中化学作业;作业套餐;新课程;设计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4-00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4.043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应以创新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本原则,实践“套餐式”化学作业的应用。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包含对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及批改评定进行的系统性的计划。在对课程进行改革以来,强烈要求对学生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作业的结构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带来的用处。教师在布置化学作业时,当注重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作业内容当有不同的深度,由浅至深引导学生不断钻研,在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时,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在实践中找答案,体验从简到难的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对未知或更深层知识的好奇心以及积极探究学习的兴趣,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套餐式”作业

作业套餐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同时制定的不同阶段的几套作业。通常根据学习情况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种类:首先是学习掌握了基础知识并能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学生;然后是不但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并能举一反三,对类似的物质也可以有一定理解的学生;最后是彻底掌握了基础知识,能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且可对其进行实验和验证,可言传身教的学生。其实作业形式多样化就是完全打破作业形式单一的传统,以前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基本都是书面形式的作业,并且都与课堂上讲的例题相似,对所学知识不断重复,不断模仿,让学生进行机械式记忆。新课程改革则强调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结合生活中的环境,以实践为主,抛开课本走进生活,多看多动手,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在相互交流或实验中完成化学作业。

综上,“套餐式”作业指教师所教的每一个课时设置难度不同的几类作业,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后可选择不同难度的作业套餐来检测自己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套餐式”化学作业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一)“套餐式”化学作业的设计原则

1.趣味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知识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将会事半功倍,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有一定的创意而不是随堂的例题按部就班,作业内容贴合日常生活,增加比较新颖的形式和趣味,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得轻松,学生能够愉快地体验到因学习成绩提高而带来的成就感。

2.实效性。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使用。教师布置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数量不同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状况进行选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而以往的作业缺少灵活性,全部是课本知识的复制,教师强制学生完成作业,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失,无法发挥出作业为学习带来的作用。

3.层次性。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学生的成绩也存在差异。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同,将作业的难度和数量进行划分,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作业的层次,并帮助学生完成对高层次作业的挑战。与此同时,作业的层次不同,教师对作业的评价也要分为相应的层次。

4.发展性。教育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随着时代的不同,学生对知识的认可发生着变化,所学知识点对应的作业要贴合当前社会发展状况,让学生以当前的社会发展状态来吸收掌握原有的知识,要破除知识混同发展的传统观念,让传统知识与现代相匹配。教师要拥有更广阔的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最新的教育问题,同时跟随时代的步伐学习全新的教育知识。

(二)“套餐式”化学作业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职业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其教育生涯的一次良好机会。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严格遵守新课程理念,重视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多方面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化学作业的安排不能偏离新课程改革标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体现出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布置的全新特点。

1.要以人为本。不要让学生以为作业是教师安排的任务,应让学生因自身学习和生活需要而去积极完成作业,作业内容以学生未来学习方向以及未来发展为中心,作业的内容及完成交由学生自己把握和安排,以丰富有趣的作业内容吸引学生,促使学生积极完成作业。

2.要注重合作探究。新课程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中特别强调了合作与探究。化学作业的布置应结合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会在学生完成探索性作业的过程中显现,该模式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对未知事物的发现和创新。

3.要与生活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有关化学方面的知识。教师布置的化学作业内容要从生活中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中完成作业,在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也可开展社会调查等有实践意义的作业,让学生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带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4.要注重因人而异。学生的能力有高低,成绩有好坏,作业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选择作业的自主性,布置不同难度、不同样式的作业,供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

5.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性。对于不同难度的作业内容要让全部学生都知道,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但要保证作业起到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还要有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拓展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保持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掌握基礎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学生是核心,就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创造发展性学习目标。所以课程的改革不是舍弃原有的知识,而是在按照教材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无限潜能,去探索研究更深层的知识领域。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高中生的化学作业内容要同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预习环节合理设计“前置作业”

相关理论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类的成长顺序,把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作为起点,与学生的要求标准没有关系,而是将学生知道的知识作为铺垫,为学生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逐步成长,达成更高的学习目标。所以,“前置作业”的布置是教师进行学习引导以及学生自学的重要环节,上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化学知识,而且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在编制上同属于一个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预习时,布置合理的课前作业能够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课堂环节有针对性设计课堂作业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成绩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成果,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状态则能够明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其中生成状态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这里的生成状态就是指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师指定的学习目标,教师应基本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成绩是否提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合理布置相应知识点的练习作业,用来检测学生对教师所教知识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三)课后分层次设计课后作业

新课程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体现出因人而异的教学风格,打破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方式。教师的努力付出才能换来学生的美好未来,所以在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时,教师要准备充分,作业内容丰富且精要。要设置不同形式、不同难度的化学作业,对每个知识点的表现要透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作并且检测出其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利用好化学这门知识的本身特点,将实验与探究与作业相结合,通常那些比较神奇的实验现象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使学生对未知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套餐式”化学作业设计的应用和评价

通过对“套餐式”化学作业设计的分析和了解,在实践过程中以下几点因素当考虑周到:首先是布置作业所涉及的知识面以及作业的难度、形式等方面。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其应涉及的知识面和难度要慎重,避免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另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外在条件,作业套餐的分类要随着学生的学习发展动态而变化,避免学生因为生活条件而导致无法完成作业。

但是,“套餐式”化学作业避免了传统作业的所有弊端,能够因人而异地照顾所有学生的各种发展需求。同时从课堂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上来讲,必然会导致教师无法以个体的角度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传导没有选择性,而“套餐式”化学作业设计则能够使每位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同时也能够使教师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据实践数据统计,“套餐式”化学作业能够明显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带来显著成效。因此,“套餐式”化学作业设计值得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君霞.基于适性教育 实施套餐作业[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6(11).

[2]黄康兵.为学生定做套餐作业[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

[3]莫尊理,柳雯雯,孟淑娟,杨佩佩,郭瑞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套餐的设计与评价[J].化学教育,2011(12).

猜你喜欢

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正确使用语文教材的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下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体育新课程改革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