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0-07-23赵保利

学周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德育教育新课标

赵保利

摘 要:在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关注学生智育成绩的发展,还应重视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文章论述现阶段下高中物理教师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德育教学的重要性,探究优化德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中物理;德育教育;实施策略;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4-00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4.036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高中物理学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兼顾逻辑知识思维的提高与生活经验知识的丰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贯彻道德教育的目标。因此,如何权衡日常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关系,探索卓有成效的实践办法,使高中物理教师的德育教学工作能够高效开展,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现阶段物理教师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阶段,物理教师往往课时量较大,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升学压力大。由于现阶段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和社会各界对智育教学的重视,绩效成绩和德育教育之间存在着矛盾,物理教师想要展开学生的思想道德规划与建设,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学校考核教师仍以绩效成绩为主,难以给予物理教师足够的支持,使物理教师对学生的德育素质的培养任务遭遇瓶颈。同时,现阶段的高中教育往往迫于升学压力,导致德育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无法全面地落实德育教育的开展。

二、德育教育对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新时代社会环境的进步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中学生的德育教学状况面临新形势。在高中阶段,物理作为一门能够极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独立意识的基础学科,对渗透德育教育有独特的优势。在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主要问题集中在如何使学生能够在物理教學中实现自身独立人格的塑造与思维逻辑能力的提高。高中作为学生逻辑思维与探究精神形成的重要阶段,自我价值的独立性能够通过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来解决。在构建高中物理课程时,德育教育能有效地阐述人格心理学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揭示高中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形成、发展的具体现象和普遍规律,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准确找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而加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融入课程,提高效率

在高中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容易因激烈的竞争与繁重的课业压力产生自我否认、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妨碍自身的成长与发展。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的三观与性格的塑造拥有学科优势,教师可以将德育教学和规范性的教学活动相融合,激励学生促进德育品质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客观评判自己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乐观自信的优秀品质。高中物理教师通过将良好的思维塑造作为课堂教学的设定前提,根据具体的实例分析,结合学生的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获得心理建议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这种心理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将逐步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与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情境教学,情感共鸣

情绪反映了人们的心理活动,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需要提高控制意识和情绪的能力。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根据德育教材泛泛而谈,并没有结合每个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帮助学生破除心理上产生的问题。在高中物理学科中,高中物理教材具有较好的互动性,而发挥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需要结合物理教材的示范性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创造具体实际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及情感体验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在加深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改变对事物的固有情感,更加客观地分析问题,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理解与共情的短片,进而引出问题,使学生能够独立展开讨论,将学生代入到情境之中,教师最终通过德育教育与物理教学的思路结合,总结课程收获,使学生在物理教学的进程中逐步提高对事物的认知,促进其辩证思维的进步。

(三)情绪渗透,促进探究精神

合理的情绪渗透能够培养高中阶段学生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促进学生探究精神与道德观念的形成。理性使人们创造理性的思维,非理性会导致不合理的思考。物理是一门逻辑思维学科,正确的判断与推理需要理性的情绪和实际行动,不合理的思维会导致不理智的判断和决策行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出学生的非理性想法,并客观地灌输理性思维的方法。学生的许多思想问题是由于不合理的认识所致,在求解一类物理问题时,不应当基于其自身的主观性,而应是分析问题并以共同的观点客观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创造学生认知变化,在教学中进行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的论述,使物理教学具有思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调动起来,通过思想与想法的沟通,学生能够在改变固有观念的同时,提高主动思维的能力,促进道德观念的形成。

(四)结合实验,提高互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互动活动灵活引入课程内容,激发和改善课堂的气氛,使学生能够通过愉快的教学活动培养良好的德育素养,提高思维意识。通过物理实验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实验互动中放松身心,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拥有更为深入了解的同时,调整自身心理状况,促进健康的心理建设。同时,使用教学实验还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能够共同完成目标,提高社交适应性,掌握社交生活中的技能。因此,教师应当利用这一方面设置一些小组实验,建立物理教学与团队合作的联系,课程互动化进一步增强,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逐步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人格,实现学生良好性格与品格的塑造,激发学生的共情能力与道德意识。

(五)加强教学实践,深化学生体验

在德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始终将道德和思维为原则作为德育教学的基础,教师必须在讲授现实生活的内容中渗透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德育观念,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社会实践中的优秀心理学案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概念讲解是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时引入一些历史人物等素材,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对历史背景的引入,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的起源与其发展的艰难,加强教学的代入感与实践性。实践案例比单纯的理论讲解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某些容易实践的教学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的内核,真正感受知识带给人们的便利。

(六)加强教学沟通,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对其发展环境以及思想观念和道德的表现具有较大差异。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并融入学生的生活状态中,时刻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对学生生活与学习细节的观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缺点,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促进自身道德观念的形成。此外,教师为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联合校方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通过组织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教师分析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和所困惑的问题,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

(七)转变师生关系,促进良性沟通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老师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并包容每个学生的不同的个性,通过耐心的交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运用有效的解答技巧与角度帮助学生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或疑惑,逐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在积极进取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自我完善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后题的批改环节,针对作业中出现明显知识点漏洞或近期状态起伏较大的学生进行适时的面批,在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困惑与现阶段的普遍问题,进而提高德育教育的精准性,使教学能够在良好的气氛中高效进行,师生关系得以发展,逐步增加良性沟通。

(八)拓宽教育途径,优化教学结构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应当在吸收传统教育优点的前提下,不断探索道德教育创新的新途径,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辟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通过多媒体,在课前为学生播放具有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以及其对生活影响等内容,把握正确的课程导向,提高教学的综合性与人性化。同时,教师还可以创建教学交流平台,使学生和家长能够通过该平台与教师进行日常的课后交流,解决学生在生活中或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形成敢于质疑、乐于提问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促进其正确学习观的形成。

(九)课外活动,释放压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学任务紧凑,节奏较快,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寻找劳逸结合的临界点格外重要,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班级课程推进情况,适当开展课外活动。优质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发现物理之美的同時,培养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释放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进步。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科技节活动,通过布置多种有趣的物理实验和课题,使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与资料,通过小组讨论,调整和优化项目思路,在备赛中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良好的课外活动能够把学生从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实现学生身心的发展与合作奋进品质的塑造。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学校越来越重视高中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情境教学与课堂实践,因材施教,提高德育教育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为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促进学生思维、道德的构建与智育水平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华德伟.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学科德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张喜斌.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5).

[3]谢婉英.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中国农村教育,2018(2).

[4]唐雪松.基于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德育教育实施策略[J].名师在线,2017(19).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德育教育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