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研究

2020-07-23毛东林

学周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自然科学多元化小学

毛东林

摘 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因而,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非常重要,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但是,现阶段,小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效果不佳,教学问题凸显,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意识到教学方法多元化的重要性,促进教学方法的合理利用,争取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文章以小学自然科学为例,希望可以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促进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4-007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4.03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革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是开展素质教育、推进教学快速发展的关键。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新课标要求下开展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基于此,研究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有助于保证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自然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与质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佳。小学自然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固定。在自然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质量不佳。且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课堂较为枯燥,无法为学生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第二,教学观念陈旧,对自然科学不够重视。在教师与学生眼中,自然科学并不是主要科目,因而,对自然科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自然科学的教学较为轻视,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学内容单一,教材中讲解什么内容,就教授什么内容,不会进行延伸,因而,教学效果不佳,知识呈现不佳,影响了自然科学教学效果,不利于自然科学的讲解,无法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第三,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年龄较小,自然科学又是一门对小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的学科,因而,教师习惯于大包大揽,自己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第四,忽视合作学习。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缺失对自然学科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学习中,也缺失一定主动性。在此情况下,不仅会抑制小学生在自然科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也会抑制小学自然课堂教学的开展效率,难以体现出多元化教学理念的积极作用。然而以真实情况来说,现阶段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中真实存在忽视合作学习的问题,导致学生在自然科学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较低。这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龄较小,在实际学习中他们更喜爱集体探讨,共同分析的方式来解决自然科学的相关问题,有效的学习自然学科相关知识。教师若忽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则会致使小学自然科学课堂氛围较为枯燥乏味,难以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致使学生在自然科学课堂中,始终处于机械性学习状态。在此情况下,难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最终会消极地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多元化的重要性

利用多元化教学法开展教学非常重要,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解决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效果不佳问题的主要手段。因而,实现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非常重要。第一,丰富教学手段与形式,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元化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形式,给学生新鲜感与刺激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还可以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第二,丰富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侧重点不同,有助于分别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保证自然科学教学质量。第三,丰富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可以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开辟新的渠道。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多元化探究

(一)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了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分层教学,可以因材施教,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分层教学法尊重了小学生的特点,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利用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尊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分析。在分层教学中,科学分层是教学的关键,为保证分层的客观性、准确性,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不能以一次的成绩为准,需要以多次成绩综合评定,以便保证分层的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为学生布置具体的作业内容以及问题,加强师生互动,为基础较弱的学生布置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布置有难度的问题,激起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思考。

(二)实践教学

自然学科是科学启蒙学科,学科内容实践性较强,操作性较强,因而实践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方便学生学习理解,并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将实践教学法应用于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实验进行教学。利用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选择恰当的实验,可以方便学生学习、理解,使学生高效学习,在动手操作中积极思考,努力学习,保证学习效率与质量[2]。第二,需要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加大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利用实验开展教学,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教学有序开展。

(三)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证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自然科学中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利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予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思考、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课前探究预习过程中高效学习,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利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给予学生思考学习的机会,从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开展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积极配合,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多媒体教学

在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常用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趣味性较强,影音结合,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学生乐意学习,能够主动学习,因而学习效率较高,学习质量较好。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优化教学资源,丰富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思考;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趣味化教学内容,利用视频、多媒体,将平面内容立体化,将抽象内容形象化,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五)合作學习

在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但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在自然科学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还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合作学习之中,找到自身在合作课堂之中的归属感,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再者,合作学习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教师的讲解过程,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代替教师充分学习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且这种方式更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能更为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自然科学的课堂合作学习中,以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

为此,教师要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而后为每个小组布置探究任务,让各小组成员共同探究这一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以此促进学生理解自然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在自然科学课堂中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均能处于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之中,高质量地学习相关知识,完善自身能力。在探究结束后,教师还需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探究结果,其他小组针对这个小组的探究结果提出不同的意见与想法,这样利于碰撞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理解自然科学知识。另外,运用合作学习这种多元化教学模式,也利于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保持课堂纪律,让学生能够认真、主动地学习知识,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

总之,在教学方法中,分层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多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了因材施教,还可以保证教学效率与质量,为学生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可以说,研究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于琪,曹庆明.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在小学自然课堂中的应用与分析[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5):45.

[2]张文涛.浅析新时期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的发展与创新[J].才智,,2018(15):79.

猜你喜欢

自然科学多元化小学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