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与生态环境研究述评

2020-07-23郭振王松阿柔娜刘波

体育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报建构学科

郭振 王松 阿柔娜 刘波

摘      要:通过涉及领域、基础理论以及学科建构等方面对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与生态环境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旨在把握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与生态环境研究脉络,理清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与生态环境研究中达成的共识,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后续研究加以展望。不足:(1)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缺乏相关学科理论支撑,也未能深入挖掘深层次的影响因素;(2)实证分析较为薄弱,趋向“点对点”式的针对性研究,但案例研究尚不成熟,缺乏广度和深度;(3)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质化研究,但逐渐转至质化与量化相结合,且偏重于量化研究的趋势。建议:(1)固本培元,厚植理论之基;(2)实践检验,付诸实证研究;(3)注重方法,加强量化研究;(4)提出体育生态(环境)学学科建构的未来愿景。

关  键  词体育生态学;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述评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0)04-0084-07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spor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in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GUO Zhen1,WANG Song1,A Rouna2,LIU Bo1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2.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In terms of areas involved, basic theories and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the authors systematically collated spor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China in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so as to grasp the context of research on spor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in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clarify agreements reached in research on spor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in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point out deficiencie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to expect follow-up research. Deficiencies: 1) insufficient theoretical research depth, lacking related disciplinary theory support, and failure to dig up in-depth affecting factors; 2) relatively weak empirical analysis, tending to “point to point” pertinent research, yet case research being immature, lacking breadth and depth; 3) relatively undiversified research methods, mostly qualitative research, but turning gradually to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tending to quantitative research. Suggestions: 1) consolidate fundamental essentials, reinforc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2) put practical verification into empirical research; 3) value methods, strengthen quantitative research; 4) put forward the future prospect of sports ecology (environmen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Key words:sports ecology;ecological environment;ecological civilization;review

放眼國际社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从“浅绿色”到“深绿色”,从保护生态自然到重新树立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从经济发展到对绿色GDP的推崇,生态环境已经深入至人类发展的肌体之中。具体至体育运动领域,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型赛事的举办城市萌生了环境保护意识,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奥委会重视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体育赛事对生态环境改变所带来的一些破坏行为,生态环境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主题之一,并纳入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和奥运遗产之中。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世界各大赛事纷纷落户中国各大城市,也伴生了各类环境问题。可以说,生态环境问题在体育运动中一直存在,体育与生态环境,两者既有冲撞,也有彼此间的积极影响。因此,以1979—2019年改革开放40年为时间节点,以“体育生态”“体育环境”“体育与生态环境”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核心期刊和CSSCI,择其近期的、最重要的、与之体育与生态环境研究最为相关的参考文献59篇,主要呈现热点领域、基础理论以及学科建构三大维度体育与生态环境研究特征,评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体育与生态环境研究,对落实2022冬奥会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我国体育产业绿色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从体育场馆设施生态环境研究来看,场馆建设必然影响到生态环境,如兴建高耗能、高排污的体育场馆,修建众多的交通设施和废弃物堆砌场、修建过程的运输以及施工现场造成的二次污染。尤其是户外休闲运动的场地设施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冲突最为明显。从体育赛事生态环境研究来看,呈现出体育赛事生态承载力及其评估体系构建、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改善、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危害以及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取向。总体来看,目前从体育场馆设施的视角切入生态环境的研究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的较多,实证研究较少。

1.3  体育运动中生态环境教育的研究

体育生态环境教育是“与体育相关的生态环境教育”,在体育运动中进行环境教育,最早源于德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生态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略显滞后。可以说,我国在体育运动中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相关研究应属一个较为新颖的议题。

鉴于德国在体育环境教育的领先,我国研究者对体育运动中生态环境教育的关注始于译介。1990年德国学者Heinz Lutter在天津体育学院的讲学时,孙延林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译介,使得国内接触到了体育与环境研究中教育实践经验,译文指出改善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紧张关系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应在生态环境教育的框架内完成,因为生态环境教育能广泛地处理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的问题[34]。德国的体育环境教育对我国体育界影响颇深,以德国体育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为例,刘波[35]认为我国在体育中开展环境教育条件已经具备,应尽快开始在学校体育课中增加环境教育内容,以保证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从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角度来看,李正贤[36]、邓跃宁等[37]认为学校体育生态化建设应包括生态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体育生态行为道德规范以及体育社会生态环境。这里把生态环境扩展到社会层面,在体育运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只是学校体育生态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从冬奥会开展环境教育的角度来看,余莉萍等[38]则认为开展环境教育有助于解决冬奥会及北京的环境问题,但就目前的环境教育而言,其教育目标、教育主题以及教育效果均与体育脱轨,建议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设立冬奥会环境教育典型项目,加强奥林匹克环境教育,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对体育运动中的生态环境教育研究起步晚、发展不成熟、搁浅且滞后,已有研究多是以德国体育环境教育的译介和分析,缺乏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体育环境教育的发掘,亟待后续者的跟进与研发。尤其是冬奥会背景下“三亿人上冰雪”的提出,势必对冰雪运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新的要求,首要则是着眼于教育。

2  体育与生态环境基础理论的研究

2.1  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

生态文明理论为实现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倡导新的体育消费理念,注重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9]。以生態文明理论为基础,主要涉及生态体育、体育生态学以及城市社区体育生态化3个方面。

在生态体育方面的研究,龚建林[40]界定了生态体育是“沿着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两个维度对现代体育进行全面反思和多方面努力而形成的体育理念”,强调体育主体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注重体育与环境的协调、互动、关怀、共生,促进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体育生态学方面,李柏[41]界定体育生态学“融”生态观“入”体育,实现传统体育内涵再发展,生成新型体育发展模式,并运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从系统性、整体性和平衡性3个范畴阐释体育的生态内涵,旨在推进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发挥体育建构生态文明体系的独有价值;在城市社区体育生态化方面,孙高峰[42]释义城市社区体育生态化为“城市社区的设计规划应注重生态意识与休闲运动空间的结合”,认为社区体育生态化建设促进社区居民多元化体育价值观的生成与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发现城市社区体育生态化建设面临社区生态体育意识淡薄、体育资源严重不足以及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的困境,建议普及居民的生态体育意识、生成多元化社区生态体育组织管理体系以及完善城市社区生态体育内容建设。

生态文明理论视域下的体育与生态环境研究,是借助于生态文明理论分析体育的生态化,强调体育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过于庞杂,一些西方经典的生态理论较早地受到研究者关注并引入到体育研究中来,相反,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却被忽略,需要后续研究的跟进。另外,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的体育与生态环境研究尚未出现。体育与生态环境研究需要从不同流派的生态文明理论入手,如何运用中国古代传统的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形成一些研究成果,进而提升国际话语权,也需要后续研究的跟进。

2.2  环境伦理理论的研究

环境伦理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在探究环境问题根源以及寻求环境危机的解决途径方面,提供了一条新的分析路径。体育研究中的环境伦理理论多源于西方生态伦理,我国体育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

李宏斌[43]以生态伦理为理论基础,诠释生态体育的生态伦理价值,认为生态体育的发展必将实现人类体育活动的生态化价值转向,体育规范和行为准则需要考虑生态伦理价值取向,体育价值目标需要考虑生态文明指向。沈克印等[44]以环境伦理学的理论视角,强调环境伦理介入高尔夫产业的必要性,明确高尔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认为高尔夫运动可持续发展观与环境正义理念相契合,环境正义为高尔夫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道德支持和伦理动力,建议树立环境伦理观、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确定评价标准、加强执法和监督等策略来实现环境正义,促进高尔夫运动的可持续发展[45]。刘煜等[46]以生态伦理学的视野,明确指出绿色奥运应超越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尊重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权利,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目前来看,以环境伦理为理论基础对体育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少的,环境正义切入高尔夫运动环境发展是环境伦理学切入体育研究的一个理论体现。绿色体育、生态文明都是建构在环境伦理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当代环境危机很大程度上是西方环境伦理观念的缺失和不足,而我国古代环境伦理观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等和谐自然的伦理观,对于当下体育与环境研究的环境伦理学基础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源泉,应引起后续研究者的重视。

2.3  系统理论的研究

系统理论是研究体育与生态环境倡导的理论,对体育环境的概念、研究界限、研究内容以及学科体系构建均有较大的帮助。早期的研究者多以系统论观点来审视体育与环境,如孙辉[47]对体育环境研究的表述,从体育环境概念的界定到体育环境的分类,再到体育环境中的主要因素等若干问题的论述都是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

以系统理论研究体育生态环境的代表性研究者是熊茂湘和谢雪峰,前者视系统理论为一种方法论,以此阐明体育与环境研究思路所在,后者则视系统理论为研究体育环境的基础理论。熊茂湘[48]视体育环境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建构应树立系统论的观点,包括整体性的环境观、层次性的环境观、协同性的环境观以及动态性的环境观,并且强调系统构建体育环境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应然性需要,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性需要;是从“人本主义”的理念出发,对体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因素的综合管理。谢雪峰[49]的体育生态系统观点不囿于体育环境,而是以生态系统的观点解释体育,认为“体育生态作为一个系统,与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其他各系统一样,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功能性、变异性和相对稳定性,这是所有系统的共性”。

以上研究表明,系统论在建构体育与环境的学科体系中具有很好的作用,是一种典型的方法论理论。在运用系统论研究体育与环境时,多把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纳入研究范围,扩大了研究内容,这与国际学术界所指的体育与环境或是体育与生态有很大的区别,体育与环境的研究内容应有明确的界限,而不应泛化。一方面,不应把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带有“环境”词汇的内容作为体育与环境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要明确体育与环境是研究体育运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议题。

3  体育生态学(环境学)学科建构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体育与环境的学科建构有两种称谓,一是体育生态学,另一是体育环境学,两者有所侧重,不过都把体育与生态环境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时间上来看,体育环境学与体育生态学的说法都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目前,体育生态学逐渐成为学界主流说法,这也反映出体育界对这一学科建构存在不同看法。为了便于分析,则把体育生态学和体育环境学以体育生态学(环境学)来表述。

3.1  体育生态学(环境学)学科内涵的研究

梳理体育生态学(环境学)学科相关概念与内涵研究,发现大致存在3种界定范式。从系统学的角度,认为体育生态学(环境学)是研究体育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相关关系的一门专门的学科[50]。从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角度,认为体育生态学(环境学)是一门以揭示体育发展规律和生态机制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5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为体育生态学以“生态的思维方式和生态学”为基本原理,秉承“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的核心理念,主要研究体育运动的自身规律、体育与外部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以及体育运动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52],达到“体育-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不难看出,3种界定范式众说纷纭,各有所长,但观点大同小异,本质趋于大同。研究脉络由浅入深,即从“自然生态”“体育-自然生态”到“体育-自然生态-社会人文”再到“体育-自然-社会-经济”。究其不足,理论研究成果尚待盈实,研究成果屈指可数;诸多观点尚未成熟、乏统一性、待系统化;理论认知待深化,实践检验待考量。

3.2  体育生态学(环境学)学科创建动因的研究

1989年张争鸣的《体育与生态学》一文的问世,拉开了我国体育生态学研究的序幕,成为体育生态学(环境学)学科萌芽的起始动因。而后,林文弢的《体育环境学》、翁锡全的《体育环境学概论》以及熊茂湘的《体育环境导论》等著作的相继出版,为后续我国体育生态学(环境学)学科的构建夯实理论基础。任何一门新学科的创建、发展、形成的动因,离不开内在动力与外在作用力的相互作用[53]。其中,内在动力是促进新学科萌发、孕育、崛起以及发展的主要因素;外在作用力则是创造新学科生成的适宜的生态条件。“内”“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转化成新学科发展、成熟、繁荣的动力势能,达促进新学科创建之效。因此,同是新学科的体育生态学(环境学)的生成动因,亦如此。具体而言,创建体育生态学(环境学)的外在动力主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运动涌現的需要以及当代生态学的需要;内在动力主要是创建新学科的强烈角色意识、体育科研生态化倾向的影响以及科研人员积极开拓的作用。由此可见,创建体育生态环境学动因之根本目的在于为体育生态学新学科的萌芽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体育生态学(环境学)的不断发展,不断充实体育学科体系的建构。

3.3  体育生态学(环境学)学科建构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应经济全球化、体育国际化以及体育可持续发展之趋势,亟待一个成熟的理论加以指导客观存在的体育领域的环境因素,建立一门能够全面反映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的体育生态学(环境学)成为体育科学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建构体育生态学(环境学)学科体系理论足以引发界内学者深省,我国体育学者陆续提出体育生态学(环境学)学科建构。

从体育生态学的角度,陈光华等[54]从“体育-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初步建构出体育生态学的理论框架,认为体育生态整体结构母系统(体育生态学)包括体育生态学的基本内涵、体育生态要素、体育生态学中的基本规律、体育生态学中的基本原理以及体育生态系统5个分体结构系统。从体育环境学的角度,熊茂湘[48,55]认为体育环境学应包括了体育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以此分析体育环境的概念、关系、特征以及分类。刘买如等[56]从理论层面思考体育环境学学科建构问题,并初步探讨体育环境学学科内容体系,认为体育环境学系统结构应包括体育环境学的研究对象、体育环境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体育环境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体育与环境的关系、体育环境的分类以及体育环境管理6个分体结构系统。刘学津[57]从体育环境学研究对象及任务、基本特点、系统结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5个维度探讨体育环境学学科的建立,认为体育环境学系统结构应包括体育自然环境与体育社会环境两个分体结构系统。

基于上述研究,我国学者虽然提出了体育生态学(环境学)的学科构建,但是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构建学科体系中,研究者一般都会把体育与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乃至经济环境,文化生态、教育生态视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如此就扩大了体育环境的研究。从学科的建构角度,这一做法无可厚非,而从研究的深度和界限来讲,则模糊了研究内容,难以与国际学术界相接轨。体育环境应指向于自然生态环境研究,与国际奥委会的“环境”表述相一致,而不应当加入社会生态系统的内容,一味地扩大研究内容。其次,体育环境学与体育生态学两者是否有所区分?其关系是包含还是并列?这应是后续研究所重点关注的内容。正如我国学者谢雪峰[58]的观点那样,随着整理理论构架的日趋完善,以及学术成果和时间成果的不断丰硕,体育生态学就会呼之即出。

纵观体育生态学(环境学)研究,在具体的社会方面而言,现阶段的体育生态学(环境学)尚未达到学科建构的基本条件。在整个浩如烟海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知识和理论体系中,任何一门学科的确立或在社会现实中得到确认,不仅仅是学科研究自身的深度、贡献决定的,还与一系列社会建制密切相关。比如,中国的奥运会举办实践丰富,研究人员也不少,但就是没有自己独立的学会和刊物,因此难以成为一门学科。再者,体育生态学(环境学)学科建构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许多困难,如学科名称语词选择障碍,概念界定模糊化,学科性质尚未认定,研究对象与范围需深入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知识结构、系列功能以及基本内容的依附性较强“乏独立性”,等等。

4  小结

体育与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要义在于实现体育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遗产有效利用。改革开放40年以来,体育与生态环境研究方兴未艾,主要涵盖热点领域、基础理论以及学科建构三大维度方面研究。在热点领域方面,主要包括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生态环境研究、体育场馆设施生态环境研究以及体育运动中生态环境教育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环境伦理理论研究以及系统理论研究;在学科建构方面,主要包括学科内涵的研究、创建动因的研究以及学科建构的研究。与之同时,亦存些许不足之处,即:理论与实践研究非均衡,研究层面较浅,存在“点到为止”之疑,共性研究多、个性研究少,以及研究视域单一、成果应用性低。由是,建议:固本培元,厚植理论之基,即移植和借鉴生态学、环境学或相近学科等母学科理论研究夯实体育生态学理论之基;实践检验,付诸实证研究,即加强体育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研究与绩效评价研究;注重方法,加强量化研究,即引入结构方程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法、空间探索性分析等量化研究模型,使体育生态环境研究走向科学化;提出体育生态(环境)学学科建构的未来愿景,即相关机构颁布建构体育生态学(环境学)学科的顶层规划、成立体育生态学(环境学)专门性协调机构推动学科建构、加强体育生态学(环境学)学科理论研究、完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郑俊杰. 申办2000年奥运北京为何会落败[J]. 奥林匹克季刊,1994(26):14-18.

[2] 杨怀英,党立英,任日辉. 奥林匹克运动会与环境保护[J]. 山东环境,1996,72(3):33.

[3] 吴燕波. 国际奥委会环保政策对申奥城市评估的影响—兼谈北京申办奥运会的环保工作[J]. 体育与科学,2001,22(1):17-19.

[4] 任海. 奥林匹克运动与环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33-436.

[5] 廖敏,温志宏. 国际奥委会环境政策解读[J]. 体育文化导刊,2004(6):28-30.

[6] 熊斗寅. 解读绿色奥运[J]. 体育与科学,2002,23(1):35-36.

[7] 王如松,王丰年. 北京绿色奥运的生态学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2):68-71.

[8] 劉新卯,程重国,徐刚,等. 北京绿色奥运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0):35-37.

[9] 徐岩,彭小澍. 论绿色体育与绿色奥运[J]. 体育与科学,2003,24(6):18-21.

[10] 郭振,乔凤杰. 北京绿色奥运遗产及其困境与继承[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8):18-22+38.

[11] 孙葆丽,沈鹤军,徐子齐,等. 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与环境互动关系之比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0):13-17.

[12] 冯雅男,孙葆丽. 冬季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启示[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5):1-8.

[13] 徐宇华,林显鹏. 冬季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筹备2022年冬奥会的启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1):13-19.

[14] 杜颖,孙葆丽. 冬奥会举办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温哥华惠斯勒度假区为例[J]. 体育文化导刊,2018(2):23-28.

[15] 张迪妮,李磊. 冬奥会:“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的契机和抓手[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3):38-45.

[16] 郇昌店,易剑东. 奥运会“New Norm”解析与北京冬奥会筹办策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1):24-30.

[17] 孙葆丽,宋晨翔,杜颖,张畅.温哥华冬奥会遗产工作研究及启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0):1-8.

[18] 易剑东,王道杰. 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价值和意义[J]. 体育与科学,2016,37(5):34-40.

[19] 王月,孙葆丽.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1):42-49.

[20] 翁锡全,吴燕波,林文弢,等. 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J]. 体育与科学,2003,24(5):53-55.

[21] 林宇,周慧. 体育盛会对城市环境竞争力的影响及路径选择[J]. 环境保护,2017,45(20):49-51.

[22] 翁錫全,何晓龙,王香生,等. 城市建筑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和健康的影响—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新领域[J]. 体育科学,2010,30(9):3-11.

[23] 赵海燕,周爱光,陈丹. 公共建筑环境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在大型体育场馆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14,35(5):89-96.

[24] 王凤桐. 登山运动环境保护问题之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3(2):61-62.

[25] 黄恬恬,王斌. 山地户外运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8):20-23.

[26] 姜军平,李敏,张福锁,等. 高尔夫球场土壤养分测试与诊断[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8(4):497-500.

[27] 张敏,常智慧,周云龙,等. 北京鸿华高尔夫球场人工湖富营养化及其成因[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1):124-129.

[28] 程思楠,韩烈保. 高尔夫球场植物配置群落综合评价[J]. 草业科学,2010,27(9):31-37.

[29] 梁波,张卫星,李莉,等.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及应对策略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5):31-35.

[30] 邹月辉,金朝霞. 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异化问题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5):9-13.

[31] 邹月辉,金朝霞. 新形势下大型体育赛事角色定位与功能调适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10):26-30+37.

[32] 曹秀玲,张俊伟,田以麟,等. 城市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生态承载力及其预警策略[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6):62-64.

[33] 金朝霞,于文谦. 大型体育赛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1):75-81.

[34] HEINZ L,孙延林. 体育与环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1,6(1):18-21.

[35] 刘波. 德国体育环境教育及其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2010(2):145-148.

[36] 李正贤.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以篮球教学活动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7):102-107.

[37] 邓跃宁. 学校体育的生态化与发展对策[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5):89-91.

[38] 余莉萍,任海. 北京冬奥会环境教育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8(3):13-17+33.

[39] 陈玉忠. 论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体育发展走向[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4):21-24.

[40] 龚建林. 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体育[J]. 体育学刊,2008,15(7):20-23.

[41] 李柏. 生态文明视野下体育内涵的再阐释[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81-84.

[42] 孙高峰.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路径[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4):460-463.

[43] 李宏斌. 生态体育的生态伦理底蕴[J]. 伦理学研究,2011(1):119-121.

[44] 沈克印,刘梅英. 高尔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11):26-30.

[45] 沈克印,刘远祥. 环境正义:高尔夫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之维[J]. 体育学刊,2012,19(5):5-9.

[46] 刘煜,龚正伟. 生态伦理学视野下的绿色奥运[J]. 体育学刊,2006,13(4):138-140.

[47] 孙辉. 论体育环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3,17(2):14-20.

[48] 熊茂湘. 论体育环境构建的系统观[J]. 体育与科学,2003,24(6):24-27.

[49] 谢雪峰. 体育生态研究的哲学前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585-1588.

[50] 孙承文,王正然. 论体育的人类生态学基础[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73-76.

[51] 许传宝. 体育生态学——绿色体育的理论基础[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20(4):87-89.

[52] 邓跃宁. 体育生态学的创建[J]. 体育学刊,2002,9(6):5-7.

[53] 汪康乐,邰崇禧,陆升汉,等. 体育社会科学创建新学科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05,25(11):17-23+27.

[54] 陈光华,周志俊. 对构建体育生态学几个问题的探讨[J]. 四川体育科学,2005(2):1-3+7.

[55] 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10.

[56] 刘买如. 关于构建体育环境学新学科的初步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57] 刘学津. 关于建立体育环境学的探讨[J]. 浙江体育科学,1987(2):71-73.

[58] 谢雪峰,唐宏贵,张江南,等. 体育生态论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72.

猜你喜欢

学报建构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致敬学报40年
“超学科”来啦
建构游戏玩不够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