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察号”在火星

2020-07-23阿渐

小学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着陆点把脉洞察

阿渐

火星一直是人类探索太空的热点。数十年来,人类向火星发射的探测器足有40多个,但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迄今为止,共有7个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最新登陆火星的“洞察号”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全新使命。

给火星“把脉”

“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于2018年5月5日,6个月后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这次火星考察之旅,“洞察号”最重要的任务是给火星“把把脉”。

难道火星生病了?

其实,所说的“洞察号”给火星“把脉”是指深入火星地下,探察地表之下隐藏的奥秘。在“洞察号”之前,火星探测器要么是在太空进行遥感探测,要么是对火星表面进行探索。深入火星的“内心”,这还是第一次。

最“宅”的火星探测器

与此前所有火星探测器不同,“洞察号”是一款超级“宅”的探测器,它降落在火星表面后,就不会再有任何移动了。这当然是因为它要“扎根”,深入探索火星的内部,获取火星地质构造和热流传导的数据。

为此,“洞察号”携带了多种设备,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大金刚”:法国研制的火星地震仪SEIS;德国研制的热流与物理性质探测包HP3;美国研制的自转和内部结构试验仪RISE。没错,“洞察号”火星探测计划是一个国际化科学考察项目。

各司其职

SEIS:紧贴火星地面,探测火星地震信号,研究火星内部结构。

HP3:通过代号“鼹鼠”的探头钻入火星地表以下5米,探测热传导和温度梯度。

RISE:获取火星自转的各种参数,为研究火星内部构造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神秘的磁脉冲

数十亿年前,火星和地球一样,有完整的磁场,但由于火星的内核逐渐冷却,火星磁场也大大减弱。“洞察号”在其着陆点处监测到比较强的磁脈冲信号,这些信号的强度比此前火星轨道探测器遥感测量到的数据强10倍。科学家推测,在“洞察号”着陆点150千米范围内,火星表面以下的岩石可能都存在高度磁化的现象,这些被磁化的岩石可能有着超过39亿年的历史。

火星震不停

火星是一个非常“不安分”的行星,内部总在不停地震动。火星地震又快又猛,“洞察号”的着陆地点位于火星赤道附近,每天都能监测到地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共监测到三四百场地震,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不过,大多数的火星地震都比较轻微,如果人类在火星表面生活,那么几乎不会感觉到。“洞察号”监测到的最大的两次地震接近4级,科学家据此找出了震源的所在地——科柏洛斯槽沟。这个地方距离“洞察号”1600千米,地质活动十分活跃。

两种地震

火星地震分为两种。最常见的是高频地震,较不常见的是低频地震。高频地震可能是火星浅层地壳破裂产生的震动,而低频地震可能是从火星内部更深的地幔传来的震动。

猜你喜欢

着陆点把脉洞察
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洞察雁荡
hit me on the head和hit my head
基于多源影像的探测器月面着陆点定位与精度验证
给树把脉的人
“洞察号”在火星
善洞察 巧分类 妙解题
社会把脉
把脉网络剧
一种行星安全着陆点综合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