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构建

2020-07-23夏贵霞舒宗礼

体育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技能

夏贵霞 舒宗礼

摘      要:“课程思政”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顶层设计,为构建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提供新视角。多年来,华中师范大学弘扬“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文化,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坚持融合性、适应性、超越性和持续性原则,构建了目标内在统一、内容横向融合、结构纵向衔接、实施管理精准的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基本实现体育课程知识技能传授和价值引导有机结合、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有机统一的改革设想。展望未来,华中师范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统一思想、改进方法、创新实践,全方位构建具有新时代师范院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教书育人、实践育人和服务育人体系,真正发挥体育课程在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  键  词高校体育;体育课程;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中圖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0)04-0007-07

The construction of a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s student cultiv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Taking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XIA Gui-xia12,SHU Zong-li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2.Hubei Leisure Sports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Wuhan 430063,China)

Abstract:“Curriculum ideology”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part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 and the top level design of Chinese university talent cultivation conception,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constructing a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s student cultiv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 Over the year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as carried forward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culture of “Be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Establish Morals for Student Cultivation”, practiced the liberal education conception, adhered to the principles of integration, adaptability, transcendence and continuity, constructed a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s student cultiv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 in which the objectives are intrinsically unified, the contents are horizontally fused, the structures are vertically connect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is precisely managed, and basically realized such reform conceptions a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knowledge/skill imparting and value guidance, and the organic unification of student knowledge cultivation and student moral cultivation.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ill earnestly study and implemen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tatements about education, further unify thoughts, improve methods, innovate in practice, comprehensively construct a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f student cultivation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and service with new era normal university features, truly exert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s irreplaceable functions i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education.

Key words: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curriculum ideology;student moral cultivation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课程建设发展的“革命”,是立足我国本土教育实践推动课程改革的中国视野和中国话语[1]。课程思政强调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拓展课程育人时空范围,形成课程育人合力,实现全科、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体育课程作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的重要组成,对深入落实立德樹人根本任务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体育“课程思政”,并不是“体育课程+思政课程”,或是在原有体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简单增加些思政话语[2],而是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合、嵌入式发展,将价值引领贯穿于体育课程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整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3],这或许将引发体育课程的整体性变革和生态型重构。华中师范大学(简称“华中师大”)秉承“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文化和“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近年来构建并实践“五育并重”的育人体系,将立德树人全面融入课程体系,大学体育课程(以下简称“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和管理方面得以全面整合、系统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1  课程思政:构建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新视角

体育“课程思政”的基础在于课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和载体[4],以课程建设来实现教育目标是国内外高校普遍采用的教育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体育课程融知识、技术、体能、技能、情感、道德于一体,以基于“身-心”结构通过直观方式(非言说性)实现对世界的把握,以运动认知为基本形式的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无法取代的地位[5]。“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和实践,为进一步挖掘体育课程育人优势,释放体育课程育人合力,构建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提供新的视角和重要保障。

1.1  “课程思政”有利于统一体育课程价值

价值问题是课程思政的核心问题[1]41,也是体育课程建设必须涉及的实践问题。历史来看,关于体育课程的本质,先后提出过体质论、技能论、全人论等观点,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倾向是“物性”逐渐减弱,“人性”逐渐增强,并且从“重教”向“重学”转向,指向教育事实与教育价值有机统一,愈加突出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由于价值衡量标准的客观性,要求课程价值是绝对的、一元论的,但是人类社会实践却是丰富、多样的,以及不同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异,决定着课程价值又具有相对性,可见课程价值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一直以来,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理所当然把增强体质、掌握技能、传承运动文化当作课程的价值[6],重视体育课程的知识技能教育,弱化“思政”功能。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语境中,多元论的体育课程价值是不利于课程发展的,而探寻体育课程的“基本价值”的学说亦充满歧义、含混不清,体育课程价值走向共生相容就成了较为可取的现实选择[7]。“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包括思政课程、通识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形成课程育人协同效应。立德树人兼容教育的个体和社会价值,成为新时代我国有效统一教育价值的指导思想,为我国体育课程价值的重构提供重要理论基础。从此种意义上讲,高校体育课程的价值本位理应在于立德树人,通过挖掘体育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把体育课程知识技能教育与价值引导功能有机融合起来,更为自觉、更加规范和有效发挥体育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

1.2  “课程思政”有利于优化体育课程体系

从系统论角度看,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是有机统一整体,是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综合体系[8],以“课程思政”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无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为核心的关键性环节。“课程思政”强调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须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3个根本问题展开。在“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中强调,我国教育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9]

充分挖掘和发挥高校体育课程在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独特优势,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大课程观”“大思政观”,把立德树人全面有效融入体育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构建起教书育人、活动育人、赛事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大体育课程育人体系。在课程目标上,将立德树人置于课程目标之首,实现立德、强身、健心、益智多元目标,彰显体育课程学习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比较优势,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在课程管理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全面落实党、政协同管理体育课程,建立健全由体育“通识课程”走向体育“课程思政”相关制度,推动构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在课程评价上,回归教育本质和初心,反映体育课程中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将学生的运动认知、技能和体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运动乐趣等内容纳入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体现体育课程评价的人文性、民主性、多元性和实践性。

2  课程思政视角下构建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基本原则

2.1  融合性原则

“课程思政”本身就体现出融合的理念,要求“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坚持融合性原则是构建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基本原则。体育“课程思政”既是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合,也应该是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的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融合,其核心在于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效融入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中,同时挖掘体育课程自身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及素材,调整现有教学策略,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切实将体育“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华中师大坚持培育博学、博爱、博雅校园文化,将高质量发展教师教育打造成“金字招牌”,形成了“践行博雅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践行“博雅”教育理念,课程融合是关键。体育课程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为依据,坚持“大课程观”指导思想,提出“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感人”的设计思路,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内涵建设。一是推进体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及专业教育课程的融合。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和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中、高等学校师资,不仅建设一批通识教育体育课程,而且联合其他学科举办双学位辅修班和体育硕士班,同时,还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将体育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进行一体化的双向教学设计。二是推进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融合。在国内较早确立以“体育健康教育”作为高校体育的核心思想,在加强体能与技能、体育与健康、身体与心理的融合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索,强调体育的健身、健心和益智功能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健康教育属性,体现出师范院校的特色和担当。三是推进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体质测试、体育竞赛的融合。通过评价方式改革和运用信息技术推动“课、测、练、赛”相融合,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结构。

2.2  适应性与超越性原则

从本质上讲,教育是属人的、为人的和人为的,这意味着教育的精神性,教育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精神的延伸和拓展。诚如雅斯贝尔斯[10]指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在课程改革史上,向来存在适应性与超越性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适应性突出从现实出发,回应现实需求;而超越性强调超越现实,着眼未来[11]。很显然,“增强大学生体质”和“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俨然成为最迫切的现实需求,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则带有“方向标”意义。体育课程实质并不是简单传授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而是以之为基础但又超越之的体魄教育和体育精神的培育[5]。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是应该承担起学生生命情感、价值和意义培育重任的,是以促进学生生命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使命的。体育课程建设始终处于不断超越现实而指向新的现实的过程之中。

华中师大体育课程育人体系建设从一开始便兼顾适应性与超越性原则,既考虑大学生对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的需求,突出运动技术学习主线,加大体质健康测评力度,又着眼于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校训文化,走持续质量改进之路。从改革基础来看,是对学情、校情、社情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对课程设计理论尤其是施瓦布的实践与折中课程设计模式的借鉴,以及对教育现代化发展对未来教师的需求的研判等综合分析基础上而作出决策部署,兼顾适应性和超越性原则;从改革核心要素看,是对课程基本理念和核心思想的改革,将立德树人、体育健康教育、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贯穿始末,体现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特点;从改革方式看,是边改革、边总结、边改进,走持续质量改进之路;从改革思路看,是从理论转向实践,从目标分析转向情境诊断,从规范化程序设计转向具体行动及方案的选择,从自上而下的课程决策转向双向互动的集体审议[12]。从而打破学科中心的传统,立足现实而又着眼未来地推进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3  持续性原则

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共同构成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条件。近些年来,华中师大围绕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统一顶层设计,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思想,持续性地规划和设置一体化教师教育课程。在学校改革背景下,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建设,同样是连续、动态、长期和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特别注重体育课程在不同阶段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和相互衔接。以最近3次较大力度的体育课程改革为例,第1次改革起步于2000年,其主题是“体育健康教育”。以专门开设体育保健课、加强体育理论课中的健康教育内容,以及将课外锻炼、体质测试纳入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等方式推动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不仅强调“体育为健康”的目的指向,而且关注体育运动中人的生理心理现象、变化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以及人在体育运动中的生命安全、营养、运动防护的技能与方法,以便在经常性体育锻炼中更好地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第2次改革起步于2011年,其主题是“体育信息化和国际化”。在学校加快“一体两翼”建设背景下引入校园智慧体育以及聘请外籍教师开设新兴运动项目课程等方式,进一步充实体育课程内涵。第3次改革起步于2018年底,其主题是“全方位构建特色体育育人体系”。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通过拓宽思路、整合资源、拓展现代体育项目、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等举措,启动新一轮体育课程体系建设。

3  課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基本框架

3.1  内在统一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准则。“课程思政”的融合思想要求对体育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有效整合,在获取和积累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养成必备品格和发展关键能力。华中师大弘扬“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精神,将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于运动认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和运动乐趣,这5个方面也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13],并有机统一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来。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14]由此,只有具备内在统一的体育课程目标,“转识成智、化知为德、以体育人、以文化人”,才能通过体育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1)运动认知:大学生运动认知发展的重点是运动知觉(时间、空间、速度等)、运动思维(操作思维、战术思维、预测思维等)和动作记忆。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体育在立德、强身、健心、益智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能够掌握选学运动项目的技术与战术、裁判知识和规则、运动营养与运动防护;能够运用体育运动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运动能力:大学生运动能力发展的重点是发展体能、运用运动技能和展示运动才能。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发展体能的方法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锻炼效果作出合理的评价,显著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能够熟练掌握2项及以上运动技能,并将运动技能应用于工作、生活之中,策划组织多类型、多形式的体育赛事;能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展示和比赛,塑造竞争意识和勇敢的个性。

(3)健康行为:大学生将运动认知和运动能力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的具体表现。大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重点是健康习惯、情绪调控和适应能力。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加校内外体育锻炼,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养成良好运动习惯、饮食习惯,改掉不良嗜好,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积极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够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开朗大度的心态,善于心理调适;具有较高的生活品质追求、较强的生命意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健康状态。

(4)体育品德:大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重点是体育精神、规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行为。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学生能够领悟蕴藏于运动项目之中的体育精神,如体育舞蹈之美、跆拳道之道、斯诺克之绅士、排球之拼搏等;能够体验到合作、冲突、分享、共处、礼让、赞扬、批评、规范、处罚、成功、失败、角色和角色转换等各种运动情境,理解体育课程在建构团队精神、积极进取精神、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提升荣誉感、认同感等方面独特价值;能够胜任不同运动角色,表现出乐于助人、尊重他人、遵守规则、服从裁判、文明用语、讲究礼貌、公平公正的意识和行为,并将良好体育道德行为内化为日常生活行为[5]

(5)运动乐趣:帮助大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享受运动乐趣的重点在于可选择性、粘合性和获得感。学生能够在目标一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体育课程学习、锻炼和竞赛中自主选择,使体育课程学习过程充满自发性和自主性,感受体育集体教育的“温度”;能够充分的运动,体验到新奇的运动,收获体育课程学习的进步、发展和成功的喜悦,形成体育生活方式。

3.2  横向融合的课程内容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须重点落实于体育课程内容之中。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多按竞技运动项目进行分类,有篮、排、足、乒、羽、网、田、体、武、健等,这种分类方法的好处是学科逻辑性强,而不足是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逻辑以及体育课程与社会实践发展之间联系。新课改以来,以课程目标统领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受到广泛推崇,而课程目标又是课程功能和课程价值的交叉点,这为坚持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从挖掘与整理运动项目的功能着手进行课程内容的划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在学校体育场域内,从学生的体育需求着眼,运动项目的功能就有教育功能、健身功能、竞技功能、娱乐功能、表演功能、保健功能等。尽管有人可能会讲,运动项目具有“一项多能”和“多项一能”的特点,但也可以说,同一运动项目在不同功能上存在着比较级和最高级,有强弱之分,如体育舞蹈,其表演展现力与表现美、发现美、创造美的功能强于娱乐功能;柔力球的健身功能就要强于竞技功能等。同理,不同运动项目在同一功能上也有层级之分,如足球的教育功能强于瑜伽,篮球的竞技功能强于武术等,可见不同运动项目对学生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是指向人的生命的终身发展。站在终身体育角度考量,以运动项目的功能为依据来划分全民健身活动项目,引导全民科学健身,同样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全民健身指南》,就根据体育健身活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平衡和反应能力等不同功能将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划分为有氧运动、力量练习、球类运动、中国传统运动、牵拉练习5大类。

基于此,华中师大从课程融入和课程统整两方面推进体育课程内容的横向融合,不断增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在课程融入方面,将新的课程理念和“五位一体”课程目标融入到原有的竞技运动项目之中,将“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感人”理念融入体育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而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发生作用。在课程统整方面,按照不同的运动项目所具备的独特功能和价值将其统合为整体,以运动项目的功能为依据重新对运动项目归类,使体育课程内容成为更有意义的整体。目前,大学体育开设有健身类、竞技类、娱乐类、审美类、保健类等5大功能模块的40个小项供学生自由选择,各运动项目分别开设有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而且能在同一项目内保持持续的体育参与。另外,每学期必须完成4个学时与所选学运动项目相关的体育健康教育理论学习,每年会采取内培与外聘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拓展项目种类,以增加体育课程内容的豐富性,为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参与水平和终身体育参与创造条件。

3.3  纵向衔接的课程结构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 “体育课程是以大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身体练习是以身体动作符号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积极反复的身体练习体验,形成组合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学习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本”和“源”,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以此为依据,华中师大构建了基于运动技能学习层次的纵向衔接的体育课程结构,以此保证学生纵向发展的延续性。

一是体现出运动技能学习的层次性。高校体育是链接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桥梁,是大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关系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根据大学生运动技能习得特性,将运动技能学习划分为初始阶段、逻辑深化阶段和应用阶段,并据此进行课程设置,包括选项初、中、高级班、素质拓展课、单项体育俱乐部、体育训练与竞赛。这种设置既遵循了运动技能发展规律,即沿着“动作技能符号学习—反复进行动作技能练习—获得积极的练习体验—形成专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的层次发展,也体现出明显的专项性特征,达到熟练掌握2项运动技能的目标要求。

二是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结构。将体育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与竞赛、体质测试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出体育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做到纵向有深度、横向有宽度,体育全程育人,突出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等特点。在体育课内学习的安排上,既在大学一、二年级分别开设体育选项初级班和中级班,满足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基本需求,又在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选项高级班,发展大学生的体育特长,还增设有体育双学位班和硕士进修班,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对全科型教师的需要。在课外锻炼与竞赛的安排上,为有运动兴趣和运动特长的學生开设有体育俱乐部、高水平体育训练队和单项体育竞赛,打破院系、年级和专业限制,这是体育课程纵深发展的高级形式。为了推进课内外一体化课程衔接,鼓励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和运动竞赛,将一、二年级学生课外体育参与情况纳入每学期的体育课程成绩评价指标,实施“课、测、练、赛”一体化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以评价方式改革推动课内外一体化设计。

3.4  精准化的课程实施管理

与课程内容重构、课程结构调整相适应,体育课程实施管理也应进行相应的变革。体育课程的利益关联方主要有学生、学院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如何通过对话、交流、协商与合作协调三方关系,关系到课程管理的实效。近些年来,华中师大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的体育课程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在建立制度、建设队伍、开发课程和搭建平台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建设一支由课程管理人员(党、政)、课程负责人和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效果进行审核、评估和管理,保证课程质量。体育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虽然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拥有对其统筹规划权,但课程的开发权、设置权却在学院和教师手中,通过发挥课程管理委员会的协调作用,推动体育课程管理从“由上至下”走向“双向互动”。

二是建立一套规范性的课程管理制度,如《大学体育课程建设规划》《大学体育课程管理实施方案》《大学体育课课程俱乐部制改革实施方案》《大学体育课程选课指南》等,明晰大学体育课程管理组织的责权利,使大学体育课程管理有章可依、有序可行。

三是根据责权利对等原则,建立财务独立核算制度。为了整合和共享资源,将大学体育部与体育系合并为体育学院,但为了赋予大学体育课程管理的自主权以及对大学体育的高度重视,大学体育部与全校其他公共课部一致,作为非创收单位,享有财务独立核算权,做到专款专用。

四是实施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强调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指导和反馈调节功能,建立体育课堂学习与体质测试、课外锻炼、课外训练与竞赛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15],从而促进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评价理念得到有效落实。

4  课程思政视角下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建设展望

4.1  教书育人:研制大学体育课程质量标准,全方位提升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研制大学体育课程质量标准,是高等体育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环节,是“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必由之路。在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相对完善之后,大学体育课程势必更加专注于提高质量。无疑,大学体育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具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来研制大学体育课程质量标准,不仅顺应了课程评价的新趋势,而且明晰课程评价的基本框架,同时还丰富了课程评价手段。建设大学体育课程质量标准,一是要将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一脉相承的“五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作为衡量大学体育课程质量的主要甚至是唯一依据。二是为克服传统“学生评价教师”的弊端,重点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果和体验,关注学生反馈客观的教与学行为[16]。三是体育课程质量评价应以激励为主,通过评价反馈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增进体育教师效能感,引导形成体育教师教学责任共同体,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生终身体育需求,将体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度纳入体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如MOOC、云课堂、SPOC、翻转课堂等上线情况,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4.2  实践育人:整合体育竞赛资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育是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体育教育和体育事业(华中师大党委书记赵凌云,2018)。在深入推进一流体育学科和一流体育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当下,更加突显了以体育学科为牵引进行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体育竞赛是体育运动的灵魂,既是大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体育参与形式,也是立德树人的教育手段,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体育竞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而且是吸引学生运动参与的“催化剂”。鉴于体育赛事在实践育人中的独特优势和特殊价值,这一与大学生体育生活休戚相关的代表性的学科资源的整合就应首当其冲。为此,建议实施“体育赛事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

体育赛事育人共同体建设,一是要从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大局出发,充分尊重和考虑大学生的体育需求,统筹整合校内过往零散的、形式化的体育赛事,建立体育竞赛常态化机制,培育体育赛事品牌。如:在全校层面可由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性体育竞赛,做到主题鲜明,加强监督,形成传统。每年3—6月,可分别组织羽毛球赛、体质测试赛、排球赛和足球赛;9—12月,分别组织广播操赛、篮球赛、体育文化节和冬季阳光长跑。同时,鼓励各院系组织多样化、小型化的体育竞赛,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赛事中来。二是推进体育赛事发展与运动队(涵盖高水平和非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发挥以赛代练的功效,而且可以提升校园体育竞赛的激烈程度,增加大学生体育赛事的关注度和黏合度。三是培育大学生体育社团,支持体育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校园体育赛事,推动学生全面参与体育赛事举办,逐步实现校园体育赛事的社会化运作。通过体育赛事育人共同体建设,为学生体育参与搭建平台,提升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4.3  服务育人:借力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校园智慧体

育服务平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2018年4月教育部頒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新任务和新要求。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搭建校园智慧体育服务平台,实现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课外锻炼、体育竞赛、体质监测和体育管理的智能化,建立新型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与体育服务供给方式,将是新时代高校体育服务育人新动向。

建设校园智慧体育服务平台,一是构建基于无感知数据采集、智能化的数据分析、信息化的数据应用等组成的大学生运动与健康大数据信息平台,有效建立起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间的桥梁,形成有效的“三维互动”模式。二是设计完善闭环式的大学生校园智慧体育运动处方服务系统,使该系统具有课外锻炼、课程管理、体质监测、运动检测、健康评估、运动处方、跟踪管理和网络服务等多个模块,涵盖体育课程、活动、赛事与应用等内容服务体系。三是基于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特征、体质健康状况及在线问卷调查,采集和分析大学生的体育认知、兴趣、态度、技能及健康风险,抓住关键信息和健康主要问题,生成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并付诸实施,加强反馈与调适,不断完善与优化系统,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服务的智能化、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聂迎娉,傅安洲. 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J]. 大学教育科学,2018(5):38-43.

[2] 王秀阁. 关于“课程思政”的几个基本问题——基于体育“课程思政”的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3):188-190.

[3] 高德毅,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4] 陈宝生. 发挥课程标准的龙头作用[J]. 基础教育课程,2018(Z1):1.

[5] 舒宗礼,王华倬. 生命教育视阈中我国体育教学现状的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3):237-240.

[6] 田菁,石鸿儒,郑颐乐. 体育课程价值新论[J]. 体育文化导刊,2008(6):101-105.

[7] 冯建军,周兴国,梁燕冰,等. 教育哲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8] 杨志成. 让立德树人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以板厂小学“智慧教育”课程体系为例[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5):29-31.

[9] 张国祚. 深刻把握“四个服务”的科学内涵[N]. 光明日报,2017-06-30(11).

[10] 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 上海:三联书店,1991.

[11] 赵剑英,俞吾金.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0-23.

[12] 吴刚平.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施瓦布与斯腾豪斯“实践课程模式”思想探析[J]. 外国教育研究,2000(6):7-11.

[13] 于素梅. 论一体化课程建设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促进[J]. 体育学刊,2019,26(1):9-12.

[14] 刘铁芳. 知识学习与生命成长:知识如何走向美德[J]. 高等教育研究,2016,37(10):10-18.

[15] 夏贵霞,舒宗礼,夏志,等. 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体育学刊,2010,17(2):73-77.

[16] 李学兰,王晓东,林上洪. 基于有效教学的大学通识核心课程质量标准[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0(5):115-119.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技能
高级技能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