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青年卒中后抑郁效果观察

2020-07-23赖鸿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16期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神经功能

赖鸿

【摘要】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青年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青年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和神经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改良巴氏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抑郁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HAMD-17和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AMD-17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两组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青年卒中后抑郁有利于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和神经功能康复,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青年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s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of youth. Method: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of youth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ine and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scitalopram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after 2 and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17),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and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s. Result: After 2 and 4 weeks of treatment, HAMD-17 and NIHSS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HAMD-17 and NIHS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2 and 4 weeks of treatment, MBI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MBI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of youth with Escitalopram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depression symptoms and the rehabilitation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patients. I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Escitalopram Post-stroke depression of youth Neurological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nan Medical College, Ganzhou 341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16.012

腦卒中(CVA)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然而近年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脑卒中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9.77%的脑卒中发生在18~45岁的青年人[1-2]。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是脑血管疾病短期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青年组发病率高达13.33%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3-4]。CVA发病后的短期是神经功能恢复最快的时期,早期及时给予药物对于促进CVA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5]。而PSD会严重减缓患者的神经和运动功能的康复和治疗,故青年PSD的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国内有关青年PSD的研究报道较少。艾司西酞普兰是选择性最强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有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对于青年PSD的治疗有肯定效果,但其具体的机制研究较少[6]。本研究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青年PSD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青年P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纳入标准:首次发病,18~45岁;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并经MRI和CT检查确诊。排除标准:有交流和意识障碍;对治疗药物过敏;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及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控制血压和发症、加强护理维持生命功能、营养脑细胞和神经为主[7]。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凝集及溶栓、调脂稳定斑块、促进脑代谢及神经功能恢复为主[8]。同时辅助以高压氧、心理疏导、运动治疗、针灸等常规护理康复治疗[9]。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生产厂家: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788,规格:10 mg)抗抑郁治疗,10 mg/次,1次/d,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增加剂量,最多不可超过20 mg/d,早晨或晚上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抑郁程度。采用漢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两组抑郁程度。共17个条目,轻度抑郁:7分<评分≤17分;中度抑郁:17分<评分≤24分;重度抑郁:评分>24分。(2)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采用改良的巴氏指数(MBI)评估两组ADL。共10项内容,正常:100分;生活基本自理:评分≥60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1分<评分≤59分;重度功能障碍:21分<评分≤40分;生活完全依赖:评分≤20分。(3)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共11项内容,总分42分。评分≤1分:正常或近乎正常;1分<评分≤4分:轻度缺损;4分<评分≤15分:中度障碍;15分<评分≤20分:中~重度障碍;评分≥21分:重度卒中。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由两名经过专业医师对两组进行上述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0~47岁,平均(41.36±3.77)岁。其中脑出血8例,脑梗死17例;治疗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0~45岁,平均(39.64±5.98)岁。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2.2 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HAMD-17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ADL比较 治疗前,两组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PS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医学界尚未能明确解释及阐明,目前的研究趋向于认为是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遗传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10]。社会心理学因素的作用可能为青年人作为家庭与社会支柱,ADL的突然丧失使其产生强烈的落差,经济收入的损失和社会地位的降低,长时间的卧床使其社会交往的时间减少,内心的孤独寂寞感倍增,加上社会和家人的态度不良,自身价值感严重受挫等社会心理因素均使其产生失落、悲观、自卑等抑郁状态[11-13]。神经生物学因素主要为单胺类学说,即调节情绪的神经环路被打破的机制。CVA破坏了脑干与皮质联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及其传导通路,致使多巴胺(DA)、NE和5-HT等单胺类神经递质下降,系统功能紊乱,额叶损伤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最终导致PSD的发生[14-16]。综合以上因素,青年PSD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失衡而诱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恢复、生活能力、生存质量等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前对于确诊青年PSD患者的治疗首选抗抑郁剂。SSRIs是一类新型的抗抑郁药品,这类药物选择性强效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阻断5-HT转运体,对NE影响较小,几乎不影响DA的再摄取[17]。艾司西酞普兰即单一的S-西酞普兰,通过双重作用机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突触间隙5-HT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可同时治疗抑郁和焦虑,起效快[18];由于去除了R-西酞普兰对阻断5-HT转运体的干扰及其抗组胺效应等副作用,使其较低剂量就可以达到确切的疗效。纯净的5-HT转运体阻断效应几乎可解释其全部的药理学效应,降低了按心率校正的心室除极和复极激动时间延长的风险;对5-HT选择性最高,耐受性最佳,几乎无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安全性好[19-20]。因此本研究选择艾斯西酞普兰进行治疗青年PSD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4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艾斯西酞普兰治疗PSD效果好;治疗2、4周后,两组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艾斯西酞普兰治疗PSD可显著提高患者的ADL;治疗2、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艾斯西酞普兰治疗PSD可显著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因此采用艾斯西酞普兰进行青年PSD患者的抗抑郁治疗,副作用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青年PSD患者的抗抑郁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能缩短起效时间,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其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姜河,吴冬琴,林亚琴.黛力新与多塞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介质水平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3):355-358.

[2]孙晨曦,孙太欣,杨涛,等.健康生活方式及心理指导对青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及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6,31(5):368-369.

[3]王伟伟,霍金莲,田永青,等.针刺联合百忧解治疗脑梗死伴抑郁的疗效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1):113-115.

[4]赵新慧,温进哲,袁芳.草酸艾司西酞普兰预防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3):269-272.

[5]张红梅,张红亚,梁炜.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111.

[6]陈少元.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5):310-311.

[7]石磊,张敏,王新华,等.通窍活血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脑血流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1):88-91.

[8]詹奕红,马琪林,安星凯,等.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9):752-755.

[9]程琼,庄文锦,刘君鹏,等.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5):3949-3951.

[10]罗儒献,蒋陆平,刘星星,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J].海南医学,2014,25(10):1487-1488.

[11]唐彤丹,周密,刘永华.青年脑卒中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J].中國现代医学杂志,2017,27(2):133-135.

[12]王建,王俊,李运明,等.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心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30(5):454-456.

[13]谭诚,彭文宏,胡明秋.青年脑卒中急性期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3,34(6):912-915.

[14]张为,胡才友,吕渊,等.草酸艾斯西酞普兰预防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5,37(10):1397-1399.

[15]李润霞,张峥,刘艳清.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100-102.

[16]张杰,林辉成,黄治宏,等.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7):154-155.

[17]李宏建.早期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和情绪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7,25(2):169.

[18]李继,王建军,李烨,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认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5):589-592.

[19]李国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1):100-104.

[20]陈敬毅,宁为民,张运如.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压氧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5):720-722.

(收稿日期:2019-11-20) (本文编辑:田婧)

猜你喜欢

艾司西酞普兰神经功能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听音乐可改善自律神经功能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解析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发作的对照研究
探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效果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