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纸媒如何构筑“相加”“相融”的媒体传播新矩阵

2020-07-23张同

新闻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传统纸媒相融创新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纸媒受到了较强的冲击,在此新形势下,传统纸媒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从传统纸媒的自我定位与认知,内容、主题活动、内容表现形式、具有纸媒特色的新媒体形式的网站建设等方面,对传统媒体“相加”“相融”的媒体传播新矩阵的构筑途径做了简要的探析,以期对传统纸媒的改革有所助益。

【关键词】传统纸媒;媒体传播新矩阵;“相加”;“相融”;创新

在当今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改变着民众的生活结构与生活方式。依托互联网而生的新媒体,在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也已经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民众生活的组成要素,甚至可以说是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纸媒在其发展势头的冲击之下,也在寻找着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出路。为谋求发展,传统纸媒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亟待调整与解决等方面的相关问题,为百战不殆、长足发展,先反躬自省,做知己知彼之思,以求后进居上。本文以此为基础,从传统纸媒的求生、求新之思,探索如何构筑“相加”“相融”的媒体传播新矩阵,以期对传统纸媒做出适应时代步伐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助益。

首先,为构筑“相加”“相融”的传播新矩阵,传统纸媒要对自身优势有较为明智的认识。传统纸媒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然具有自身的发展优势。一方面,传统纸媒的传播形式仍有较稳定的受众群体,且多为忠诚读者,对传统纸媒的发展仍抱有期望。有民望,即民心有所归,便是传统纸媒存在的根基,以及跟随时代步伐进行进一步革新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纸媒的传播形式,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勢。通过纸质读物得到的信息,更容易使人沉静,助人沉思。这既是人们对纸质读物仍然具有较强烈的眷念的原因之一,又是纸媒能够在网络席卷社会生活的今天,仍然能够据有一席之地的又一客观基础,也是纸媒在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和演进的传播环境中,仍然能够与之争锋的优势所在。基于以上两点,传统纸媒在构筑“相加”“相融”的媒体传播新矩阵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优势。

其次,以内容推进“相加”“相融”媒体新矩阵的构筑。对新闻信息的传播,内容仍然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因此,在构筑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相加”“相融”的媒体传播矩阵过程中,注重打造更为充实,且更具社会影响力的新闻内容。但对新闻内容的展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新媒体而言,民众对网络的依赖,对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多种电子设备终端的频繁使用等新的生活方式便是新媒体得以高效传播新闻内容的基础。也因此,新媒体为民众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发声平台等,这也为新媒体的新闻内容的传播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为社会生活创造了活跃的氛围,人们通过新媒体的各门户网站、各发声平台,共同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共同打造着生动、鲜活、系统、多维而又深入的新闻内容。这是传统纸媒无法与之媲美的优势,也是传统纸媒欲求发展和新生,也必须要借鉴和借力的优势所在。因此,为构筑“相加”“相融”的媒体传播矩阵,传统纸媒要寻求与新媒体合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如,通过对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对内容进行精细加工、系统统筹,以及分工协作的特色报道。如,传统纸媒的信息传播更具权威性,其报道因多由资深专家或各方面研究者而出,其内容更有深度,也更理性,更能够引人深思,为民众做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且为社会公正公平的标准性评论,对民众的引导更为有力,且深入民心。因此,在对内容进行报道时,传统纸媒可以与新媒体联合协作,“相加”“相融”,即在传统纸媒的内容方面,引入新媒体的精品言论、独特言论,或是其他方面有特色的相关内容,推出互动式较为强烈的系列内容,或较为丰富的专题内容。也可以在与新媒体的选择与联合中,将优质、有积极向上力量的信息或有创造性的内容,通过纸媒进行评析和推举,以此方式鼓励民众关注社会生活,发挥积极向上的作用,同时,将新媒体的受众群体的视线引流并扩散到对传统纸媒的关注上,从而在构筑“相加”“相融”的新媒体矩阵时,促使传统纸媒与新媒体都能够分别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受众。

再次,以主题活动塑造纸媒新形象,推进“相加”“相融”媒体传播新矩阵的构筑。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平台,而平台的基础在于民众。因有深厚而广泛的民众基础,因此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出色的传播能力。因此,在谋求构筑“相加”“相融”的媒体新矩阵时,传统纸媒要更多的借重新媒体的民众力量,从多方面寻求和设计能够亲近网民的途径和方式,引起网民对传统纸媒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构筑传统纸媒的新式传播形式,强化而有效的发挥传统纸媒的角色价值和角色意义。为此,可以通过与新媒体的“相加”,达到扩大传统纸媒影响力的目标。如,通过充分借助新媒体的网络号召力和高效传播的扩散能力,借重新媒体的平台推出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是关于某主体的系列活动,或公益活动,或是以某主体为特色的有奖竞争活动,抑或是发起学雷锋帮扶的志愿活动,等等,最终通过传统纸媒和新媒体平台进行活动联合总结和差异性评价,引入民众投票、评论、领悟访谈等方式对活动进行后续追踪,促使民众在活动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思想调整,也同时通过系列活动来拉近传统纸媒与民众的关系,加强传统纸媒与民众的互动,在系列活动中,打造真正走进群众的新式特色纸媒。再如,可以通过在传统纸媒的版面上,以某主题,或某新媒体为中心,推出系列专题评论,或辟出“某新媒体”的专门版面,在主题方面形成“相加”“相融”的局面,构筑媒体传播的新矩阵。

第四,以创新内容表现形式促进“相加”“相融”媒体传播新矩阵的构筑。对于新媒体而言,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十分的多样,且表现方式也十分灵活,对于现代的科技手段也运用的较为充分。用光怪陆离、千姿百态来形容新媒体的多样性也不为过。但是,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往往发声正式、严谨,不苟言笑、甚于庄重。因此,为构筑“相加”“相融”的媒体传播新矩阵,传统纸媒在新闻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要进行创新,这就涉及到对新媒体表现形式方面的借鉴和学习,也即与新媒体的“相加”“相融”。

内容的表现形式,是为内容为受众理解、接受并能够予以引导服务。因此,可以说传统纸媒对内容的定位,及内容的主要作用和价值要进行反思与重新定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知习惯在变化,接受具有影响力内容的能力和需求也在变化,基于此传统纸媒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也要与时俱进,寻求新式的表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受众的心理需求及阅读需求。如,传统纸媒可以借鉴新媒体对内容的展现形式,如添加图片,做“图说”形式的新闻,以生动确切的图片配简短文字,做出适应受众阅读需求的新闻;再如,可以围绕某一中心内容,融合新媒体言论,借鉴新媒体中多方位的新闻视角,围绕新闻事件做拓展式的系列专题报道,可以在专题中分别以专家分析和普通大众视角、当事人视角、涉事人视角、受损方视角、旁观者视角、道德视角、理性认知和反思视角,等等,对同一事件进行多维度的报道与引导,在整合多方面内容并在一个平面上呈现出来的时候,势必增强了纸媒内容的丰富性,也同时强化了新闻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以此发挥传统纸媒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影响力,改善传统纸媒的现状,走出“相加”“相融”的媒体传播新矩阵的新途径。

第五,传统纸媒不仅仅是一种书面的传播方式,它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对于同一事件的传播,往往纸媒的报道更让人感到踏实和信服。它在数年的耕作中也培养了民众的伦理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对民众的心理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虽然新时代里,人们对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更为青睐,但是,在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着对传统纸媒的信赖。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纸媒也要努力开发具有纸媒特色的网络平台,建立具有纸媒特色的网络门户,以求质、求真、求新、求深的言论和内容在新媒体的传播世界中保持只属于纸媒的威信,服务于更多的受众群体。

总而言之,构筑“相加”“相融”的媒体传播新矩阵,是传统纸媒在互联网时代得到革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构筑“相加”“相融”的媒体传播新矩阵过程中,传统纸媒一方面要了解自己的传播优势,也要反思不足,并充分認识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借重新媒体来进行自我发展的构筑,如通过内容、主题活动等方式进行“相加”“相融”的媒体新矩阵的构筑。另一方面,也要审时度势,从自身出发做出调整,如通过创新自身的内容表现形式出发,做出调整与改革,焕发传统纸媒的活力。另外,传统纸媒也要进行新媒体形式的转变,建立和开发具有纸媒特色的门户网站,积极参与到新媒体的传播变革中,创造出纸媒与新媒体同步前进的特色媒体,在“相加”“相融”的媒体传播矩阵的构筑版图中,夺得一席疆土。

参考文献:

[1]汪赛霞.互联网思维下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36):89.

[2]杨雪锐.创新运用五大思维推动媒体融合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9(17).

[3]杨君君.传统媒体如何向媒体融合转型[J].传媒论坛.2019(21).

[4]常虹.新时期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J].电视指南.2018(12).

【作者简介】张同,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生活报记者。

猜你喜欢

传统纸媒相融创新
心相融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自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的重新定位
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数字化转型
用互联网基因盘活传统纸媒资源
传统纸媒转型的盈利之解
不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