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战疫叙事:大写的中国

2020-07-22

时代邮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战疫抗疫武汉

2020年的中国志,从战疫落笔,因战疫跌宕。从习近平总书记“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重大部署,到“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重要判断,上百个昼夜轮转,千万个故事涌现——

武汉封城,需要巨大的政治魄力;举国集结,需要巨大的政治动员力;大疫当前保持社会和生产秩序稳定,需要巨大的政治凝聚力。这背后,是一个大党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一个多月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两个月左右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三个月左右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战略性成果。这背后,是贴合中国制度特征、发挥治理效能的抗疫部署。

千万级人口的城市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百万家庭在社区隔离不断生活供应、以基层社区为基本单位完成联防联控,这背后是无数下沉到一线的普通党员,无数坚固如堡垒的基层党组织。

“战士”囊括了所有年龄段,从30后到00后;驰援来自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从天山脚下到南海之滨;奇迹由每一个生命书写,从那些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那位在病床上看夕阳的老人。这背后,是生生不息的文明,是百折向前的精神。

几个月,足以成就沉甸甸的历史,勾勒出大写的中国。

力量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距离离汉通道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关闭,武汉战疫经历了艰难的76天。1月23日,武汉切断通道;一天后的除夕夜,支援武汉的第一批医疗队抵达;两周后,“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武汉总攻发起;与此同时,19个省份开启对湖北16个市州的对口支援;火神山医院10天建成,雷神山医院14天交付;14所方舱医院用35天收治1.2万人,零感染。这当中每一件事,都是可以单独书写的奇迹。

2020年以灾难起首,但奔涌而出的中国力量却重新改写了历史的走向,结果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深刻总结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从30后到00后,背后是整个民族的力量。媒体曾梳理过援鄂医护人员的构成,发现每个年龄层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整个年龄跨度长达70年:从30后的钟南山、40后的李兰娟,到60后的张定宇、张文宏,再到90后的朱海秀、00后的陈玉婷。很多人是第一次参战,汇集在武汉战场。

从一粒米到一块煤,背后是整个中国的力量。76天中,白色的大米,从山海关外送来;黑色的煤炭,从三晋大地运来;绿色的果蔬,由山东、重庆等省市“搬家式支援”。一位网名叫“梅西”的北京快递小哥,选择逆行进入武汉,在60天中参与了7座抗疫工程的建设;一个叫“竹园沟村”的河南村庄,为武汉捐出了十万斤大葱,因为一时联系不到机械,300多位村民在地里用手硬拔了三天——这就是2020年的中国故事,不用任何文学表达,细节本身就力透纸背。

黄鹤楼上望百年。没有人会想到,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行将实现之时,中国人民是用这样沉重却又英雄的方式,写下了2020年的中国志、中华民族的当代史。这场疫情给中国和全球带来的深层影响将陆续展现,挑战会持续到来,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仍然山高路远;中国打赢三大攻坚战、彻底摆脱绝对贫困的目标尚在前方,还需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但,抗疫中磅礴的中国力量,却赋予亿万人更多的底气与信念——与人类百年不遇的疫情交战必能取胜,冀望千年的小康目标也定会实现!

效率

疫情以来,我们见证了太多次中国效率——

10余天的集中施工,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建成使用;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从全国各地增援湖北,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第一批有4000张床位的3家方舱医院仅用29个小时就建设完成,而短短几日,武汉方舱医院就达到14家;防疫物资产能迅速提高,仅口罩的日产能就突破1亿只;延长春节假期、推迟开学时间、关闭景区、取消大型集会和商业活动,在神州大地上筑起一道道无形的防线……

从“人等床”到“床等人”,从单日新增数千病例到病例数、疑似数清零,从将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到复工复产全面铺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特殊时期的中国,用行动速度传递着“一切必须为保护生命健康让路”的坚定信念。

中国效率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效率背后是制度。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部署下,党中央迅速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湖北派出中央指导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协调调度,明确职责,分工协作,为战胜疫情指明方向。战疫打响后,党的组织体系高效运转,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投入战斗。各地区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周密制定方案、紧急调配力量、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五级书记”抓防控的机制。基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优势,统筹居委会、村委会、网格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布下防控疫情的天罗地网。正是这些,保证了顶层设计上指挥调度的高效有力,让中国效率有了制度保障。

效率背后是实力。事实上,中国效率近年来一直令世人惊叹,而疫情中,这种高效得到了最大体现:石化企业生产熔喷布,汽车企业生产口罩机,建材企业生产测温仪……不少企业纷纷跨界生产防疫物资,成为复工复产中的一抹亮色。迅速转产折射的,是中国制造的实力和潜能。中国41个工业大类中包含着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提升了跨界转产的成功率和效率。迅速调整生产线,迅速重组产业链,都显示了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国家这一独特优势。

能力与胸怀,常常在比较中才得以发现。当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中方采取的措施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中国效率同样是世界引擎,守护的不仅是中国人民,而是全世界所有在疫情肆虐中默默抗争的人们。

精神

多大的力量、多高的效率,最终都指向精神。

中国精神,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的多重内涵鲜明呈现于此次疫情防控的每一次抉择中,每一个细节里——

“民惟邦本、人民至上”的民本精神:农历大年初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武汉最危急的时刻,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挂帅出征,李兰娟、王辰、陈薇、乔杰、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等“院士天团”齐聚江城,守护苍生。

“砥砺奋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战疫中,“勇敢的人”何其多哉!从冲锋在前的各级党员干部,到以命相拼的医护人员;从闻令即动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到不惧风雨的社区志愿者……

中国精神,是一种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尤其体现为科学防疫的科学精神和依法防控的法治精神——

战疫主战场,全国最优秀的医学家联手科学家,在最短时间内分离毒株,甄别病原体,进行基因测序,同时快速开展病毒溯源,研究传播途径,研制检测试剂。科研攻关捷报频传,增添了人们面对疫情的底气。

防控第一线,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显神通,科技在病毒溯源、临床治疗、疫情监测、资源调配中各显其能。一个更加智慧的中国,让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力。

从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后启动一级响应,到各地因地制宜依法发布管制举措,遵规守约、崇尚法治、依法惩戒成为全社会共识。在最危急关头依然坚持依法防控,给社会治理带来了稳定预期。

中国精神,是一种尚和合、求大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价值理念,更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迎战人类未知的病毒,中国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报告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若干战略抉择切断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实现本土疫情传播的基本阻断;随后做好负责任的大国该做的事情,谨记疫情暴发之初来自世界各地的慰问和援助,第一时间回应各国人民诉求,第一时间支援各国防疫举措。在这当中,中国在前期战疫中的经验,已被很多国家合理吸收,从而形成了全球联控可以调动的第一笔深层治理资源。

担道义,存尊重,这是中国精神的胸怀和气度。中国既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也尊重各个国家和人民的选择,尊重文明的差异性,这正是中国精神和合文化的风神气韵。

重荣誉,崇名节,这亦是中国精神的理念和价值。疫情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一些海外媒体和政客,罔顾事实,借疫情“污名化”中国,对此据理予以驳斥,同样体现了中国精神中的自尊自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虽然全球抗疫局势依然严峻,但喷薄而出的抗疫精神,已经让世界重新阅读中国,让中国再次发现自己。

担当

疫情并无国界,世界休戚与共。中国正是以这样的胸怀,被写入全球抗疫的叙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人民“正在为全人类作出贡献”;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他“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也说过,“要认识到武汉人民的贡献,世界欠你们的”。

这些话,客观而珍贵。从另一个视角回溯了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抗疫历程。

疾风骤雨,中国率先扛住;全球驰援,中国始终在场。就在中国抗疫局势仍然严峻之际,来自中国的飞机,已经出现在世界各大机场。走下飞机舷梯的,是一队队中国医生;搬出飞机客舱的,是一箱箱防疫物资;传递给世界人民的,是一句句带着热度的“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数字自带分量。150,是中国援助抵达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数量;300万,是中国搭建的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上论文被全球阅读的次数;数十亿,是中国提供口罩的规模。

人间自有真情在。西班牙民众在社交网站上发起“感谢中国”“为中国鼓掌”活动,巴基斯坦发布双语乐曲感谢中国……那些出现在生活中、网络上,用各种语言说出、写下的“谢谢”,以民间视角诠释着何谓中国担当。

疫情的影响不止在健康领域,它的连锁反应,事实上已经给全球治理带来更高挑战;它的余波所及,形成了关系未来世界面貌的全球议题。而中国的答案一以贯之:“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的讲话,再一次重申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在全球化潮水浩浩汤汤的历史阶段,每个国家都没有倒退与封闭的余地。一些政客颠倒黑白、将疫情政治化,只能延误本国乃至世界的抗疫进程;有的国家采取极端措施,试图变成“孤岛”,终究无法和全球产业链的韧性角力。交流经验、分享数据、携手抗疫的呼声,已在国际社会日渐高涨,也再证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

崇尚天下一家,心怀大道之行。2020年,正是在这场战疫中,世界见证了一个大写的中国:它绵延的历史、它广阔的山河、它英雄的人民、它不熄的精神,它的越挫越勇、它的百折向前。即便全球抗疫局势仍然严峻,但一个道理却越来越凸显:一个饱经忧患又生生不息的民族,一定会再次“从磨难中奋起”,它如是走出历史,也将如是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战疫抗疫武汉
战疫秦川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战疫必胜
“画”说抗疫
团结战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战疫魔
决战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