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创作之检讨(二)

2020-07-20王跃文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保龄球计分国画

王跃文

书犹如人,也是有命运的。1999年5月《国画》出版,三个月内重印五次,此后再也没有印行。市面上却是盗版蜂起,曾有出版业界人士估计,盗版总量应在五百万册以上。我原本拒绝为盗版书签名,但有年夏天在南方某海滨城市,我宣布从此给盗版《国画》签名,直到它再版为止。我想借此表达自己对读者的敬意。自那以后,我见了卖盗版书的小贩也不再生气,他们多是无以谋生的升斗之家。十年间,没有太多关于《国画》的正式评论或说法,人们在堂皇的话语空间里对此讳莫如深。但作为民间话题,一直没有停止过这本书的传说。这本书顽强地活在地下。

2010年4月,《国画》终于再版。重读此书,我仍禁不住热泪盈眶。十年过去了,我早该变得淡泊和宁静。但是,书中的人和事,常常撩拨起我心中的火焰。《国画》里的保龄球需人工计分,如今电子计分的保龄球都已不再时髦,高尔夫成为贵人们的日常娱乐。当年的手机是奢侈品,如今豪宅和名车是贵人们私下收授的常见礼品。匍匐大地的众生仿佛越来越认命,愤怒已经是件很没有意思的事。我承认,这是一部孤愤之书,也是一部憂患之书。然而,它却又是一部叫某些人深深误解的书。我想,误解此书的人,绝不是因为其心智,而是某种极不诚实的故意。指鹿为马的人,并非真的不认识马。

十年间,关于这本书的说法很多,或褒或贬,兼而有之。我不是个喜欢听奉承话的人,反倒更珍惜那些批评。今后写小说还须惜墨如金,不可太汪洋恣肆了。我写作《国画》的心境,确实有些按捺不住。也许再冷静些,平和些,放达些,小说会更加雍容大气。下笔如放野火,不顾格局和节制,与其说是逞才使性,不如说是撒野偷懒。全书不分章节,更无回目,苍茫而下,混沌一片。我的原意是把生活状态本身的模糊,直接投射到文本形式上。我的想法也许是幼稚的。

我听不少年轻朋友说,他们大学或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老师郑重建议他们读《国画》。我闻之暗觉悲凉。中国古代的君子,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必读之书是《论语》,他们相信半部《论语》足以治天下。若生逢乱世,想要出人头地,便只读《战国策》和《孙子兵法》之类,乱世中要生存下来,非用策与计不可。

策或者计,确都可用。但人若把不择手段只求成功的策或计当作信仰,那是非常可怕的。我常想,中国的年轻人现在信仰什么?捡数之下,似觉一片荒寒。犹太教有部圣典叫《塔木德》,犹太人的孩子七岁便开始修习,终生遵奉。那是一部可以培养出一个民族高贵灵魂的书。而中国的所谓圣贤之学到了寻常百姓手里,也不过是世故庸俗的生存之道。我深明那些老师嘱咐学生读《国画》时的良苦用心,可我不愿意这本书被误读成策与计之类的东西。如果年轻人涉世之初真的必读《国画》,我愿诅咒它速朽!

猜你喜欢

保龄球计分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幼儿园大班课程叙事:玩转“保龄球”
图画捉迷藏
《难忘岁月》(国画)
高级教师评审倾力一线教师
狗熊打保龄球
当前犯罪计分考核问题分析
狗熊打保龄球
夺宝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