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对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创新研究

2020-07-20齐海红

旅游纵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白玉衍生品藏族

引言

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既有艺术内涵,也有商品屬性,通过物化形态被推向市场,彰显了其艺术内涵和社会影响力,满足了大众新的审美需求。将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理念综合应用到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中,充分发挥该技艺的审美优势,可以弥补大众日常生活中传统艺术文化缺失的现实问题,丰富大众的艺术审美和生活元素,也为传承发展传统藏族文化和经典手工技艺探寻了新的合理路径。

一、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概况

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该技艺与藏族民众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紧密结合,充满了地域色彩和民族文化内涵。作为藏族传统文化技艺的经典代表,了解该技艺的发展历史、艺术特征与发展现状,为当前有效传承应用该技艺提供了有效支持。

(一)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的发展历史

白玉河坡金属锻造技艺是以金、银、铜等各类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以木料和动物皮毛为辅助原料,生产加工各类器具的经典手工技艺。该技艺主要有金属工艺铸造、锻造、錾花和镏金等工艺流程。白玉河坡金属锻造技艺是藏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藏族手工艺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种。根据有关记载,该技艺最早追溯至公元7世纪。元明时代,该技艺通过与其他民族手工技艺相融合,拓宽了产品类型和艺术风格,实现了从单一的兵器生产延伸至各类用品生产、制造。比如,以马鞍、马镫为代表的马具,以净水碗、酥油灯为代表的佛具,佩戴饰品和生活用具等。

(二)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的基本特点

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历史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手工技艺。该手工技艺以地域性和藏族文化为基础,诠释了独特的艺术精神,其中,描图和錾花技艺是该技艺的精髓。作为独具特色的手工技艺,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从早期的兵器制造到生活必需品制作,均以手工生产为主,且主要依赖“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艺术传承,形成了封闭性极强的艺术传承生态环境。

(三)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的发展现状

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凭借精湛的技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入选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技艺以“白玉藏刀”最为著名。藏刀品种类型多样,均雕有宝石银花等各类图案,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从该工艺的发展现状看,尽管该手工技艺吸收了部分现代技术,但仍然以“家庭手工式”作坊生产为主,且依靠“口传心授”的封闭性传承方式,面临缺乏传承人和技艺品种单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技艺的传承发展和时代应用。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艺品中使用的吉祥瑞兽图案、藏文六字真言等各类元素,充分展示了藏族人民对和平、吉祥和幸福的精准追求,生动见证了藏族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大众的生活状态,这无疑是当前了解藏族文化和民族工艺审美理念的“活化石”,也是目前利用该技艺设计制作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的重要基础。

二、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活动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是基于传统文化艺术衍生的艺术商品,通过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进行充分挖掘,融入大众娱乐、潮流等多元需求进行合理的创意改造,赋予衍生品时尚性和艺术审美内涵,以增加衍生品的时代内涵和社会影响力。随着当前大众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以传统文化艺术为主要题材的衍生品表现出强劲的消费动力和市场需求。但当前该衍生品设计制作时,由于起步较晚,整个衍生品设计活动缺少必要创新,功能表达和审美内涵没有深入融合,影响了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的价值传递和审美表达。

(一)实用功能与审美形象缺乏有效融合

良好的文化艺术衍生品需要对传统文化艺术蕴含的审美理念、独特元素进行合理提取、转化,突出衍生品功能,实现传统文化艺术的生活化转化和时代化表达,进而全面延伸和拓宽大众对美、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与认知。事实上,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不仅是对相关文化艺术的再设计和再应用,更需要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习惯和独特艺术审美需求,设计、加工有独特审美内涵的艺术产品。目前,多数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在设计过程中缺少实用功能,大多仅将艺术审美形象“叠加”到衍生品表面,缺乏对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的有效挖掘和合理应用。

(二)文化创新与艺术传承缺乏实质融合

目前,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通过高仿、复制相关文化艺术形成的艺术衍生品;另一类则不依赖任何传统文化艺术,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内涵,设计出具有独特审美内涵的艺术衍生品。现阶段,多数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在设计、开发过程中,仅将传统文化艺术“叠加”到现有衍生品的设计中,文化创新创意不足,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产品雷同现象,文化艺术衍生品的质量和审美内涵亟待提升。在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制作时,缺少对时代审美内涵和大众审美需要的应有关注,整体创新不足、品质匮乏,缺少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的有效传递。

(三)缺少成熟、现代化的营销推广模式

目前,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不仅质量层次不齐,也缺少健全的产业链条和市场化营销模式。一方面,各方力量协同不足,博物馆、美术馆与文创企业各自为战,缺乏有效协作,影响了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有效共享,限制了衍生品设计水平与加工制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大众对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的认可度不够,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购买能力,衍生品的市场销售和推广受到影响。因此,未来如何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培育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市场,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艺术资源高效共享、创新利用,构建“多元一体”的营销机制,拓宽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产业等至关重要。

三、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对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创新启示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是当前传承、开发与应用传统文化艺术的一致性认识,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可以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全新阐释,成为传播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是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商业有效融合的“综合体”,其中,既有传统文化艺术的“内在附加”,也对艺术审美诠释提出了复杂要求。因此,在利用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设计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时,要以大众实用、现代审美为核心,选择消费者熟知的应用载体,充分展示白玉河坡藏族文化和手工技艺的本质特点,充分发挥该技艺的应用价值。

(一)注重技艺形式与衍生品功能的充分融合

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打造的马具、佛具和佩戴饰品等各类产品不仅有良好的艺术收藏价值,同时也有极强的实用功能。在利用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设计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时,应该坚持“功能与形式并重”的设计理念,衍生品既要有文化艺术象征功能,也应有实际使用功能,通过优化衍生品的设计造型,合理搭配色彩、优化装饰风格,满足大众对该衍生品的精神审美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采用文化创意的设计理念,有效“提取”该技艺蕴含的精神理念和文化艺术审美特征,并结合衍生品的功能定位进行合理设计,明确表达该衍生品与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的内在关联,将该技艺蕴含的文化理念、手工技艺和审美内涵与衍生品设计相融合,使文化艺术审美和手工技艺能够在衍生品中得到有效诠释,适应当前消费者对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功能需求,彰显该衍生品的文化艺术内涵。

(二)注重艺术传承与时代创新的深度融合

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是以“衍生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艺术与市场需要相融合的“结合体”,通过选择合理传承载体,增加传统文化艺术的附加值。在当前利用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设计衍生品时,要坚持以文化艺术传承为基础,将大众新的消费需要和时代审美融入其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展示载体,提高衍生品的社会认可度。比如,在产品造型、色彩搭配和设计风格等各个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当前大众的审美需要和消费心理,通过将传承传统藝术与时代创新相融合,切实提高文化艺术衍生品的附加值。

(三)注重内涵传递与现代审美的全面融合

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是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现代审美内涵转化的重要载体。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通常主要应用于兵器、佛教用品和佩戴饰品等器具制作。在利用该技艺设计传统艺术衍生品时,要重视提取该技艺所具有独特的藏族文化、艺术审美内涵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要对该技艺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审美等原有素材进行合理“解构”,再以现代大众的审美标准对其中包含的各项元素进行合理“重构”,最终,以新的文化艺术衍生品形式展示给广大消费者。因此,设计时应通过合理重构,有效提高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市场辨识度,从视觉图案延伸至造型设计、材质选择和装饰搭配等各个环节注重艺术衍生品设计,创造出符合当前大众审美需求的文化艺术衍生品。

(四)注重优势传承与产业开发的综合叠加

利用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设计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需要从该技艺衍生品产业链的“顶部”出发,充分挖掘该技艺所蕴含的丰富资源,以文化创意、独特手工技艺为核心,选择具有知名度的历史故事、人物为基础架构,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使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从传统文化、独特手工技艺发展成为有品质和实质影响力的产品体系。相关人员通过实施IP开发、代表性衍生品开发和设计授权等多种开发模式,丰富衍生品的设计内涵,拓宽衍生品的传播渠道,实现该技艺的产业化开发。以设计授权为例,通过对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中的图案造型、商标和品牌以合同合作的方式授权给相关市场主体使用,在有关授权方监督下设计、生产和销售,既确保该技艺品质与精神的传递,也使整个衍生品设计活动更有审美创意和实用性,同时解决了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市场化薄弱的现实问题。结合当前“互联网+”环境,要注重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线上销售、推广系统,营销推广相关衍生品,构建“互联网+文化艺术+IP”的产业链条,推进艺术衍生品实现大众化、产品化发展,切实解决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社会影响力不强、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不足的现实问题。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旅游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非遗+扶贫背景下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19SCTUSY18)。

作者简介:齐海红(1985—),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白玉衍生品藏族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给漫威、DC做衍生品一天赚1485万元 Funko是怎么做到的?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祛魅金融衍生品
华夏太白玉 丝绸之路情——陕西省首届丝绸之路“太白玉文化节”暨第二届“太白玉研讨会”盛大举行
大健康催生眼健康衍生品市场的繁荣
A White Heron
Oliver Tw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