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上的“幸福花”

2020-07-20董得红

旅游纵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幸福花报春花绿绒蒿

董得红

我的故乡在青海高原,从小一直生活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在从事林业工作中,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林区、草原和乡村里跑,在牧区经常听到高原人赞颂格桑花的歌和故事。格桑花在高原人民、特别是藏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位置,被人们视为可以带来幸福的花朵。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高原人心中的幸福花,每到草原,一有机会就打听哪种花是格桑花,牧民们总是指着草原上随意开放的艳丽的野花,说它们就是代表幸福的格桑花。

1992年到玉树州澜沧江源头的江西林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我经常问林区的牧民,哪种花是格桑花,牧民们把那些森林分布线以上,在高山草甸丛中独自开放的绿绒蒿叫格桑花。1999年7月在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开展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时,有幸遇到一位老藏医,虚心请教,老藏医指着玛多草原上密密麻麻的报春花说那就是“格桑梅朵”。“格桑”藏语是“幸福吉祥”的意思,“梅朵”是花,“格桑梅朵”是代表幸福吉祥的花。在青海牧区还有许多的藏族牧民把遍布草原的龙胆花叫格桑花。千百年来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却深深扎根于高原的草花,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存活在牧人心中,成为藏族人民追求幸福吉祥和美好情感的象征。

绿绒蒿成为更多藏族人民心目中的格桑花,是源于绿绒蒿花型的艳丽和生长环境的严酷。绿绒蒿花为野生名花,在植物分类上属罂粟科绿绒蒿属,分布在地球上的绿绒蒿属的种类只有49种,除一种产于西欧外,其余均分布于亚洲中南部,而以我国最为丰富,有38种,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高山之巅,生长在海拔3500~5000米的雪山草甸、高山灌丛和流石滩;青海有6种,分布在青南地区的原始森林林区中,森林分布线以上的灌木丛或草地上。

其实早在1000多年以前,河湟谷地的先民们就对绿绒蒿的姊妹们进行引种栽培观赏,成为农家庭院中最艳丽的花卉。河湟人给那些五颜六色的花起了一个只有他们才能读懂的名字:“大泡儿”。容姿大有中国古典艺术中美人的风韵,故而文人骚客给它们起了一个更动人的名字叫“虞美人”,还有人称“赛牡丹”,花色有大红、桃红、红紫、纯紫、纯白等。

姗姗来迟的春风吹暖河湟大地,冰雪融化,土壤解冻,人们在精心整理过的庭院里撒上去年秋天在花园里采集的比油菜籽还细小的大泡儿种子,灌水除草,精心管护,到六七月份,那一尺多高的植株上开始悬吊起一个个低着头含苞待放的花蕾。在一个夏日的早晨悄悄开放,纤细的花茎,轻盈的花瓣,在风中袅袅地摇摆着,细看那枝叶,布满细细的绒毛,仿佛刚从那寒冷的大山里走出来,尚未脱尽野性。虞美人艳丽动人的花姿引起许多诗人的感慨,留下许多赞美的歌。

深藏在高山之中的绿绒蒿比农家庭院里的虞美人显得更艳丽妖娆。我最早见到绿绒蒿花是1985年在互助北山林区。当时正值盛夏,森林中开满了各种野山花,那天我和几位森林调查队员穿过一片云杉林之上的陇蜀杜鹃林,来到一片高山草甸,远眺北山森林全貌,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森林,大通河像一条蜿蜒崎岖的银蛇穿过绿色的峡谷。脚下的草甸像绿色的织锦,踩上去软绵绵的,虽然每天工作生活在大森林里,我们依然为眼前的景色而感动,深深陶醉在如画的大自然的怀抱里。突然,不远处的草丛中出现一丛红色的花,那红色的花蕾在绿色草原的映衬下显得异常艳丽。我疾步来到花丛前仔细一看,分明是母亲在庭院里栽种的虞美人,只是它比虞美人更轻盈妩媚、舞姿翩翩,全身布满浅绿色的绒毛,那绒毛比虞美人身上的要密集和长得多。我轻轻触摸那绒毛,并不刺人。

作为林业调查队员,我几乎认识分布于青海各地林区和草原上的植物,唯有这高山之巔的艳丽花朵是第一次看到。我几经辗转地请教植物分类专家,方知名叫绿绒蒿,和虞美人同属一个大家族,因其生长于高山之巅,体具浅绿色御寒的柔长绒毛,植物分类学家就给了“绿绒蒿”这个雅称。

分布于北山林区的绿绒蒿有三种,种类不一,姿态不同,花型各异。红花绿绒蒿,自基部莲座状的叶丛中抽出花葶,一丛数葶,每葶独开一朵,花枝高达70厘米,椭圆形的花瓣长达9厘米,红色的花朵犹如满山遍野燃烧的焰火;全缘绿绒蒿,一茎数花,成一总状圆锥花序,金黄色的花冠布满枝头。最惹人喜欢又让人不敢随意亲近的是蓝花绿绒蒿,其学名叫多刺绿绒蒿,花型婀娜,花色艳丽却全身密布硬刺,令人不敢近亵。

绿绒蒿不仅在青海东部的大山中生长,更多的还分布在青南三江源区的深山老林中。在青藏高原,绿绒蒿花是生长在野外的草花中最大最艳丽的花,见过它的人都称其“野牡丹”,因生长在大山深处,许多人没机会看到,但凡有缘一睹它芳容的人,无不为之倾倒。

起初见到美丽的绿绒蒿,给人留下一种娇柔万分、弱不禁风的印象,实际上,绿绒蒿是不畏严寒风霜的坚强斗士。它生活的环境冰霜凛冽,氧气稀薄,地寒土薄,昼夜温差悬殊,气温变化很大。开花季节虽为温暖的夏日,也是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骤雨冰雹,乔木已不能生长,草本植物和小灌木亦长成垫状,匍匐于地。然而,绿绒蒿竟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生长,开出大山中最艳丽的花朵。为了适应严寒气候,它们身披毛绒,仿佛穿上御寒的毛衣;根也变得肥厚坚韧,其长度往往超过株高的几倍,以利穿过岩石缝隙把根扎得更深,吸取更多的养分和水分。更为令人惊叹的是,在那百草不生,海拔高达5000米的流石滩和冰川的前缘,它竟能昂首挺立,绽放出艳丽夺目的花朵。

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滥砍乱伐等人为原因,生长在青海高原的绿绒蒿日益减少,有些种类已难觅芳容。20多年来,我的足迹踏遍了青海所有的天然林区和草原,每到一处都注意观察绿绒蒿的分布情况,在互助北山看到的红花绿绒蒿、全缘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数量一年比一年少,日益变暖和干旱的气候环境对绿绒蒿的生境也造成了严重威胁。保护高原野生名花迫在眉睫。

被藏族群众称为格桑花的点地梅是报春花科的植物,地球上的报春花科植物群系十分庞大,约8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但多数生长在北半球温带和较寒冷地区,还有不少种生活于北极和高山地区。生长于青藏高原的报春花有15种之多,广布于东部干旱山区和青南草原,大多数为报春花属和点地梅属的草本植物。报春花和点地梅虽然种类繁多,但形态十分相近,只有植物分类学家通过详细观察甚至用显微镜才能分清。

地点梅因花小艳丽,河湟人把它们统称为“晶晶花”,是高原大地上最小的野花,它们以自己矮小的身躯适应高原干旱气候和瘠薄土壤的环境,给高原人带来春的气息。在高原的春末夏初爬上青海东部的每一个山坡或走进青南大草原,就可随处见到蓝的、紫的、粉的、白的、淡青色、米黄色和玫瑰红的簇簇花朵,散布在青翠的草地、灌丛间。根系却扎得很深,叶簇生于基部,茎短小而又坚韧,为适应恶劣的环境,它们周身也密布细小的绒毛,花朵形似小喇叭,细瞧,那花管像钟而口儿却是朝上的,花冠分成五裂。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灿烂。我被这小花的顽强意志深深感动,一心想探究它顽强的生命力来自哪里,经研究发现点地梅地上植株高不足5厘米,枝蔓细小而矮,一丛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團团地拥抱着土地,根扎得很深,是体高的好几倍,这是小花为适应环境而进化的结果。

点地梅碎小的花朵在高原人民的心中占有很高的位置,它作为报春花的主要种群与绿绒蒿、龙胆花共同组成高原三大野生花卉。它们不惧严寒,在高原上绽放着自己的美丽。

被藏族群众尊为格桑花的龙胆花也是遍布地球的野生花卉,是誉满全球的高山名花,它与杜鹃、报春花并列合称“中国三大名花”。分布于全球的龙胆科植物有900种,我国有427种,大多分布在青藏高原。在青海海东主要分布于海拔3000多米的较阴湿的林缘地带、灌丛和草原,在青南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区草原和原始林区,种类不一,形态各异,习性不同,所占据的地理环境也不一样,个体高度也由两厘米到四五十厘米不等,大部分是矮小贴地丛生。在海拔5000多米的冰缘地带都有分布,为适应恶劣环境,其植株高不足1厘米,花冠只有几毫米,叶子形态变异为芒刺状,植物学家充满同情心地称其为芒刺龙胆,在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相对较好的条件下,龙胆花也会以宽大的叶子和修长艳丽的花朵开放在草原上。

尽管龙胆花类型繁多,从一年生草本到多年生草本不一,形态各异,但也有着共同的特性:花生于枝上顶端,成古钟形或漏斗形,大多为青绿色、蓝色或淡青色,绝大多数在夏末初秋开放,花期较长,一直盛开到深秋甚至冬初,草原上所有的草都枯黄了,唯有那蓝色的龙胆花依然在深情地开放,即使初冬之夜的严寒把花冠冻成冰,太阳一照,冰凌融化,那蓝色的花朵又复苏开放。当你在盛夏,特别是秋季走进青海的每一片林区、草原,看到一朵朵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的蓝色花朵,十有八九是龙胆花。龙胆花种类多,花型各异,成为著名的高原野生花卉。

青海林地、草原上盛开无数美丽的花朵,它们就像天上的星空灿烂绚丽,永远盛开在高原人民的心中。

猜你喜欢

幸福花报春花绿绒蒿
藏药红花绿绒蒿资源、化学及药理系统研究进展
蓝铃花和报春花
幸福花开
达尔文和变色花
众手浇开幸福花
报春花
一枝黄花
醉美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