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堂示范有效性的反思

2020-07-20杨静波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猫线条动态

杨静波

“每一个课堂瞬间,每一次课堂示范,都可能是播在孩子们心中的一颗种子——”

随着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轴长画卷逐渐的展开与深入,美术教学开始渐渐走向返璞归真,人们更加注重朴实、理性地看待课堂,由过去追求表面形式转为注重教学行为的纯粹性、针对性和目的性;追求理性而富有实效的课堂成为大家的共识。

美术课堂的课堂示范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是美术教师达成课堂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课堂示范”越来越突显出它独特的地位,美术教师们努力尝试把“课堂示范”教学作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传承美术文化的有效载体;努力探究使“课堂示范”教学成为美术课堂一道润物细无声的风景。

《可爱的猫咪》是浙美版教材第四册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体现“观察动物,喜爱动物”人文内容。与《老牛和小牛》、《奔跑的动物》、《泥塑大象》组成了一个教学单元,以各种造型方式,由静到动地表现可爱的动物。

形象生动、活泼可爱的猫是二年级学生平时十分喜欢的动物,有的小朋友平时接触过猫,但更多的小朋友只在电视画面、书籍中看到过猫,但对于猫具体的形象、姿态、神情、生活习性,二年级小朋友有意观察不多,有意识记不多。“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课堂示范,来引领学生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不同姿态的猫,充分发挥想象,组织情节画面,并用黑白色装饰,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意,从而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成了本课教学中教师所要思考和解决的关键所在。

在本节课上教师勇于打破美术课堂中的“谈话引入——学生观察(观察图片,介绍特征)——教师示范(一次性示范)——学生作业(预设性作业)”这一常规教学模式,对这些课堂环节进行重新整合组装,创造性的运用问题分段式教学模式:“认真倾听(特征介绍,课题猫形体示范)——仔细观察(试画预设困难,猫脸示范,动态示范)——大胆想象(情景示范,生成性作业)”,做到环环相扣,变中有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形式的课堂示范帮助学生横向解决学习困惑,使教学不断地纵向推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片段一:课题示范→感受形体线条表现

学生倾听老师描述小动物的形态习性,猜一猜它是谁:“有种动物很可爱,四脚细细尾巴长,它,三角耳朵眼睛大,它的眼珠会变化,夜里变得圆又大,太阳底下缝一条,身子骨头特别软,趴着,站着,蹲着,跑着和躺着,背上曲线特流畅;细长胡子是法宝,洞口大小用它量,爱玩爱闹爱睡觉,会捉老鼠爱吃鱼,它是谁呀?”

教师随着特征描述随即示范课题中猫的形体线条:

【教师在用猜一猜引入课题时,随着描述猫特征的层层深入,当介绍到“这种小动物身子骨头特别软,趴着,站着,蹲着,跑着和躺着,背上曲线特流畅”,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在课题上用流畅的线条示范了形态各异的五只猫咪,既实现了课题的揭示,又通过线条这一美术元素,使学生对猫柔软的形体有个初步的感受,为后面学生突破“怎样表现猫各种动态”这个难点埋下伏笔做了铺垫。】

片段二:猫脸示范→解决重点特征表现

师:要画好猫,最重要是画好它的脸,让我们仔细看看,小猫脸上的一些小零件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结合图片讲解:脸型、三角形的耳朵、会变化的大眼睛、鼻子嘴巴、又细又长的胡子;采用“形状变一变,方向转一转,表情变一变”的方法来示范变出更多猫脸。

教师示范二张猫脸,学生上台用“变一变”的方法示范一张猫脸。

【教师采用“脸型变一变、小脸转一转、表情变一变”的方法在作业纸上示范两个猫脸,请学生上台示范一张猫脸,通过师生合作示范的方式来引导解决对“猫脸”主要特征的描绘,从而解决教学重点;而学生参与示范,能给前面观察教学及时的反馈,使教师对学生现有思维及技能状态进行掌握,同时教师和其它学生参与示范与修改,也让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片段三:动态示范→ 领悟动态多样表现

师:怎样画好小猫的各种动作?小猫身体很软,身体的线条往往用光滑流畅的线条,你们看:幻灯片展示各种猫的动态,教师讲解示范结合。你会给猫脸添加哪些有趣的动作呢?

教师运用课件示范和师生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演示给不同猫脸往不同方向添加身体。

教师运用课件示范和师生示范想结合的方式用“加一加”的方法,给不同猫脸添画猫的动态特征,使得学生在教师示范中领悟到猫动作的多种表现手法,从而解决动态问题,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师示范过程中,打破教师独自示范的单一性,在猫脸的示范中,教师师范和学生示范相结合,教师示范两个猫脸,请学生上台示范跟教师不同表现手法的猫脸;在示范动态时,教师示范一个动态,请两个学生上台示范另两只猫动态的画法,体现到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体现师生合作示范的和谐。学生参与示范,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心、竞争心;一方面使得全体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加深了对示范过程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示范不易让大家产生模仿,反而能激发竞争激情,画出更具个性的画面。

片段四:情景示范→融入人文情趣表现

师:小猫有了各种有趣的表情和动作,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老师给小猫拍了一部小电影,在电影里啊,小猫就有各种各样的动作和表情,欣赏自拍电影《小猫的快乐生活》,积累各种动态素材;欣赏波兰画家和台湾漫画家的作品,感受名家不同的表现手法。老师这几只猫咪也有个故事,老师也需要大胆想,让我们一起看,老师是怎样想的。

教师通过边讲述思考过程,边添画小道具等方法,示范故事情景,完整画面。

教师自编小猫电影带领学生编制情境故事,在情景處理中加入波兰画家“玫瑰的故事”和台湾漫画家几米的漫画“遗失了一只猫”,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景处理,体会猫的趣味文化。引导学生用联想,夸张,拟人,故事等方法,逐步完成画面,使可爱的猫咪更具人性和灵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示范中重视对学生的创作灵感上的铺垫,摒弃预设,通过有效设计,大胆生成,作业效果自然精彩呈现。

课堂实践证明,美术教师适时合理的示范不仅能够高效地解决技能问题,而且又是展现美术教学“美术味道”的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教师示范应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在课堂示范设计上步步为“赢”,使得课堂示范设计的每个环节有效,体现训练针对性、系统性、创造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学而能悟、悟而能用、用而有效。

本课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分段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分段式教学”为了解决若干个小问题,往往分几次示范,每次示范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学中,教师把教学重难点“运用线条大胆表现不同姿态的猫,并发挥想象,组织情节画面,表现独特的创意”这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一个个小问题,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通过四次不同形式的示范教学逐步帮助学生横向解决学习困惑:在倾听教师描述特征猜一猜这种动物是谁来揭示课题时,教师通过线条示范初步引领学生感知猫柔软身体这一主要特征;学生在第一次绘画中遇到动物“脸”与“身体”难画的问题,教师首先解决的是“猫脸”的表现技法,教师采用“脸型变一变、小脸转一转、表情变一变”三种方法采用师生合作示范来解决表现“猫脸”;接着,运用“加一加”的方法,采用有扶到放的示范来解决动态问题;最后,带领学生编制情境故事,采用名作示范和教师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使笔下的猫咪更具人性和趣味。教师对猫脸不同角度、表情的示范,使学生学会了怎样把猫脸画丰富的方法,教师示范了不同姿态的猫的身体,一下子丰富了学生的表现技法;通过各种方式逐步提升的示范,学习难度一下子降低了许多,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是教师的这样步步引领,层层示范,使教学不断地纵向推进,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教学目标。

“分段教学模式”中的示范犹如“剥桔子”,由外及里,由简单到复杂,分阶段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因此,美术课堂中充满了多个悬念,对学生而言,每个时段都有新的看点,打破了以往美术教学“先讲后练”的常模,美术课由原来的“前面精彩后面冷淡”转变为“边讲边练,处处有看点”的境地。

我们在看到教学成果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每一个事物存在优势的同时,势必也有缺陷的一面。“分段教学模式”的示范不足之处,那就是相对其它课型而言,教师主导地位过于强势,太过于强调教师的分步引导,如果教师的示范形式单一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对缺陷的认识,不是让我们否定这种模式教学和示范教学,而是要对这种缺陷及时进行修正不断改进,才能让课堂示范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为此,我们的美术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树立这样一种学习观:教师传授示范的方法只是一种表现方法,许多的技法有待学习与探索;其次,在操作层面给学生自行探究的机会,不能一味地给予学生;在此基础上,要给学生展示多种表现技法,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张扬个性;课堂示范必须是启发式的,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的余地,留给学生创作空间;课堂示范还要应少而精,具有针对性;课堂示范更要要善于把握示范的时机、程度、分寸,针对技法重点难点,提供局部,适可而止,把握示范的时间与时机,提高示范效率,只有适度适时的示范才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曲径通幽的效果,教师的示范赋予课堂于“形”,学生的创作赋予课堂于“神”,神形兼备,才是课堂的上品。

“步步為‘赢的经典营销理论:体现训练针对性、系统性、创造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学而能悟、悟而能用、用而有效。”

(余姚市朗霞小学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小猫线条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线条之美
小猫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舞出线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