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林下经济路径的探研

2020-07-20彭立业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林下经济智慧型研究分析

彭立业

【摘   要】 本文首先对智慧林下经济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其主要特点,最后结合我国广西地区林业发展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智慧林下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智慧型;林下经济;路径策略;研究分析

1  智慧型林下经济的概念

智慧林下经济是指在传统的林业经济和发展模式的有效吸收下,结合实际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现状,对林业经济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使其更加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经济发展理念。智慧林下经济能够充分使用我国社会对于林区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林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林区市场朝着绿色方向发展。

2  智慧型林下经济的特点

2.1  网络式特点

与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不同,现代的智慧林下经济具有明显的特点,比如网络式特点。网络式特点具有广泛联系紧密性,内部表现为明显网络交互式。根据不同的林业发展经济形势和发展规模,智慧型林下经济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在化的互联网技术为智慧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式林下经济促进了林业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林业产业结构、林区历史文化等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基本的产业经济模式。

2.2  价值附加式特点

智慧林下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各个林业企业、林业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逐渐形成了系统性的产业价值附加体系。该产业价值附加体系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灵活性的调整,对于智慧林下经济的特点进行动态反应。并且在林业生产、运输等环节有效提高附加价值,丰富了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部结构和形式,促进了林业经济的递增和长期稳定发展。

3  我国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以广西为例

3.1  广西林场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广西拥有国有林场近120家,由省、市、县进行分级管理,并且对于不同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进行不同的管理。经过长期发展,林业总面积达到近150万hmz,森林蓄积量近6000万m3,国有林场职工人数近5万人。除此之外,广西政府积极开展集体林权交易市场建设,已经成立了“广西林权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截止2019年交易额已经接近85億元,大大促进了广西地区的林权流转、林产品交易、板材交易、花卉交易等,并且对广西地区的其他特色林业产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广西地区的整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除此之外,广西地区加大在各个县、市的林权交易市场建设,比如百色市、田东县、全州县、八步区等,成立了专业的林权流程交易服务站点,为广西的林权流转市场增添活力,逐渐形成区、县、乡联动的林权流转交易体系,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相关专业的林业经济管理机构较少  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广西整体地区的110多个县、市、区中仅有50多家管理机构,其中较为专业的机构只有不到30家,并且大多数林业经济的工作人员都是流动性较强的兼职人员。这种情况使得广西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和交易流程更加不规范、不专业,不利于广西林业市场的发展和智慧林下经济的推进。

3.2.2 发展规模较小  目前我国广西地区的国有林场发展规模较小,相关产品数量较少,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使得一旦出现经济风险,不具备充足的抵抗能力,不利于广西地区林业经济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同时,广西国有林场经济整体缺乏专业化的管理规范,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①广西林场自营林下经济对于整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和协调性认识不足,使得林业生产活动较为单一。②未形成明确的林业生产产业链,缺少特色型林业品牌。③一些国有林场的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为形成足够的规模化投资,使得市场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④林业产品附加值较小,科技含量低,不利于带动林下经济快速和稳定发展。

3.2.3 缺乏专业科研人才  在广西大多数林下经济过程中,林业单位往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用第三方林业公司进行林业工作。一些公司为了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往往没有使用专业的科研人才。同时,在林业管理过程中,对于先进的林业设备和林业技术认识不足,采用较为落后的设备进行,使得林业产品和管理效果不能充分发挥。除此之外,我国高校中关于林下经济管理和研究的相关专业较少,使得专业科研人才的培养出现了断层,不利于我国林下经济工作的长期发展。

4  促进智慧型林下经济建设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4.1  培养专业化科研人才

人才资源作为智慧林下经济的发展的第一资源,需要加大对于专业化林业管理技术和科研设备人才的培养力度。首先,相关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对于专业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林业经济管理型人才。其次,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并在引进过程中,提高对于人才素质的管理,将人才的专业理论素养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提高后期林业管理过程中的发展效果和质量。最后,对人才队伍进行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其对于林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理解程度。除此之外,相关林业资源管理机构可以建立专业的林业保护人才成长机制,帮助高校对林业管理相关专业进行细化,提高人才梯队建设,逐渐选拔出高素质的林业管理人才,充分满足智慧型林下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4.2  制定严格统一的流程化管理标准

针对林业工作的复杂性,需要制定严格统一的流程化管理标准,比如①安排专业的林业专业指导人员,提高林业管理全过程的有效性;②积极研发林业设备和管理的核心技术,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制定统一的如林业设备登记标准、林业设计网络图标准、设备仪表参数标准等;③明确林业管理工作分工,具体工作具体落实,严格执行。

4.3  提高智慧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视和了解

针对智慧林下经济发展,相关林业管理单位需要充分发动群众力量,提高人们对于智慧林下经济发展的认识。与传统的林业发展相比,智慧林下经济发展难度更大,对于人员、设备的专业要求更高,并且、影响因素众多。因此,为了提高人们对于智慧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相关单位需要大力宣扬智慧林业工作,使人们了解到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进行有效宣传,比如在微博、微信、短視频软件等进行相关宣传视频播放,提高人们对于智慧林下经济发展的关注程度。只有将社会层面和教育层面进行充分融合,才能有效提高人们对于智慧林下经济发展的深入了解,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系统性、科学性、专业化的智慧林业发展体系。

4.4  加快森林金融创新进程

森林金融工作包括林业金融贷款、林权抵押和林业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为了提高广西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效果,相关林业管理机构需要加强对广西各地区林业发展业务办理的数据信息收集,统筹管理和监督各项流程,同时建立全区的林业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专业化建设,促进广西森林金融创新发展。

4.5  建立林下经济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林下经济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对智慧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经济成本进行控制,降低林业农户和银行的经济损失。同时,林下经济风险管理体系需要与林权收储、林权保险业务相结合,逐渐形成智慧林下经济服务发展一条龙。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林区发展也在不断改革和变化。目前,人们对于林区发展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智慧型林下经济模式应运而生。为了使得智慧型林下经济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相关林业单位需要加深对于智慧型林下经济的研究力度,结合实际的林业发展情况,促进我国林业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宝同, 潘 杰, 张 鑫, 等. 智慧型林下经济路径的建设研究[J]. 农家科技(下旬刊), 000(004):176.

[2] 陈 静, 张虹鸥, 吴旗韬. 广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 林业经济问题(3).

(编辑:赫亮)

猜你喜欢

林下经济智慧型研究分析
智慧型万吨站成样板
高速公路智慧型收费亭浅谈
智慧型高中英语教学探究
杜邦智慧型产品及实用解决方案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