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解题习惯和思维方法进阶的习题课变式教学
———以“杆-球连接体”为例

2020-07-20贵州

高中数理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连接体机械能滑块

◇ 贵州 郑 伟

“杆—球连接体”是高中物理力学中的重要模型之一,有着极强的综合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杆—球连接体”时容易出现问题,进而形成学习难点.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专题复习,并在其中融入变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以及思维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才能有效提升.

1 滑块被限制在竖直轨道上的运动

例1滑块A、B 的质量均为m,A 套在固定竖直杆上,A、B 通过转轴用长度为L 的刚性轻杆连接,B 放在水平面上并靠着竖直杆,A、B 均静止.由于微小的扰动,B 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不计一切摩擦,滑块A、B 视为质点.在A 下滑的过程中,下面的两种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图1

(1)滑块A、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2)在滑块A 落地之前,轻杆会对滑块B 一直做正功.

分析学生在分析(1)问时,一般没有什么困难.因为在滑块A 下滑的过程中,滑块A、B 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中只有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所以可以判断系统机械能守恒.

在(2)问中,分析滑块A 落地之前轻杆对滑块B的做功情况时,轻杆的弹力大小以及运动情况用常规的方法不易判断,这时便可以采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特殊值法.已知扰动刚开始的时候滑块B 的速度为0,当滑块A 运动到最低点时,滑块B 运动到最右端,此时的速度也为0,但是中间过程的速度却不等于0.从整个运动过程来看,滑块B 的动能是先增大后减小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只有杆对滑块B 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杆对滑块B 并非一直在做正功,而是先做正功,后做负功,从而判定(2)的说法是错误的.

2 球在斜面与平面上自由滑动

例2如图2所示,在倾角θ=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 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L=0.2m 的轻杆相连,小球B 距水平面的高度h=0.1m.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到光滑地面上(这一过程中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忽略不计),g 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两个小球下滑的过程中,小球A 机械能守恒

B.在整个系统下滑的过程中,小球A 与小球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两个球在光滑平面上的运动速度是2m·s-1

图2

分析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要考虑学生是否存在思维定势.从常规的解决思路来看,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容易站在能量角度上进行分析.此时,教师应当提出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实现方法上的突破,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解题习惯.针对此题,教师可以提问:“当小球A 与小球B 都在光滑斜面上下滑时,小球A 的机械能守恒吗?”“若小球A 与小球B 在光滑水平面上都处于运动状态,此时小球A的机械能守恒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A 的机械能守恒吗?”“从小球A 与小球B 由静止到一起下滑的整个过程中,二者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吗?”

关于“杆-球连接体”的例题种类繁多,但从这两道例题中便可以认识到,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方法并非无迹可循,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科学思维.所以,教师可以开展基于解题习惯和思维方法进阶的习题课变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思维进行培养.

猜你喜欢

连接体机械能滑块
『机械能及其转化』知识巩固
功和机械能 理解要避坑
“功和机械能”知识拓展
浅探径向连接体的圆周运动
弹簧连接体的运动情况剖析
弹簧连接体的六种情景
门把手消毒滑块
前模滑块注射模设计
连接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解题探析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